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和控制措施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WD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普遍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但多年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一直是施工中最常见和难以克服的弊病,在某些情况下,裂缝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笔者通过研究“日月花园”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得出以下心得:
  1、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部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2、温度应力的分析
  2.1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
  2.2 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
  (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如箱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
  3.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翻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時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新浇筑早期拆模,在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砚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绵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加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影响很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含筋率极低。在温度不太高及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的条件下,钢的各项性能是稳定的,而与应力状态、时间及温度无关。钢的线胀系数与混凝土线胀系数相差很小,在温度变化时两者间只发生很小的内应力。由于钢的弹性模量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7~ 15倍,当内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而开裂时。钢筋的应力将不超过100~200kg/cm2。因此.在混凝土中想要利用钢筋来防止细小裂缝的出现很困难。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常常会发生细而浅的裂缝。其中大多数属于干缩裂缝。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盘。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例如使用减水防裂剂.其主要作用为:
  (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细孔道.水蒸发后毛细管中产生毛细管张力。使混凝土干缩变形。增大毛细孔径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这个表面张力理论早在六十年代就已被国际上所确认。
  (2)水灰比是影晌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
  (3)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缩率的重要因素掺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
  (4)减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
  (5)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
  (6)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减水防裂剂可有效的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7)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
  (8)掺减水防裂剂后混凝土缓凝时间适当,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放热基础上,避免因水泥长期不凝而带来的塑性收缩增加。
  (9)掺外加剂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
  4、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4.1 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4.2 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4.3 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从理论上分析,新浇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妨碍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最直接受到这种不利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起来。
  综上可以看出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繁多但实践证明采取上述措施能有效预防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建筑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由于钢纤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具有更优良的性能,在普通混凝土的基础上有很大的改善,本文主要通过对钢钎混凝土性能的了解,探讨了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一些控制要点。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性能 施工  钢纤维混凝土之所以比普通混凝土的性能更好,主要是乱向分布的短钢纤维能够起到有效阻碍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扩展及宏观裂缝的形成
期刊
【摘 要】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由于其承载能力高、刚度大及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跨结构和地震区的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本文以某工程为例,阐述了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和优化关键技术。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节点构造;设计优化  由于建筑造型的多样化程度日显、建筑内部使用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结构设计提出来更新、更高的要求。型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由于其承载能力高、刚度大、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陈旧破损的房屋拆建越来越多,因此,保护和利用古建筑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是保护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研究的物证所在,本文作者通过对我国当前城市古建筑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就如何实现城市古建筑保护措施及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城市;古建筑;保护;利用  0.引言  古建筑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标志,是祖先所留下的历史遗物、智慧、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建筑节能设计和新材料的应用,使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缓解了我国建筑能源的紧缺矛盾,改善了人们生活居住环境,降低了环境污染,推进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讲述了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建筑节能设计和新材料,重点探讨了建筑节能设计与新材料的应用。  【关键词】 建筑节能;设计;新材料;应用  前言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期刊
【摘 要】 在以Ⅳ类围岩为主的沙坪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中,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灵活采用了新奥法一期支护施工,如型钢、钢格栅支撑、型钢附拱、超前管棚等,经时间检验,已满足并超出了设计标准。  【关键词】 围岩;引水隧洞;新奥法;支护施工  新奥法是在利用围岩本身所具有的承载效能的前提下,采用毫秒爆破和光面爆破技术,进行全断面开挖施工,并以形成复合式内外两层衬砌来修建隧道的洞身,即以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依托西安市二级路网G1标高陵鹿苑渭河公路特大桥工程来介绍现场预制50mT梁用C50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过程及要点控制。  【关键词】 混凝土 耐久性 配合比 设计 要点控制  1、概述  由中铁十五局七公司承建的西安市二级路网G1标高陵鹿苑渭河公路特大桥。其中有120片50mT梁的预制任务。所用混凝土为C50泵送混凝土,如何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使其满足桥梁设计的规范要求,对混凝土的
期刊
【摘 要】 建筑承载并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它既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也满足了人们在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尤其是在发展迅速的今天。但实际上,我们却忽略了建筑本身最实质的内容,那就是材料和建造。房屋的设计是发自建筑师内心的,但见之于实体依赖的却是建筑材料和建造工艺。本文以砖这种传统建筑材料为例,简单说明了建筑材料的运用对现代建筑设计与建造的意义与影响。  【关键词】 建筑材料 现代建筑 建造
期刊
【摘 要】 无磁施工时国内新型施工的典型代表,常用于地震台站建设、科研用仪器台桌、观测室和国防、军事等工程领域,玄武岩纤维筋无磁混凝土施工作为无磁施工的一种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利用玄武岩纤维筋优越的抗拉性能代替钢筋,系统的无磁施工理论,各种施工工器具的改进,严格的现场施工管理是玄武岩纤维筋无磁混凝土施工的施工特点,本文主要从施工理论及施工控制措施角度阐述玄武岩纤维筋无磁混凝土施工,希望为今后的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的分析,阐述了该区位于中朝准地台南缘、华熊台缘凹陷、崤山-鲁山拱褶断束的中部的断裂带上;矿体产于中元古界熊耳群许山组地层中,呈似脉状;区内岩层稳定,含金的载体矿物明显,具有良好的找矿标志。  【关键词】 金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宜阳县好贤沟;河南  该区距宜阳县50km,距嵩县37km,距上观乡5km。洛阳至洛宁公路在该区北约9km通过,有简易公路连
期刊
【摘 要】 合理的使用及建设停车基础设施,不仅可以缓解城市动静态交通压力,还有利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本文调查了济南泉城广场及其周边的停车设施建设及使用的状况,指出这一地区停车设施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管理和规划建设的角度,提出了缓解济南市商业中心区“停车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旨在为城市商业中心区停车设施的管理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动静态交通压力,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 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