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引言
无人驾驶飞机是一种以无线电遥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为主的不载人飞机。它的研制成功和战场运用,揭开了以远距离攻击型智能化武器、信息化武器为主导的“非接触性战争”的新篇章。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备受世界各国军队的青睐。在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无人驾驶飞机以其准确、高效和灵便的侦察、干扰、欺骗、搜索、校射及在非正规条件下作战等多种作战能力,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并引发了层出不穷的军事学术、装备技术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它将与孕育中的武库舰、无人驾驶坦克、机器人士兵、计算机病毒武器、天基武器、激光武器等一道,成为21世纪陆战、海战、空战、天战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对未来的军事斗争造成较为深远的影响。
二、无人机的优点
(一)隐蔽性好,生命力强
无人机比起有人驾驶飞机来,无论是体积、质量,还是反射面积都比后者要小得多,再加上它独特精巧的设计以及机体表面涂敷有隐身性能极好的涂料,使得它的暴露率几乎呈几何级数减小。与此同时,无人机还有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即不受人为因素(如过载因素)的制约,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飞到适合其特点的速度、高度、航程等,也可以通过超加速升降、倒飞、急转弯飞行等方式,来增加隐蔽性和提高生存能力。
(二)造价低廉,不惧伤亡
通常,无人机的造价只是有人驾驶飞机的10%甚至百分之几。例如美国海军正在研制的最新无人驾驶飞机既容易操纵、安全性较高,造价又十分低廉,使用成本也仅为有人驾驶战斗机的10%。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目前主要采取两种形式:第一种是采用预先编制的控制程序来自动控制飞行;第二种是由设置在地面、空中或舰船上的遥控指挥站来指挥。实际上,无人机的最大好处就是不存在人员伤亡或被俘的危险,这也是极力推崇零伤亡的美英等国格外关注和重视的原因。
(三)起降简单,操作灵活
各国无人机的起飞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短距起飞、垂直起飞和由其它飞行器携挂抛射。短距起飞包括短距滑跑起飞、滑轨式滑动起飞、助飞火箭推动起飞等方式;总的来说,无人机体积小、质量轻,其滑跑距离要比有人机短得多,要求也不像航母起降甲板那样严格。垂直起飞则包括固定翼垂直起飞、旋翼式垂直起飞等;当然,使用其它飞行器携挂无人机在空中抛射也是一种常见的办法。
三、 无人机的军事应用
无人机的发展至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最早的无人机就被人们用于军事侦察。迄今为止,无人机已经历了五次局部战争的实战使用考验。在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70年代的中东战争、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及本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中,无人机卓有成效地执行了多种军事任务,如照相侦察、撒传单、信号情报搜集、布撒雷达干扰箔条、防空火力诱饵、防空阵地位置标识、直升机航路侦察,为武器系统提供目标定位、目标指示、目标动态监视和目标毁伤评估的实时情报。无人机以突出的战绩使各国高层军事首脑对它刮目相看,对其作为军队战斗力倍增器的作用与地位及其潜在的军事价值取得了共识,从而为无人机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据统计,从1990年到2010年,世界上小型无人机的数量将以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发展。1990年为2.5万架,2000年已超过4万架。预计到2010年末将达10万架以上,加上中型和大型无人机,数量将达到12万架,将超过全部有人驾驶飞机1倍以上。目前,世界各国军用无人机尤以美国和以色列发展最快,西欧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有不同程度的进展。目前全球无人机已发展到了200多种型号。
四、无人机的发展趋势
(一)增大航时,提高速度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以其高的生存力和高效的侦察能力将使其应用不断得到扩大。美国先进材料、结构和航空委员会认为,未来在2000m以上飞行将不会受到限制。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将会成为大气层侦察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军事强国注重提高无人机的航时,来提高其遂行持续作战任务的能力。随着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广泛应用,反无人机等拦截系统应运而生,各国正加强抗击无人机的研究。而提高无人机的速度是降低反无人机等拦截武器拦截概率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目前各国正在探索发展速度更快的无人机。在未来战场上,优秀的滞空能力日益受到无人机使用者的青睐,它能大幅提高无人机遂行作战任务的准确性和攻击性。
(二)隐身机体,缩小体积
为提高无人机的机动性能和战场生存能力,机体正朝着隐行化、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军研制出一种长度和翼展都不超过15cm的微型无人机,用于特殊条件下的侦察或附在某些物体上搜集视听信息。微型无人机由于尺寸小,质量轻,外形可以仿制成各种昆虫,因此具有很大的隐蔽性。特别是在复杂地形和城市作战,它可以在障碍物或建筑物之间穿梭飞行,实时获取局部战场信息。目前,该类无人机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微星和黑寡妇微型无人机为代表,展现了现代科技已使“掌上飞机”的设计和制造成为现实,也证明了人们对低雷诺数飞行器设计、微电子、微机电技术的应用,弱功率信号控制与图像传输技术以及高性能轻质结构的使用已经基本成熟。
(三)高度智能,加载武器
目前,无人机大多采用操作人员遥控的方式遂行作战行动,这样不仅对操作手的控制技能要求较高,还存在操作手无法准确掌握战场态势的问题。无人机智能化就是“无人机作出决定的能力”,这不仅使无人机能够按照指令或者预先编制的程序来完成预定的作战任务,对已知的威胁目标做出及时和自主的反应,还能对
五、结束语
随着无人机的进一步武器化,无人机将从过去一直执行空中侦察、战场监视和战斗毁伤评估等任务的作战支援装备,逐渐升级为能执行压制敌防空系统、对地攻击、拦截战术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可执行对空作战任务的真正的作战装备。无人机性能将会发生质的飞跃,从而有可能对未来空战的组织编制、作战原则、战术思想乃至国防采办策略等带来深刻的变革,给未来的防空作战带来更大的挑战。
无人驾驶飞机是一种以无线电遥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为主的不载人飞机。它的研制成功和战场运用,揭开了以远距离攻击型智能化武器、信息化武器为主导的“非接触性战争”的新篇章。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备受世界各国军队的青睐。在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无人驾驶飞机以其准确、高效和灵便的侦察、干扰、欺骗、搜索、校射及在非正规条件下作战等多种作战能力,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并引发了层出不穷的军事学术、装备技术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它将与孕育中的武库舰、无人驾驶坦克、机器人士兵、计算机病毒武器、天基武器、激光武器等一道,成为21世纪陆战、海战、空战、天战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对未来的军事斗争造成较为深远的影响。
二、无人机的优点
(一)隐蔽性好,生命力强
无人机比起有人驾驶飞机来,无论是体积、质量,还是反射面积都比后者要小得多,再加上它独特精巧的设计以及机体表面涂敷有隐身性能极好的涂料,使得它的暴露率几乎呈几何级数减小。与此同时,无人机还有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即不受人为因素(如过载因素)的制约,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飞到适合其特点的速度、高度、航程等,也可以通过超加速升降、倒飞、急转弯飞行等方式,来增加隐蔽性和提高生存能力。
(二)造价低廉,不惧伤亡
通常,无人机的造价只是有人驾驶飞机的10%甚至百分之几。例如美国海军正在研制的最新无人驾驶飞机既容易操纵、安全性较高,造价又十分低廉,使用成本也仅为有人驾驶战斗机的10%。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目前主要采取两种形式:第一种是采用预先编制的控制程序来自动控制飞行;第二种是由设置在地面、空中或舰船上的遥控指挥站来指挥。实际上,无人机的最大好处就是不存在人员伤亡或被俘的危险,这也是极力推崇零伤亡的美英等国格外关注和重视的原因。
(三)起降简单,操作灵活
各国无人机的起飞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短距起飞、垂直起飞和由其它飞行器携挂抛射。短距起飞包括短距滑跑起飞、滑轨式滑动起飞、助飞火箭推动起飞等方式;总的来说,无人机体积小、质量轻,其滑跑距离要比有人机短得多,要求也不像航母起降甲板那样严格。垂直起飞则包括固定翼垂直起飞、旋翼式垂直起飞等;当然,使用其它飞行器携挂无人机在空中抛射也是一种常见的办法。
三、 无人机的军事应用
无人机的发展至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最早的无人机就被人们用于军事侦察。迄今为止,无人机已经历了五次局部战争的实战使用考验。在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70年代的中东战争、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及本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中,无人机卓有成效地执行了多种军事任务,如照相侦察、撒传单、信号情报搜集、布撒雷达干扰箔条、防空火力诱饵、防空阵地位置标识、直升机航路侦察,为武器系统提供目标定位、目标指示、目标动态监视和目标毁伤评估的实时情报。无人机以突出的战绩使各国高层军事首脑对它刮目相看,对其作为军队战斗力倍增器的作用与地位及其潜在的军事价值取得了共识,从而为无人机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据统计,从1990年到2010年,世界上小型无人机的数量将以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发展。1990年为2.5万架,2000年已超过4万架。预计到2010年末将达10万架以上,加上中型和大型无人机,数量将达到12万架,将超过全部有人驾驶飞机1倍以上。目前,世界各国军用无人机尤以美国和以色列发展最快,西欧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有不同程度的进展。目前全球无人机已发展到了200多种型号。
四、无人机的发展趋势
(一)增大航时,提高速度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以其高的生存力和高效的侦察能力将使其应用不断得到扩大。美国先进材料、结构和航空委员会认为,未来在2000m以上飞行将不会受到限制。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将会成为大气层侦察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军事强国注重提高无人机的航时,来提高其遂行持续作战任务的能力。随着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广泛应用,反无人机等拦截系统应运而生,各国正加强抗击无人机的研究。而提高无人机的速度是降低反无人机等拦截武器拦截概率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目前各国正在探索发展速度更快的无人机。在未来战场上,优秀的滞空能力日益受到无人机使用者的青睐,它能大幅提高无人机遂行作战任务的准确性和攻击性。
(二)隐身机体,缩小体积
为提高无人机的机动性能和战场生存能力,机体正朝着隐行化、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军研制出一种长度和翼展都不超过15cm的微型无人机,用于特殊条件下的侦察或附在某些物体上搜集视听信息。微型无人机由于尺寸小,质量轻,外形可以仿制成各种昆虫,因此具有很大的隐蔽性。特别是在复杂地形和城市作战,它可以在障碍物或建筑物之间穿梭飞行,实时获取局部战场信息。目前,该类无人机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微星和黑寡妇微型无人机为代表,展现了现代科技已使“掌上飞机”的设计和制造成为现实,也证明了人们对低雷诺数飞行器设计、微电子、微机电技术的应用,弱功率信号控制与图像传输技术以及高性能轻质结构的使用已经基本成熟。
(三)高度智能,加载武器
目前,无人机大多采用操作人员遥控的方式遂行作战行动,这样不仅对操作手的控制技能要求较高,还存在操作手无法准确掌握战场态势的问题。无人机智能化就是“无人机作出决定的能力”,这不仅使无人机能够按照指令或者预先编制的程序来完成预定的作战任务,对已知的威胁目标做出及时和自主的反应,还能对
五、结束语
随着无人机的进一步武器化,无人机将从过去一直执行空中侦察、战场监视和战斗毁伤评估等任务的作战支援装备,逐渐升级为能执行压制敌防空系统、对地攻击、拦截战术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可执行对空作战任务的真正的作战装备。无人机性能将会发生质的飞跃,从而有可能对未来空战的组织编制、作战原则、战术思想乃至国防采办策略等带来深刻的变革,给未来的防空作战带来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