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08年8月8日,北京鸟巢上演盛大的奥运会开幕式演出,在这场盛宴中,一个名为《自然》的篇章吸引了无数眼球,它运用太极表演展现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抒写中华民族的胸怀和气度,深邃的历史内涵与飘逸的现代编排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视觉冲击波,掀起了当晚演出的高潮。当时,人们并不知道,编排出如此气势磅礴的篇章的其实是一名中学舞蹈教师。 成为教师之前,孟艳是一名在舞台上尽情释放自己的舞蹈演员,一名专业歌舞团的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8月8日,北京鸟巢上演盛大的奥运会开幕式演出,在这场盛宴中,一个名为《自然》的篇章吸引了无数眼球,它运用太极表演展现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抒写中华民族的胸怀和气度,深邃的历史内涵与飘逸的现代编排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视觉冲击波,掀起了当晚演出的高潮。当时,人们并不知道,编排出如此气势磅礴的篇章的其实是一名中学舞蹈教师。
成为教师之前,孟艳是一名在舞台上尽情释放自己的舞蹈演员,一名专业歌舞团的台柱子,一个舞蹈最高学府的优秀学员。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她最渴望也最享受的是站在舞台上迎接鲜花和掌声。然而,北京舞蹈学院毕业前的实习改变了她的人生走向。那次,她的任务是指导北京二中的学生参加舞蹈比赛。三个月的奋战之后,她带着这些毫无基础的孩子拿到了一等奖。这个消息让学生们欣喜若狂,他们大喊着“孟老师,爱死您了!”,和孟艳紧紧拥抱。那一瞬间,孟艳突然感觉到,自己那个梦想变得渺小了,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
就是这样的责任感,让19岁的孟艳毅然放弃舞台,来到北京二中担任了一名普通的舞蹈教师。在与学生们朝夕相伴的岁月里,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随时随地都能激发出她的创作灵感。二十年间孟艳创编了大量的青春校园舞蹈,其中的作品《如火的青春》《红扇》《欢腾》《新韵秧歌》《阳光》等获雅加达国际艺术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美国帕萨迪娜玫瑰花车艺术节、全国“群星杯”舞蹈大赛、CCTV舞蹈大赛、全国中小学生艺术节等国际、国家级金奖80余项。
1996年孟艳带领着二中舞蹈团举办了国内首场中学生校园舞蹈个人作品晚会“我们的脚步”,2003年,又一次举办了校园舞蹈个人作品晚会“舞动的青春”、2006年她自编自导的全国首部原创校园音乐剧《晴朗天空下》也成功上演。孟艳独创的“校园青春舞蹈”在全国风靡一时,在她的带领下北京二中舞蹈团也成为享誉全国的学生艺术团。孟艳创编舞蹈的独特思路也引起了专业人士的关注,一些国内外的大型文体活动纷纷邀请她加盟创作团队,她在国庆五十周年、香港、澳门回归、中国申奥成功庆典等国家、国际大型文体活动中担任舞蹈编导、舞蹈总监、总导演等。2007年,她入选奥运开幕式创作团队,开始了终生难忘的创作历程。奥运会之后,孟艳又担任了国庆60周年天安门联欢文艺晚会中心表演区总导演、上海世博会“北京周”艺术总监、亚洲首届残疾人运动会“你让世界从此不同”闭幕式总导演等。
经历了外面世界太多的精彩,孟艳最牵挂的还是二中的学生们,每次从大型活动中一卸任她就会立即赶回学生们身边。从繁华的舞台到宁静的校园,面对诸多名利的诱惑,孟艳执着地选择了坚守。
凭着一份朴实的大爱,孟艳全身心地扑在教学上。为了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她还在紧张的教学之余到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学府求学深造,并攻读了研究生。她用所学的知识和参与大型活动的感悟来教育学生,让学生们受益匪浅。从教20多年,孟艳桃李遍天下,从她的舞蹈队里培养出来的艺术人才已经有近千名,他们被选拔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并成为各高校的文艺骨干,在各行各业中崭露头角。
“教孩子最重要的不光是跳舞,我教他做人,如何去做一个完美的人,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接近完美,这一直是我教学的推动力。”孟艳说。
多年来孟艳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多场校园舞蹈讲座,辅导舞蹈教师和艺术特长生数千余人,带动了更多的舞蹈老师投身到校园舞蹈教学中。孟艳的舞蹈教学实践在全国艺术素质教育和舞蹈界产生了极大影响,被称为“孟艳现象”。
其他文献
相较于小学毕业生,中学毕业生在十几年的成长中有更多的收获,已经对世界有了初步的认知,形成了稚嫩却明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他们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在这样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状况下,中学的毕业教育主要以成人仪式和毕业典礼的方式呈现,这些仪式背后存在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人仪式和毕业典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给学生展示自己十几年积累和成长的平台,让他们带着感恩和
金顶街二小在石景山区原本不属于一流学校,教学条件简陋,骨干教师匮乏。成为九中集团成员校以来,我们逐渐确立了依托集团化发展的策略,即“借助集团资源,立足自身基础,谋求跨越式发展”。为此,我们在文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集团化背景下的有益实践。 集团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集团以“固本鼎新,和合共生”为核心价值观。学校吸纳集团文化的精髓,依托集团文化建设专项课题,量身打造了“金色童年教育”
作为一所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丰台二中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高中本部、初中部、附属实验小学的教育集团,也是丰台镇教育集群的龙头校。全校73个班,近3000名学生,300多名教职工,其中特级教师11人,市、区骨干教师近50人。 1962年9月1日,年轻的刘光校长带领二十几位比她还年轻的老师,在丰草河畔建立北京十二中分校。当时,学校以日伪时期留下的一排平房作为校舍。为了把学校办好,师生凭着不服输的拼劲
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第三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设计了以“链接与赋能:新时代教师的全专业发展”为主题的24场工作坊,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人员在主持人的带领下,组成24个学习共同体,围绕相应主题进行体验式学习、多视角对话交流,达成深度理解,获得成就体验,并对大家共同建构的成果进行总结、提炼与升华。本期,我们选取“核心素养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实践”工作坊、“基于《教师培训标准》的整本书阅读
管莊学区的发展定位是:以提高学校内涵品质为核心,以教师队伍能力提升为根本,促进各校优质、均衡、协同发展,为地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1.有序落实四项改革 两年来,按照朝阳区义务教育学区化综合改革的总体构想,管庄学区有序落实了四项工作。 构建“共商共治”的学区运行机制。“共商共治”即“非行政,重综合”,由属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和教委牵头领导,各校校长、书记、督导片组组长为成员组
不忘本来,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实现东城教育综合改革的成功探索 近几年,东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重大飞跃。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十八大以来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工作部署,明确了东城区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实现了教育资源的跨界融通,教育供给侧的深刻变革,让优质品牌学校发挥“种子”作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区域全覆盖,在机制建设上统筹破冰,全面提升了均衡服务力、持续创新力和核心競争力,形成了七个“新”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我在教授《去年的树》一课时,根据学校“尊重·合作”的教学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抓住空白点练说写,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尊重·合作”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课上多说、多写。 与文本对话,在读说结合中训练对话的写作形式。读是说的基础,说是写的前提,要提高写作能力,课中探究时
为每一个孩子打好生命的底色,不仅让他们能获得知识的力量、技能的发展,还拥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是东城教育人共同的愿望。 为此,东城区教育系统于2016年10月22日启动了青少年“健康·成长2020”工程,这也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就青少年健康问题强调的“要把身心健康牢牢抓在手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通过多种方式怡情养性”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2019年4月26日,清华大学青少年德育研究中心成立暨立德树人与“三全育人”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行。清华大学校党委副书记、青少年德育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过勇,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谢维和,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石中英,以及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会长关国珍,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谢春风,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部分大中小幼研究基地校德育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北京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迅速提升对教育定位的理解。因为教育关乎党和国家的未来,关乎民族复兴的成败,今天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们,就是2035年、2050年社会的中坚力量,教育必须在当下就要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