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第一次给老师打电话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871697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完晚饭,上小学的儿子问我,不知道今天的语文作业怎么办。我说,你打电话问一下语文老师。我边说边拿出手机。不料,儿子竟大发脾气:“打通电话,你来问,我可不问!”我问:“为什么?”儿子说:“反正我不问。”
  我知道儿子之所以不愿意问是因为胆子小。那该怎么办呢?我想了想说:“儿子,你打电话问吧,问完有奖,给你记10分,怎么样?”平时,我对儿子实行评分考核,有了一次好的表现,可以得到2分的奖励。这次,为了鼓起他的勇气,我下了重赏。可是儿子不买账,说10分也不问。我说,15分呢?他说,20分也不行。反正不管我加多少分,他都拒绝给老师打电话。最后我无可奈何地说:“不问就算了,反正是你自己的事。”
  我不能骂儿子是“胆小鬼”,更不能说他“不是男子汉”。这会给孩子带来心灵的伤害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在此情形下,我只好采用缓兵之计。
  我心平气和地对儿子说:“我知道你有给老师打电话的勇气,只是不好意思罢了。”
  我给他找了一个台阶。其实,我知道儿子不给老师打电话,关键就是因为没有勇气。我接着说,小孩第一次不敢给老师打电话是情有可原的。实际上,大人也有这样的时候,比如,我当老师,第一次上讲台的时候也害怕学生。按理说,学生怕老师才对,为什么当初的我会害怕学生呢?因为我怕第一次讲课不成功,被学生嘲笑,无法驾驭课堂的局面。再说,你看咱们国家每年开人代会的时候温总理都要答记者问。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他害怕吗?
  儿子说,不怕。
  我问,那总理不怕的原因是什么呢?
  儿子似乎开窍了,说,总理深思熟虑,准备得很充分。我鼓励道,你说得太对了。在单位,我给领导打电话汇报工作,有时候心里也会紧张,所以如果汇报的事情比较多,我会事先打个腹稿。如果有必要,还会把事情一一列在纸上,考虑该怎么说,领导可能会问什么。把事情的方方面面都考虑清楚后,再打电话就不会害怕了。
  我又问,儿子,你不想给老师打电话的原因是什么?儿子说,我不知道怎么问老师。
  找到问题的症结了,我一阵窃喜。
  我给儿子模拟了一下如何给老师打电话。儿子说,让我想一想。过了一会儿,他终于鼓足勇气拨通了语文老师的电话。
  “老师,您好!我是咱班的程相闻,我爸爸的手机没收到校信通发的作业。请问,今天晚上的作业是什么呀?”
  ……
  “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我激动地抱起儿子,大声表扬道:“儿子,你真棒!”放下儿子,我拿起红笔给孩子加了20分!
  打电话虽说是件小事,但是我觉得让孩子受益不小。他不仅锻炼了胆量,更重要的是,他通过打电话这件事学会了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这件事,我也颇有收获:
  首先,在激烈的家教矛盾中,家长要学会缓和。眼看冲突一触即发,家长最重要的是学会缓一缓。一方面,暴躁情绪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家长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必须耐住性子,缓和态度,才不至于发生更大冲突;另一方面,时间上不妨缓一缓、拖一拖,多在沟通上下工夫,也许就能找到矛盾的症结,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其次,教育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如何施教,可以说是家庭教育的关键。通过这件事,我认为,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平等地与孩子共同思考、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才是科学的施教方法。如果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指责、训斥或者讥笑孩子,不仅收不到任何施教的效果,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灵的伤害。
  最后,家教的关键是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各种挫折,要使他不怕挫折和困难,则要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家长可以帮助分析、示范演示、引导思考等。孩子有了方法,学会了思考,才会不断进步,并从失败走向胜利。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