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航空安全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bd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航空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思政教学为例,积极探索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契合点,专业课程授课采用经典案例启示、实践教学启示和创新考核启示三种创新机制,探讨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并通过数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指出科学的教学大纲设计、注重学生在课程思政中的体验以及专业课程的思政价值是育人效果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航空安全工程; 课程思政; 教学方法; 思政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4-109-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自川航3U8633成功迫降成都双流机场后,社会各界对“英雄机组”乃至民航安全的关注掀起了新的热潮。安全管理工作对民族责任感、职业责任感及学生三观的影响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挖掘航空安全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结合民航应急管理经典案例,构建航空安全思政课程体系,是有效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航空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例,探讨切实体现思政元素的教学方案的创新方法以及实施体会,旨在为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思政化教学提供借鉴。
  一、课程思政教育背景及目标
   在航空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在课堂中实现“航空报国”育人作用的关键一环。然而,当前我国多数高等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及教育中并未将思政育人的理念贯穿大学教育的全阶段[1]。对于思政教育而言,学生主要通过本科课程中部分课程的必修学习,从宏观层面了解相关理论知识与主体思想,不能较好地结合相关专业背景与实践,从而对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效果不甚理想[2]。航空安全工程专业以“安全”为核心,切实依托“民航强国”背景,为我国培养具有科学精神、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的优秀大学生。因此,如何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课程体系改革,将专业课程延伸为课程思政的实践化教育,是全体高校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目标[3]。
  二、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改革探索
   (一)经典案例启示。从航空安全工程的发展及历史沿革讲起,使本科生了解本学科的源远流长、政策法规以及科学前沿,用具体的民航安全经典的事故案例及应急管理有力举措,如川航3U8633成功迫降的“英雄机组”、虹桥机场跑道安全事件等,引起学生对本学科或专业知识内容的兴趣。此外,在正面案例的鼓励和积极作用下,辅以民航不安全事件和特别重大事故案例,如2010年伊春空难、2014年MH370航班万米高空失踪,通过民航局官方事故调查报告指导学生探索造成事故的原因,结合真实案例的视频、音频、图片等相关素材,讲述微小的疏忽给民航安全、人民生命及财产带来的严重损害,树立学生在安全工作中应时刻牢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弘扬专业责任感与民族使命感。让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课程学习的目的及未来要承担的安全责任。
   (二)实践教学启示。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主要起到对理论知识进行转化,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对于航空安全工程专业来说,教师需要将理论知识结合实践,通过开设实践课程、校外实践、企业实习等教学环节,如观摩调研大型机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运营指挥中心、空管部门、航空公司等涉及民航安全的核心机构,实现学生对专业实践技能、科研能力的培养。此外,收集民航系统中各部门典型模范的“人物故事”及“工匠精神”,从中挖掘思政元素,如参观大型机场时对学生指出随着航班量每年的大幅增长,大幅增长的航班量对空管部门、机务部门的保障服务也提出了越来越高、越来越精细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习职业模范的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安全第一”的责任精神[4]。此外,通过实践教学的观摩开展与学习,通过已就业的优秀学长和学姐的正面影响,让学生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形成思政育人的长效受益机制。
   (三)创新考核启示。目前,航空安全工程专业课体系对学生知识的考察主要为试卷成绩与平时表现相搭配的模式。平时表现主要由学生课堂出勤情况、回答问题积极性、随堂作业的质量、课堂讨论及实验课程完成情况等,此部分在最终考核中占比约为30%-40%。卷面成绩的考核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的课本及相关拓展,此部分在最终成绩中占比约为60%-70%。为了完善现有的考核模式,分别从试卷和平时表现两个角度出发,对考核模式进行创新。针对试卷的出题范围,教师应适量设置日常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尤其是开放性的论述题,如中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当前我国民航机场中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注与亲自推动的大型工程。开放性论述可紧紧围绕该机场的安全运营模式、保障机制、应急管理措施等方面,题目可同时包含思政元素并符合航空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以论述的方式检验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程度。从而实现了专业知识与思政巧妙结合,也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大国工程的自豪感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开放性的命题方式也促进了学生逻辑分析和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思政教学方案的实施与体会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航空安全工程专业于2015年筹建,2016年开始招生,是河南省两所以民航安全为特色的高校专业之一,并于2020年获得交通运输安全方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已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为了更好的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体系,航空安全工程系教研室全体老师针对2019级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探索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自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的一年半以来,教研室全体老师通过采用虚拟仿真教学、多媒体演示、超星学习通、慕课等实验平台及线上课程资源,筛选了我国多个民航安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未来将要肩负的安全使命,并不定时采用討论课程的形式,以“润物细无声”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在翻转课堂时进行案例感悟分享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以及切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三观。通过2019级学生的培养模式经验,本文谈论以下两点实施体会及感悟,希望为同类专业的课程思政提供一定的借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赛莱乐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VBI 60例为治疗组,静脉滴注赛莱乐150mg,60例为对照组,静脉滴注培它啶500ml+维脑路通0.4g,每日一次,连用2周;
本文在非对称周期势中考虑驱动马达的机械化学耦合,基于布朗马达的工作原理,利用MATLAB数值模拟驱动马达在一定实验条件下的运动特征.我们首先模拟了单个驱动马达的位移和速
声带息肉及声带小结手术,常在间接喉镜或直接喉镜下进行[1],但各有其局限性 .我科2000-01~2001-01,在电脑纤维喉镜下摘除声带小结及声带息肉285例,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