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化学新旧版教材栏目设计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

来源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eonl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提出以来,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围绕当前大中小学德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在学科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已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重要抓手.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旧版必修教材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教材栏目,并对比分析教材栏目中蕴含的“思政”内容的差异性,旨在为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更好地从旧教材过渡到新教材,从而更好地开展中学化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其他文献
基于课标的解读和分析,“科学探究”素养可拆解为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技能、科学探究思维三个要素,通过对构成要素逐级渐进的学习,实现素养的落实.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进阶学习,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探索以“科学探究”素养水平进阶为导向的教学.
化学学科理解是一种学习活动,其主体是高中化学教师,是为了丰富化学学科教学知识、完善化学学科教学思维和提升化学教学能力的学习活动.从整体上看,化学学科理解的内容范围是跨领域的,涉及化学科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从某个单元来看,化学学科理解的重点是核心概念和结构化知识体系、化学学科思维和方法、化学教学情境和化学学科知识的内在意义等.
在“补铁剂中铁元素价态的检验”实验过程中,用加碱法检验Fe元素的价态,不同实验小组得到不同的实验现象,从而提出质疑,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得出结论:得不到白色沉淀的主要原因是碱的浓度过大,沉淀来不及聚沉,便优先与周围的OH-形成络合离子[Fe(OH)6]4-.进一步延伸计算Fe2+与HCO3-反应是以水解为主还是以电离为主,通过计算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吉布斯自由能等,相互验证,得出结论:反应以HCO3-的电离反应为主,主要产物是FeCO3.
以“Na2CO3和NaHCO3性质探究”微主题教学为例,针对课本实验现象不明显、缺乏视觉感知的缺点,应用手持技术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热量变化、溶液pH、热稳定性和与盐酸反应现象的异同,有效促进学生的理解.手持技术数字实验很好地建立了“曲线表征”,以及“视觉感知—量化感知—分析比较—思维建构”的思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