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 大学问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wen_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篇撼人心魄的哲理美文,從燕子搭窝认识到做人的真谛,归结出人生的哲理,从平凡熟视的现象中,洞察和捕捉了纷纭复杂的世态人情。
  
  一、用典使事,委婉深曲
  
  文章以“庄周的燕子”为题,从庄子的哲学认知人手来构思,让人仿佛感觉到庄子飘然从远古走来,他有着奇异的见解,他有着与众不同的审美观。庄子认为万物为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他站在超然一切的立场上观察事物,审视世相,发现了一个熟视而又陌生的问题:燕子“住在人家的屋梁上,却没人去害它,这便是处世的大智慧”。文章一开始就充满了庄子作品中虚玄抽象的哲理,变化莫测又妙不可言,想象怪诞,神飞六合,而又落笔在熟视而亲切的燕子身上,话中有话,引人探幽,作者颇感“言之成理而未彻,持之有故而未周”。我们不得不惊诧作者功底的深厚,出入经史,披沙拣金,熔古铸今,匠心独运,翻出新奇,委婉深曲,充分显示了作者知识的渊博和谋篇构思的睿智。
  
  二、抽象哲理,形象可感
  
  哲理是观念的凝聚、思想的火花、睿智的结晶,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庄子看出燕子的大智慧,作者更是通过对生活的思考、对生活的感知,在寻常小动物身上表现出深刻的甚至惊心动魄的意蕴来,“燕子是最狡诈的动物,它控制人类的第一招就是信任。”当人们都沉浸在对可爱燕子的欣赏时,作者石破天惊,突然揭穿:燕子为了生存,利用了人类!我们惊叹作者的敏锐体察,化熟为生,使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由原来粗糙、原始、麻木的状态升华到一种艺术的、灵敏的、理性的思辨状态。其实我们没必要追究燕子到底是不是可恨可恶的,而是要去体会文章的深度。鸟的生存之道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生存竞争与动物间的生存竞争,道理是相同的。文章意蕴深远,给人无尽的启示。
  
  三、运用对比,反差强烈
  
  有些现象孤立地看,没多大意义,但几种现象一比较,就能悟出非凡的意义来。作者说:“人类是见着什么鸟都举枪便射,却对身边萦绕的燕子视而不见。”“珍禽猛兽害怕人,躲得远远的,人便结伙去深山猎捕他们。”“家畜因完全被人豢养和左右,人便可随意杀戮。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近。”麻雀“将巢建在人的屋檐下”,又“鬼鬼祟祟,不信任人类,却又不远离人类,这不是找死吗?”我们不觉惊叹,在数以万计的珍禽猛兽中,只有燕子是自由的,接受着人类的亲近。它真是猛兽珍禽中的大智者!人们常说处世之道:亲而不亵,近而不狎。小小的燕子原来早已掌握了与人相处之道。全文通过巧妙的对比,表达了深刻的主题,同时又刻画了鲜明可感的燕子形象。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庄周的燕子果然不同凡响,它似乎在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应如何相处,人如何获得自由与尊严。通过对比,文章的主题更有现实性和针对性。
  像《庄周的燕子》这样内涵丰富、哲理精辟的美文实在不多,值得我们品读鉴赏。
其他文献
少年行  李 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 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少年行  王 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在古典诗歌史上,以“少年”为题材来歌咏少年意气风发、志在凌云的诗作不乏其篇,其中以李白、王维诗作中所塑造的少年形象最为人所称道。李白和王维都曾以《少年行》这一乐府旧题,写下了歌咏少年的组诗。上面所选的两首诗,分别是
期刊
如同“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一样,“相思”主题也像是古今诗文中绵绵不绝的溪流,从悠悠远古,涌流至今。《诗经》即有语云“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以夸张和比喻,表达了对意中人强烈的相思之情。古诗十九首又云“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写出了相思带给人的可终老一生的忧伤。唐诗中涌现了大量抒写相思的佳作: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流传至今,脍炙人口;而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期刊
梅吉·克利里出生在新西兰一个职业剪羊毛工的家庭里。梅吉有五个哥哥和一对双胞胎弟弟,父亲帕迪每年靠为人帮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母亲菲则在家默默承受着繁重家务的重压,一家人在贫困中艰难度日。  小梅吉9岁的一天,帕迪失业了。就在全家人为生计而烦恼时,帕迪收到断绝联系几十年的嫡亲姐姐玛丽·卡森的来信。玛丽比帕迪大11岁,年轻时嫁给了富有的迈克尔·卡森,33岁就守了寡,独生子幼年就夭折了。玛丽拥有全澳大利亚
期刊
经过半年多星际旅行,美国“勇气”号火星车于太平洋时间3日20时35分左右,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并于20时52分向地球发回第一个信息。美国宇航局宣布这一登陆计划取得成功。  宇航局华裔科学家沈毓贤说,“勇气”号登陆过程中全球共有3个联络站,分别位于西班牙马德里、澳大利亚堪培拉和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它们能接收全空域的通信信号,“勇气”号外部为登陆舱,只有火星车和登陆舱都发回信号,才能证实整个登陆计划成功
期刊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画竹  郑 燮  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遒。  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  诗中的“龙孙”指什么?请分析本诗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揭示哲理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两首同题诗,读后回答问题。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晚偏知春气暖
期刊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从1921年12月4日开始在《晨报》副刊上连载,每周一章,到次年2月12日登毕,共9章。  《阿Q正传》以其巨大的讽刺力量,从一开始连载,就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们纷纷猜测:小说的作者是谁?阿Q究竟指谁?因为这篇作品发表时用的笔名是“巴人”,所以人们猜想作者是四川人;又因为阿Q的某一“行状”有点像自己某件私事,于是又疑心为某个朋友所作,因为此事只有这位朋友知道。当《阿Q正传
期刊
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助于对外物的具体描写,曲折地反映出作者的内心情感,外物与内情融合一起,构成多姿多彩又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这是中国散文的一个优良传统。外物有多种,居室屋宇乃其一。  约1200年前,生活在安史之乱之后中唐时期的刘禹锡写过一篇《陋室铭》,借描述简陋居室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怀。刘禹锡很有抱负,他曾参加王叔文集团,推行过一些变革措施;改革失败后,长期被贬。《陋室铭》是刘禹锡积极参加政
期刊
读完《今世的五百次回眸》,荡气回肠之感油然而生。毕淑敏毕竟是驾驭文字的高手,先带着读者兜了一个大大的圈子,而且让你兜得乐颠颠的,差不多就完全认同了她的选择:从今往后,就什么事情也不干,整天地这边看看,那边瞧瞧,关注自然,关注人类吧。峰回路转,“突然就笑了”,作者顿悟了,于是毅然决然地作出了“从此不再东张西望,只心定如水,把握当前”的决定,艺术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念,给读者以深深的启迪。  其实,既
期刊
老实地说,笔者原本是一个对小小说有成见的人。心里说:只有那么点儿字数,既要讲述故事,又要塑造人物,那怎么可能写得好?及至有一天我读了斯特林堡的《半张纸》,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少见多怪。不由得想起了毛泽东那句流传甚广的话:“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实践论》)  这篇小说只有区区一千五百字,但写了主人公两年由甜到苦、由合到散的生活:从恋爱到结婚,新婚燕尔,小两口周末经常
期刊
自唐以降,在手帕这一方微小的天地中,上演了一幕幕情挚意浓的故事,而传颂至今者亦不胜枚举。元稹《莺莺传》中,罗帕传情愫;秦观《望海潮》中,香帕寄相思;明傳奇《蕉帕记》中,帕巾为诱饵;明武宗眼前婀娜的李凤姐手中,丝帕更平添几许风韵、几多情致……  《手帕》一文,从手帕由“人们随身必带之物”沦落到现在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已不知其为何物的现状,表达了“世风渐进”的“一次性年代”给人造成的一种心理落寞,同时也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