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世界艾滋病防治的国际性标志

来源 :祝你幸福·知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e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丝带是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的国际性标志,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向会场的上空,支持者们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别在胸前,从此许多关注艾滋病的爱心组织、医疗机构纷纷以红丝带命名。
  红丝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象征着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人们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zhaozhen1996@sina.com
  (编辑:赵真)
其他文献
据《亚洲时报》报道,2003年那场短暂但严重的“非典”的爆发,使中国农村缺乏卫生保健的问题引起公众关注。而之后,禽流感在农村的出现更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加大资金投入以提高卫生医疗条件已不仅仅是农民自己的问题。    贫穷是根源    中国农村卫生体系以资金投入量小和受益程度有限为特征。这与中国城市中质量不断上升的卫生条件形成了鲜明对比。一边,富裕的沿海城市居民享受着高品质的医疗服务,而另一边,大多数
美国左派标兵迈克·摩尔最近又推出了一部新纪录片《Sieko》,批判美国的市场化医疗服务体制,赞美欧式全民公费医疗体系。据说该片在全美各地上映时,赢得了许多观众起立鼓掌。  美国人有理由喜欢这部电影。据统计,美国目前有4600万人(约15%人口)没有医疗保险。很多有医疗保险的人,也总是在与保险公司“斗智斗勇”,因为保险公司总在寻找借口不付病人的医疗费用。《Sieko》正是通过当事人声泪俱下的倾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