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职工培训模式创新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li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已是信息化、科学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公路职工作为行业发展的主力军队伍,对其专业技术和整体素质的要求更高,这就需要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并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单位竞争实力。
  关键词:公路职工;培训模式 ;创新
  Abstract: now is the information, scientific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highway workers as the main force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team, the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and overall quality requirements are higher,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staff, and constantly innovative training model,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new situation,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 strength.
  Keywords: Highway workers; training mode;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D412.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公路施工单位要保持协调、持续、高效、健康发展,就需要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提高职工服务工作的水平。要充分利用好各种培训手段,从战略的高度创新职工培训,打造学习型组织,锻炼学习型队伍,培养学习型职工,帮助职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公路施工单位不断向前发展。
  公路施工队伍由于长期在施工一线,条件比较艰苦,学习环境也不理想,由于职工工作量大,接受培训的时间相对较少。针对这支特殊的队伍,传统的培训模式显然已不适应其发展要求,这就需要单位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建立以创新为主导、以学习型组织为主体、以选择与效益相统一的培训模式,寻求新的、信息化的手段对职工进行培训,找到适合公路施工单位职工发展的培训模式。
  一、当前公路施工单位职工培训面临的问题
  1、职工素质与新形势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逐步发展完善,然而公路施工单位职工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转移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的相对淡薄,加之公路施工单位普遍在职工教育方面存在“三不三重三轻”的状况:认识不够,重生产,轻教育;方法不新,重形式,轻内容;措施不力,重过程,轻结果。导致职工有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这直接影响到公路建设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职工的工学矛盾较为突出。工学矛盾在职工培训中是一个十分突出而又一直未能得以解决的问题,尤其在公路施工单位表现的极为突出。职工长期在一线进行施工,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限制了接受培训的时间、地点和载体,生产大忙季节更是无法抽出时间和人员参加传统的集中培训,因此,如何针对实际工作情况,创新培训教育模式,是公路施工单位的当务之急。
  3、职工培训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职工培训,是我们公路施工单位职工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培训中我们既要注意职工的共性,又要关注不同岗位职工的个性。另外,多数单位的一般性教育培训较多,专业性培训,尤其是高起点培训较少,不能满足干部职工不断成长的需要。要把职工培养成为适应市场要求、懂管理、会经营、有技术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还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4、职工培训的模式相对落后。我们公路职工培训多是教学制或者师徒制的模式,它的主要特征是老师讲、学员记,然后考试过关,这种培训手段重在知识传授而无法达到能力的转换,即保“知”不保“会”。只是注重简单的培训过程,而没有培训效果。因此,新形势下,如何采用适合公路施工单位职工特点的培训模式,提高职工的全面素质,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如何创新职工培训模式
  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做保障,需要强有力的培训体系做支撑,我们应从全面实施“科教兴路”战略和公路人才开发战略的高度出发,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职工培训工作,不断创新培训观念、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努力培养一支业务精湛、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管理水平较高的人才队伍。
  1、制定科学的职工培训方案。职工培训是一个长期的、宽领域、阶梯式的教育过程,要制定科学的教育培训规划,针对公路建设行业职工的岗位分类,把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干部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工人的技术等级培训结合起来,加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的效率。要加大以中青年业务技术骨干为重点的人才培训力度,重点培养优秀拔尖人才、高科技人才、年轻创新人才。培训的重心要从一般的基础知识,技能培训转移到培训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上来。
  2、把职工培训与公路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公路行业改革在即,公路建设与管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这就要求职工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使公路施工单位职工逐步适应外向型的发展要求。重点要把职工培训和公路文化建設进一步融合起来,大力弘扬公路人精神,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核心价值观。要致力于职工理想信仰、自豪感、荣辱观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增强公路行业的凝聚力、亲和力、战斗力,把塑造良好的公路行业形象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以促进公路行业的健康发展。
  3、加大对职工培训工作的投资。我们应进一步认识到公路施工单位职工培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真正把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各级领导务必高度重视职工培训工作,积极研究职工培训的新特点、新动向、新问题,并根据行业发展要求,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培训方案,联合社会职业教育培训力量,委托有关院校及专门培训机构来承担部分职工培训任务,从而提高职工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把对职工学习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投入当作最有价值的投资,并把培训作为一种激励手段,调动职工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切实发挥职工培训对公路建设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4、创新丰富职工培训的载体。职工培训既要考虑到公路施工单位的工作性质,又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就要不断补充新知识、采用新方法,丰富新载体,彻底克服公路施工单位职工培训模式上存在的弊端。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职工学习培训的需求,针对职工的实际需要和公路建设事业发展对职工素质的要求确定培训的内容和方法。职工培训重在培养提高职工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而且要积极采用新的培训方法,使职工真正感受到学习培训的乐趣。通过采取分类分层次培训、有奖助学在职学历教育、手机网络信息教育、现场观摩交流教育、师徒一帮一辅导教育、新科技新工艺新材料应用超前教育等形式和方法,有的放矢的搞好职工培训,全面提高公路建设职工队伍的素质,并逐步建立健全公路施工单位职工培训的新体制、新机制,为推进公路建设事业科学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加强和创新公路施工单位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公路建设行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我们必须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寻找、探索和创新培训的模式,大力实施人才强路战略,创建学习型职工队伍,服务公路建设事业稳步向前发展。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