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业主方对公路大修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运作流程,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业主方对公路大修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管理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业主方;公路大修;工程设计;总承包
EPC又称为“交钥匙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商受业主委托,按照工程总承包合同约定对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车实行全过程的承包。工程总承包商在合同范围内对工程的质量、工期、造价、安全负责。EPC总承包模式是当前国际工程承包中一种被普遍采用的承包模式,也是在当前国内建筑市场中被我国政府积极倡导、推广的一种承包模式。
1、工程概况简述
为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切实推进《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进一步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根据《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事水务局、环保局制订的〈关于加快本市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沪府办﹝2016﹞94号)文的要求和市领导有关知识精神,有必要实施宝钱公路、保安公路及G1501公路S5立交匝道配套大修工程。本次大修工程原则上在原河道线位建桥,打通断头河道,消除黑臭水体。工程范围主要涉及宝钱公路上的界泾桥和管路河桥,宝安公路上的杨树塘桥以及G1501公路S5立交匝道路段的苏家河桥等。工程主要内容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河道驳岸及附属工程、绿化搬迁及恢复工程、管线搬迁与保护工程等。本市断头河治理配套道路大修工程是上海市路政局实施的EPC总承包模式的建设模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先对项目进行策划,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从设计源头抓管理,全过程风险控制,实现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协调管理,有效地解决了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难题,实现了投资、质量、进度、安全以及协调管理的目标.
2、EPC 建设模式过程管理
2.1工程设计及设计管理是EPC建设模式重中之重
工程设计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前提与基础,在工程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一个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及工程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是否能达到业主的要求,其社会效益是否满足相关的标准和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设计的优劣。
在本市断头河治理配套道路大修工程设计管理中,从初步设计方案开始就开始着手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提出各种优化方案。例如:⑴在本市断头河治理配套道路大修工程“工可”设计中,采用在现有公路的一侧新建临时交通便道用于疏导交通,临时交通便道在满足交通通行的前提及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施工便捷、周期较短的钢筋混凝土面层的设计方案,并经过了专家组评审,缩短施工工期,有效控制工期。(2)临时交通便道在设计时要求做好全线土石方开挖回填基本平衡,几经对路线纵断面调整,设计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占地面积,同时还会节省相关费用。
上述优化方案的实施,节省的资金可充抵“工可”设计中漏项、工程数量估计不足、材料价格上涨等,使概算控制在“工可”估算允许范围内。有效控制投资,带来较好经济效益。
2.2做好项目风险管理,是顺利实现目标的有效保证
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控制和处理项目风险,防止和减少损失,减轻或消除风险的不利影响,以最低成本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做好风险评价、风险规避、风险转移、合同签订等基础工作至关重要。因此,选择并使用好劳务分包方,激励、用活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前期绿化搬迁和管线搬迁工作能否如期完成是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本市断头河治理配套道路大修工程项目加强公关,协调利用地方关系,有效开展绿化搬迁和管线搬迁与保护工作,同时在协调过程中尽量为沿线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沟通感情,化解矛盾,减少阻力,切实保证项目后续工作的顺利实施。
风险管理贯穿这个工程管理的全过程,规范化的管理标准是保障。其制订了项目管理总部行政管理办法,对费用会议场所等做了明确规定,实行科学管理,减少施工及质量问题,保证工程进度。以控制工期的关键线路为主线编制总体计划,以强化管理为保证,以创造优良的工程质量进度为目的安排施工。根据工程实际施工进度和变更情况编制年度和整体网络计划并及时调整,根据关键线路,提出不同的中期目标作为重点进行控制,合理安排劳力、资源、费用等,保证各分部分项工作按计划进行施工。
2.3以项目控制为项目管理的核心,加强设计、采购、施工的沟通与协调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对总承包协调管理能力要求较为严格,且面临着大量的项目沟通与协调工作。这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项目的控制效果,因此,项目协调工作不仅仅是总承包商项目管理的内容,还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实现项目目标的保证。就一般工程项目来说,总承包商的项目沟通协调工作主要包括:与地方、监理、分包商、供应商、设计及与第三方咨询的协调。因此,作为总承包商内部协调沟通工作相对顺畅,各施工单位通常具有丰富类似工程经验,可以更好将现场具体施工情况和可预见突发状况与总承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沟通反馈,最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方案比选和设计优化选取最佳方案,最大化的达到资源整合。
3、EPC建设模式项目目标实现手段
3.1平衡控制,择优选取分包商
选择分包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合格的分包商应该具有良好的安全、质量业绩、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队伍、良好的装备设施,能够按业主要求的标准完成所承担的工程。本市断头河治理配套道路大修工程项目采用公开招标的方法,综合分包商能力和投标报价择优选取,既保证实现管理利益的实现,又可使管理效用更有效的发挥。
3.2设计与施工深度交叉,发挥施工现场优势,全过程精细管理 , 在保证各阶段合理周期的前提下, 缩短总建设周期, 为业主创造最大的效益。要能权衡和把握进度交叉的风险和机会, 采取合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实施进度的深度交叉。
本市断头河治理配套道路大修工程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组织开展“五個”标准化的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劳动竞赛活动,制定了详细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文明施工等考核管理办法,并提高了奖励基金,加大了奖罚力度,通过连续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并认真考核评比兑现,充分调动了各参建单位的施工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各参建单位全面管理的主动性,有效的推动了项目进展。
3.3组建精干高效管理班子,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实施强有力组织领导
注重管理团队建设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基础建设,团队建设是完成EPC总承包任务的精神支柱。EPC总承包管理模式需要善经营、懂技术、精管理、通商务、熟法律的经验丰富的专业性复合型人才,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专业的机构管理,专业的管理人员使项目运作事半功倍。
总承包项目部通过内部选拔确定组建管理班子成员,尤其注重施工管理和专业采购方面人才选用,利用施工管理人员的丰富经验发挥现场施工的优势,保证工程有效管理。
结论:
从施工总承包管理的实践可以看出,EPC总承包管理模式正是符合了这样的发展趋势,通过EPC总成管理模式,总承包管理理念已渗透入当地政府管理层,得到了认同,并在全省大力推广。当然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在实践中摸索完善。
参考文献:
[1]龙鹏程,马锦明.设计-施工总承包在工程中应用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7(11):60-62.
[2]胡晓军,黄志平.设计施工总承包(DB)与传统承包模式比较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01):115-116.
[3]王勇,余强,张勇,等.香港政府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与运营风险[J].施工技术,2016(21):88-89.
【关键词】业主方;公路大修;工程设计;总承包
EPC又称为“交钥匙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商受业主委托,按照工程总承包合同约定对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车实行全过程的承包。工程总承包商在合同范围内对工程的质量、工期、造价、安全负责。EPC总承包模式是当前国际工程承包中一种被普遍采用的承包模式,也是在当前国内建筑市场中被我国政府积极倡导、推广的一种承包模式。
1、工程概况简述
为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切实推进《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进一步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根据《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事水务局、环保局制订的〈关于加快本市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沪府办﹝2016﹞94号)文的要求和市领导有关知识精神,有必要实施宝钱公路、保安公路及G1501公路S5立交匝道配套大修工程。本次大修工程原则上在原河道线位建桥,打通断头河道,消除黑臭水体。工程范围主要涉及宝钱公路上的界泾桥和管路河桥,宝安公路上的杨树塘桥以及G1501公路S5立交匝道路段的苏家河桥等。工程主要内容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河道驳岸及附属工程、绿化搬迁及恢复工程、管线搬迁与保护工程等。本市断头河治理配套道路大修工程是上海市路政局实施的EPC总承包模式的建设模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先对项目进行策划,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从设计源头抓管理,全过程风险控制,实现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协调管理,有效地解决了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难题,实现了投资、质量、进度、安全以及协调管理的目标.
2、EPC 建设模式过程管理
2.1工程设计及设计管理是EPC建设模式重中之重
工程设计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前提与基础,在工程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一个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及工程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是否能达到业主的要求,其社会效益是否满足相关的标准和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设计的优劣。
在本市断头河治理配套道路大修工程设计管理中,从初步设计方案开始就开始着手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提出各种优化方案。例如:⑴在本市断头河治理配套道路大修工程“工可”设计中,采用在现有公路的一侧新建临时交通便道用于疏导交通,临时交通便道在满足交通通行的前提及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施工便捷、周期较短的钢筋混凝土面层的设计方案,并经过了专家组评审,缩短施工工期,有效控制工期。(2)临时交通便道在设计时要求做好全线土石方开挖回填基本平衡,几经对路线纵断面调整,设计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占地面积,同时还会节省相关费用。
上述优化方案的实施,节省的资金可充抵“工可”设计中漏项、工程数量估计不足、材料价格上涨等,使概算控制在“工可”估算允许范围内。有效控制投资,带来较好经济效益。
2.2做好项目风险管理,是顺利实现目标的有效保证
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控制和处理项目风险,防止和减少损失,减轻或消除风险的不利影响,以最低成本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做好风险评价、风险规避、风险转移、合同签订等基础工作至关重要。因此,选择并使用好劳务分包方,激励、用活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前期绿化搬迁和管线搬迁工作能否如期完成是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本市断头河治理配套道路大修工程项目加强公关,协调利用地方关系,有效开展绿化搬迁和管线搬迁与保护工作,同时在协调过程中尽量为沿线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沟通感情,化解矛盾,减少阻力,切实保证项目后续工作的顺利实施。
风险管理贯穿这个工程管理的全过程,规范化的管理标准是保障。其制订了项目管理总部行政管理办法,对费用会议场所等做了明确规定,实行科学管理,减少施工及质量问题,保证工程进度。以控制工期的关键线路为主线编制总体计划,以强化管理为保证,以创造优良的工程质量进度为目的安排施工。根据工程实际施工进度和变更情况编制年度和整体网络计划并及时调整,根据关键线路,提出不同的中期目标作为重点进行控制,合理安排劳力、资源、费用等,保证各分部分项工作按计划进行施工。
2.3以项目控制为项目管理的核心,加强设计、采购、施工的沟通与协调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对总承包协调管理能力要求较为严格,且面临着大量的项目沟通与协调工作。这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项目的控制效果,因此,项目协调工作不仅仅是总承包商项目管理的内容,还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实现项目目标的保证。就一般工程项目来说,总承包商的项目沟通协调工作主要包括:与地方、监理、分包商、供应商、设计及与第三方咨询的协调。因此,作为总承包商内部协调沟通工作相对顺畅,各施工单位通常具有丰富类似工程经验,可以更好将现场具体施工情况和可预见突发状况与总承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沟通反馈,最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方案比选和设计优化选取最佳方案,最大化的达到资源整合。
3、EPC建设模式项目目标实现手段
3.1平衡控制,择优选取分包商
选择分包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合格的分包商应该具有良好的安全、质量业绩、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队伍、良好的装备设施,能够按业主要求的标准完成所承担的工程。本市断头河治理配套道路大修工程项目采用公开招标的方法,综合分包商能力和投标报价择优选取,既保证实现管理利益的实现,又可使管理效用更有效的发挥。
3.2设计与施工深度交叉,发挥施工现场优势,全过程精细管理 , 在保证各阶段合理周期的前提下, 缩短总建设周期, 为业主创造最大的效益。要能权衡和把握进度交叉的风险和机会, 采取合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实施进度的深度交叉。
本市断头河治理配套道路大修工程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组织开展“五個”标准化的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劳动竞赛活动,制定了详细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文明施工等考核管理办法,并提高了奖励基金,加大了奖罚力度,通过连续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并认真考核评比兑现,充分调动了各参建单位的施工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各参建单位全面管理的主动性,有效的推动了项目进展。
3.3组建精干高效管理班子,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实施强有力组织领导
注重管理团队建设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基础建设,团队建设是完成EPC总承包任务的精神支柱。EPC总承包管理模式需要善经营、懂技术、精管理、通商务、熟法律的经验丰富的专业性复合型人才,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专业的机构管理,专业的管理人员使项目运作事半功倍。
总承包项目部通过内部选拔确定组建管理班子成员,尤其注重施工管理和专业采购方面人才选用,利用施工管理人员的丰富经验发挥现场施工的优势,保证工程有效管理。
结论:
从施工总承包管理的实践可以看出,EPC总承包管理模式正是符合了这样的发展趋势,通过EPC总成管理模式,总承包管理理念已渗透入当地政府管理层,得到了认同,并在全省大力推广。当然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在实践中摸索完善。
参考文献:
[1]龙鹏程,马锦明.设计-施工总承包在工程中应用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7(11):60-62.
[2]胡晓军,黄志平.设计施工总承包(DB)与传统承包模式比较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01):115-116.
[3]王勇,余强,张勇,等.香港政府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与运营风险[J].施工技术,2016(2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