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极光的起源等

来源 :学苑创造·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h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星拥有太阳系内最激烈的极光活动,但之前人类只能从侧面观测木星极光,现在木星探测器朱诺号能提供观测木星两极的视角,这给进一步研究木星极光提供了可能。近日,朱诺号团队在《美国地球物理学会·进展》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木星极光起源的论文。他们认为,尽管木星上的极光比地球上的极光强得多,但两者却拥有共同的起源——磁层亚暴。在两颗星球上,这种风暴都起源于夜半球( 被太阳照射的部分),都由星球磁層的短暂扰动引起,且都会向电离层中释放大量能量。两者的区别在于,地球磁层主要受地球磁场和太阳风影响,而木星磁层主要受到更强大的木星磁场和木卫一火山喷发出的粒子影响。
  把显示屏穿在身上是什么感觉?近日,复旦大学的研究者展示了一种用导电纤维、棉纱与发光纤维交织而成,可以成为大面积显示屏的发光电子织物。在这种织物中,每一个导电纤维与发光纤维接触的交叉点都会形成一个“发光小单元”,通上低压交流电即可发光。研究者让这种织物承受了1000次弯曲、拉伸和按压测试,且将它清洗并晾干100次后,发现它依然能够保持稳定发光。将来,这种“智能织物”或许可以应用于医疗、通信等场合。
  磷元素是生命形成的必需成分,但在地球生命开始演化时(约45亿~35亿年前),大多数磷元素以不溶性矿物形式被锁在地球表面的岩石中。过去的理论认为,可溶性磷来自陨石中的陨磷铁镍矿,但在生命演化早期,陨石掉落的频率并不高。近日,一篇发表于英国《自然·通讯》的论文称,地球上的可溶磷源于闪电熔岩,当雷电击中并熔化地表岩石时,会将一些不溶性磷矿物转化为可溶性的磷源,并储存在岩石中。计算机模拟显示,在早期的地球上,每年有10亿到50亿次闪电,其中会有1亿到10亿次击中地面。固定的闪电频率能为地球提供足够的可溶性磷,为生命形成带来可能。
  最近,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中介绍了一种名叫海蛞蝓的动物。这种动物可自行断开头部、舍弃整个身体,其断开的头部仍可移动、进食、排泄,并且能在3周内重新长出完整的身体。而失去了头的身体则无法再长出头,会在数月后死亡。只有年轻的海蛞蝓拥有重生能力,年老的海蛞蝓在断头之后只能存活10天左右。虽然海蛞蝓断头重生的原理仍有待研究,不过研究人员猜测,海蛞蝓的消化腺遍布全身,而且海蛞蝓能从吃进的藻类食物中偷取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也许是这些因素给它们带来了重生所需的能量。
其他文献
[摘 要] 情智教育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更能较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指引学生的思维路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生长. 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录,谈谈情智教育策略的达成.  [关键词] 情智;初中数学;课堂;策略  情智教育是指教师用自身积极的情感和灵动的智慧作用于学生,以个人感染力让学生的情感和智慧共同和谐发展. 数学作为主要学科之一,其教学必须促进学生情智发展. 如何在教学中践行“情智教育
案 例  菲菲是一个热情又善良的女孩。一天,菲菲正跟同学逛街,一位叔叔走过来对她说:“同学,你好,我是青少年心理调查机构的工作人员,有一份调查报告想请你帮忙填一下。”菲菲乐于帮助别人,于是就按照问卷上的要求,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家庭住址和父母的姓名、电话都填了上去。  暑假,菲菲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夏令营,走后的第二天,她妈妈就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医院的医生,说菲菲夏令营时意外受伤,需
【内容梗概】  本书讲述了作者十岁时与家人一起去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地区度假的经历。度假前,手巧的爸爸做了精心的准备,从旧货商店买来各种物件,把它们改装成家具。一家人带着家具,经过长途旅行,来到了普罗旺斯的乡间。在普罗旺斯,小马塞尔近距离地观察了各种植物和动物,还假扮成印第安人,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一天,爸爸和姨父外出打猎,小马塞尔偷偷地跟随,但不曾想,他在林中迷了路…
[摘 要] 本文以一道典型中考阅读理解题为探究载体,旨在呈现这类试题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显著示范作用与导向作用,目的是提醒一线教师数学教学不是数学知识呈现的教学,而是注重数学知识理解与运用,基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是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落实的教学,且希望引起教育同仁的进一步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 阅读理解;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关键词.
[摘 要]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可以巧妙地引领学生的思考方向,启发学生的思维路径,还可以启发學生注重解题方法的总结与分析,引领学生将方法转变成思想,将思想积淀为能力,将能力转变为素养. 为此,笔者在常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直关注问题的本质,以此凸显问题的价值,在问题的深入研究与实践中,促发教学目标的水到渠成,也触发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问题;本质;价值;初中数
[摘 要] 教师对教材的领悟程度直接关系到教材目标的实现程度,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解读教材,并分析学生的特点,判断学生学习教材时可能遇到的情况,再结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利用教学资源补充相关信息,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 也就是,通过适时地搭建“脚手架”,让学生不断地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关键词] “脚手架”;黄金三角形;规律;教材  “脚手架”原来是建筑领域的概念,布鲁纳曾指出:当我们将“
[摘 要]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本文结合人教版七年级數学“同类项”的课堂教学,就“基于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自觉生成新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阐述其立意和做法.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自觉生产;主动发展;经验积累;课堂教学
在高中数学中,平面向量融合了代数知识和几何知识,其在高考命题中表现活跃,除对向量基本知识的考查外,常与其他知识结合起来命题考查. 解三角形也是高考的必考点,多为求角、求边、判断三角形的形状等基础问题.
[摘 要]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在有理数的运算中起桥梁作用. 对于该内容的教学,需要精化设计教案,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本文将结合课堂教学“四化”原则开展教学探讨,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 有理数;乘法;运算;情境化;链式化;讲评  “有理数的乘法”是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理解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能够应用运算法则解决问题.
[摘 要] 发散思维是数学思维体系中较高层次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展开思维,对已有信息进行加工和重组,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体现了思维的多向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解除各种不必要的禁锢,通过激发内驱动力、渗透思想方法,组织合作交流以及强化实践运用等诸多方面,让学生的数学智慧之树在参差错落、旁逸斜出中成为生命成长中一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