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间套大豆控制玉米病害种植技术研究

来源 :现代农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hututu1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的玉米地都爆发过病虫害,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玉米产业在产量和质量上的要求。据研究,玉米遭受病虫害通常和气候环境以及种植技术有关,在这之中,田间湿度和光照的影响最为明显。实践证明,90%以上的田间相对湿度将更容易引发玉米的病虫害,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相关技术人员研究出一种新的玉米种植技术-玉米间套大豆种植,并且这一新理念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功,正加速推广到各玉米种植基地中。
  1土地环境
  应优先选择各处土壤肥力较均衡的土块以保证各处玉米和大豆的长势均衡,其次,正片土地应平坦,如果无法做到,也可以选择厚度较大的梯田。土质应适合玉米和大豆的种植,保证两种作物的产量,并且可以在种植玉米和大豆前先种植少量的马铃薯等作物,待前茬作物收割之后再种植玉米套大豆。
  2玉米品种
  对于玉米的品种,应选择种粒饱满并且抗逆性强的品种,此外还要兼顾口感和营养价值,最好选择生育期在125小时左右的品种。对于大豆的品种,基本要求和玉米品种类似,也要以种粒饱满为首要条件,选择生育期在105小时左右、品种株高在40cm左右的大豆品种。
  3整地施肥
  在开始种植之前,要先对土壤进行整地施肥并深翻,尤其在秋季要格外重视对土地的深翻工作,保证土地的耕深在25cm左右,这样有利于土壤的保墒和熟化,还能在冬天尽可能多地冻死病菌和害虫。在春季进行整地时,必须随耙平、随翻地以及随整地,要保证耙实、耙透、耙平,保证正片土地的上层结构较松弛,下层结构较紧密的效果,另外还应在耕翻的基础上进行施肥。
  4起垄覆膜
  玉米间套大豆的种植具体方法为,每2行玉米被6行大豆隔开。对地膜的选择应合理,最好使用宽度在80cm的地膜,而将玉米垄作为覆膜,使垄间距在3m左右。另外在起垄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垄面是平坦并且均匀的,垄高为10cm而垄面宽为60cm,种2行玉米并做好相关的覆膜前准备工作。此外,玉米地在起垄之后,一定要使用45kg的浓度为50%的草胺乳油对种植地进行喷洒处理,最后盖好覆膜即可。
  5播种
  播种的时间非常重要,对日期必须做到比较严格的把控,在合适的时机种植玉米,与此同时,在播种时必须在垄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进行打孔。使用打孔器对垄上进行打孔并提取部分垄上的土壤,将玉米种子种植在孔内,再用之前提取的垄上土壤将其覆盖,每次的玉米种植都是对此过程的不断重复。这种播种方法可以保证尽量减小对地膜的破坏,并且保持地膜表面的清洁,同时还能保证深度一致的播种条件,使得玉米的苗株更加整齐。
  而对大豆的播种则相对简单,大豆的播种期一般为5月初,采用条播的方式保证株距相等、合理,在不影响各株苗吸收养分的同时,也不影响光照和通风,同时保证产量。在完成了大豆的播种之后,立即对正片农田进行乙草胺乳油喷洒,每公顷45kg,浓度为50%。
  之所以使用大豆而不使用别的植物品种,是因为豆类植物是农作物中唯一一种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植物品种。普通的氮气是无法被农作物利用的,而氮肥又是农作物中的重要肥料,因此,使用大豆植株也可以保证此片农田的肥度。
  6病虫害控制
  玉米的主要病虫害有玉米螟和蚜虫,而大豆的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和红蜘蛛等,因此,对这些类型的病虫害进行防治是重中之重。病虫害会严重削减玉米和大豆的产值,包括产量和质量,因此,在玉米开花抽雄期到来之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治针对玉米的病虫害,主要是防治玉米螟的产生。可以使用农药,但应尽量选择无残留的农药,以免影响食用者以及农民本身的健康,如果条件允许,最好选择生物农药,比如用Bt乳剂制成的颗粒剂或者浓度为5%的阿维菌素1500倍溶液。对于大豆来说,在刚开花时应使用浓度在5%的甲氨基阿维素2000倍溶液和5%浓度的阿维菌素1500倍容易进行喷洒。而蚜虫是对大豆和玉米的共同危害,防治蚜虫可选用吡虫啉 2500倍液进行喷洒,喷洒3次。
  7收获
  日常食用玉米通常为鲜食,所以农民对玉米的收割时机也要掌握好,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以保证玉米的质量和口感,还能达到增产的效果。大豆和玉米类似,成熟之后也要尽早收割,因为大豆成熟之后很快就会出现落粒、落荚等现象,尽早收割能保证大豆的产量。
  8结语
  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种植量较大,也较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而采用玉米间套大豆的种植技术,不仅可以有效避免玉米遭受病虫害侵袭的威胁,还能够提升玉米的产量,是一种实用性非常高的玉米种植理念。
其他文献
[摘 要]酸奶的发酵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原料奶、清洗剂的残留、培养温度与接种量、噬菌体和抗生素残留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只有严格控制这些因素,才能保证酸奶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酸奶;发酵;影响因素  酸奶发酵离不开菌种,酸奶生产的发酵过程就是菌种生长的过程,通常以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亚种德氏乳杆菌混合制成酸奶发酵菌种。这些菌种在整个生产发酵的过程中分解原料奶中的乳糖产生乳酸,
摘 要:籽用南瓜的高产栽培,选种、选地与整地是前提,施足底肥是保障,适时播种靠技术,加强田间管理是措施,适时采收是关键。  关键词:南瓜;籽用;栽培;技术  黑龙江是南瓜的主产区之一,穆棱是黑龙江省籽用南瓜的主要种植区,随着近几年来籽用南瓜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生产发展前景较好。由于籽用南瓜对商品外观要求较高,技术比较强, 如果掌握不好关键的技术环节,将对产量和质量产生很大影响,所以熟练掌握籽用南瓜
摘 要:本文对高产玉米新品种众单3号的特征特性,选地、选茬与耕翻整地,合理施肥及配方施肥,适时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阐述其栽培技术。  关键词:玉米;高产;众单3号;特性;栽培  众单3号(原代号联试881)是黑龙江省众鑫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A764为母本、10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2012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1 特征特性  
摘 要:针对大豆根腐病的发病条件,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并结合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大豆;根腐病;综合防治;措施  大豆根腐病是世界各大豆产区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其中尤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和嫩江平原发生最为严重。大豆根腐病是大豆根及茎基部病害的统称,由多种病原菌侵染而引起不同症状的数种病害。据统计,一般地块发病率为35%~55%,重病地块可达90%以
摘 要:大豆田除草应抓住杂草防除的关键时期。采用化学除草,施用土壤处理剂时,药效持续须在5~6周以上;施用茎叶处理剂时,尽量选在杂草基本出齐后。  关键词:大豆田;化学除草;技术措施  杂草是农业生产的大敌。它与农作物争肥、争水、争光,并侵占地上和地下部空间,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干扰作物生长。杂草的危害是大豆减产的重要原因。我省大豆产区从播种到成熟,杂草始终不断,如防除工作不到位,就会影响到大豆的
<正>1种子处理为了解冬麦安全越冬和提高春天返青率,我们建议用抗旱、抗雪腐病的小麦种衣剂拌种适乐时或敌委丹,每百Kg麦种用适乐时150 ml或敌委丹200 ml。2选茬与耕整地2.1
摘 要:本文阐述了扦插育苗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介绍了扦插技术措施,包括插床土壤、插床规划、床土铺设、插条的剪取与处理、扦插、遮荫网适时使用等,并论术了扦插管理与移栽过程,以为发展造林苗木,促进苗木苗圃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叶杨;无性繁殖;短穗扦插;嫁接育苗;造林技术  1 苗木繁育  1.1 短穗扦插  整个扦插在钢架塑模大棚中进行。大棚长40 m,宽6.2 m,插前
[摘 要]将土地收购储备机构改造为中央控股的股份公司,有助于增强中央对土地的宏观控制力,调节中央地方土地收益,拓展外资民资投资新领域。  [Abstract]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if the current land bankinginstitutes were retransformed into a joint-stock company that contro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东生8号大豆的选育方法、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关键词:大豆;东生8号;特性;栽培  1 选育方法及经过  东生8号大豆原代号海473,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哈94-4478为母本,黑河18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表现  普通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5 d左右,需≥10 ℃活动积温2250 ℃左右。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在其中更是占据主要的部分,所以,增值玉米就变得很重要的了,玉米地膜高产法就是其中一种增值玉米产量的好方法。通过使用地膜,来增加玉米的本质状况和改善环境,譬如:保持水分,减少水分流失、增加温度,使得玉米发展更快、阻挡害虫侵入,减少虫害,通过这些方法都可以使得玉米更加“健康”的成长,使得玉米的产量增加。  关键词:玉米;地膜;增产  在这个以工业为重的社会里,我们不能忘记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