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制备及分离性能研究

来源 :高师理科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1aj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聚乙二醇共价键接枝多壁碳纳米管(PEG-g-MWCNTs)作为色谱分离介质,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柱.考察了PEG-g-MWCNTs溶胶-凝胶固定相的热稳定和柱效的影响因素以及对芳香烃、酯等有机混合物分离性能.结果表明,该柱在180℃柱温下,固定相流失很少,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实验以辛醇作为测试物,测得柱与柱之间(n=5)保留时间的RSD小于4.5%.使用6个月后保留时间的RSD小于1.30%.
其他文献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入学成绩较低,学生基础不同,尤其在数学学习中,层次差异较大,这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实施中遇到的普遍而且典型的问题.另外,当今社会对高校不同专
评估杀虫剂使用者在苹果园杀虫期间皮肤和呼吸接触氰戊菊酯的风险.利用高速喷枪(SS)或高压喷枪(PS)喷洒了可乳化浓缩物(EC)和可湿性粉剂(WP),并佩戴皮肤贴剂、手套、脚套和面罩等监测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可以降低师生不必要精力和物力的付出,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1-2].1课堂提问有效
文章着重介绍国内某大桥主墩承台双壁钢吊箱的设计及施工方法。结合桥址区水文地质条件,钢吊箱采用哑铃形的设计方案和千斤顶配合下放、水下封底等施工工艺,对同类工程具有参
通过对高等学校化工课程体系的系统分析,对化工传递课程中的三传理论、三传模型及实践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特点进行研究,提出通过内容类别和过程分解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