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预科直接教学中口译法的运用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aiT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直接教学法,汉语预科教学也将直接教学法置于主导地位。本文对在汉语预科直接教学过程中适当兼用口译法作了初步探讨,认为二者结合的教学方法更接近教学对象的真实水平,有利于汉语预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汉语水平的进步。
  关键词: 汉语预科教学 直接教学法 口译法
  1.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的地位越来越受重视,学习汉语的热潮汹涌澎湃。全世界各地、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怎样学习汉语,学好汉语成了汉语教学探讨的基本话题,尤其是汉语预科教学。究竟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呢?语言教学的方法有交际法、翻译法、功能法等。目前各个高校普遍采用直接法,并明确提出反对使用母语教学,反对使用翻译法教学,那么,口译法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该不该用在直接教学中,口译法对直接法教学是否有辅助作用呢?我立足于此,在汉语预科教学直接教学法占主导地位下,讨论汉语预科教学方法,即直接法与口译法,提出将两种方法适当结合,有利于汉语预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语言教学完善理论准备材料,为优化汉语预科直接教学奠定基础。
  2.直接法简述
  直接法这一术语是作为采用单一语言教学法的统称出现的。它相对于语法翻译法而出现的,代表了传统教学法的转变。19世纪后期造就了一批新型的语言学习者,他们不愿遵循正规的语法教学,也不愿意依照传统方法学习语言。一种新的教学法势在必行,直接法因此应运而生。主要代表人物有贝力兹(M.D.Berlitz)、艾盖尔特(B.Eggert)和帕默(H.E.Palmer)。
  直接法还有自然法、综合直接法等名称,虽各有差异,但同属一类。所谓直接法,就是直接用外语教学,不用学生的母语,也不注重形式语法。它的教学目标是外语口语,基本原理是“幼儿学语”论,仿照幼儿学习母语的自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来设计外语教学过程和基本教学方法。
  直接法主要教学原则有直接联系的原则、以口语为基础的原则、句本位原则、以模仿为主的原则。它的优点是采用物体、图片、手势、多媒体等直观手段,运用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教学,注重语言实践练习,重视口语和语音教学。其缺点是排斥母语的适当运用,这使学生对一些抽象和复杂的概念难以理解,又没有明晰的语法解释,从而导致学生说出的话语语法错误较多。
  3.口译法简述
  口译法,指的是学生用自己的有声语言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方法,它是相对于笔译法而言的,是翻译法中的一种。
  首先,口译法的优点是较灵活,一个词选择不当,可以迅速改变说法,直接找到最合适的词语和最准确地方法;其次,口译法与学生的朗读结合更富有直觉性和感悟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它的缺点是容易使学生对此方法产生依赖,依赖用母语进行转换,这也是为什么不提倡用口译法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学中过于依赖翻译,教师就会觉得如果某一语言点未给学生译成母语,学生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这就忽视了两种语言形式在语义语用方面的等值特征,但一味求助于翻译,势必走上将两种语言机械对比之路。
  本文的口译法指的是一种教学手段,指在教学中采用口译法这个手段,将难以理解的语言点用母语进行阐述,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4.影响汉语预科直接教学实施的问题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新疆带来了发展机遇,要想发展就要提高,教育也是如此。当前,各高校对于第二语言教学普遍采用直接法授课。直接法倡导的口语是交际中最受欢迎的目的语使用形式。课堂上教师营造气氛使学习者在会话中运用新语言,熟悉语音、语调及如何遣词造句,从最常使用的日常习惯表达入手,增强兴趣和自信,学习者自如流畅地使用目的语进行交流,也会促进理解和感悟,将学习者置身于逼真的目的语环境中,使得第二语言学习似母语般自然,顺应语言教学的发展方向。
  然而汉语预科教学中都是一些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文化﹑习惯﹑理解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汉语预科直接教学中采用全汉式的直接法教学遇到了各个方面的问题。例如:
  (1)语言习惯方面
  学习汉语最大的障碍就是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带来的“转译”问题,即把听到的普通话在大脑中“转换”成母语,并经过“过滤”、“选择”才能完全理解,然后进行下一步的思维,他们的思维需要将普通话转换多次。思维中转层次较多,速度较慢,甚至有时出现思维“卡壳”现象,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影响教学效果。
  (2)语序方面
  汉语是开放系统的句式,语序是主谓宾,有些少数民族学生就会因语序不同而将语序错乱,如维吾尔语的语序都是主宾谓,是闭合系统的句式,谓语始终居于句子末尾。部分维吾尔族学生就将汉语的“我打他”说成“我他打了”。
  (3)语音方面
  ①汉语中的某些清辅音读成与之相近的浊辅音。如把“道”的拼音中的“δ”发错。
  ②将汉语中的“7”误发为维吾尔语中的颤音“ρ”。如“肉”。
  ③儿化音的错读。如部分维吾尔族学生把“孩子喜欢小小的鱼儿和花儿”中的“花儿”发成两个音节。但是正确的来说,“花儿”应该是两个词一个音节,这个“花儿”的“儿”只是表示一个卷舌的动作,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
  ④对语气词“啊”的音变不理解而错发语音。如,“这道题应该还有另一种解法,你说是不是啊?”少数民族学生将这个句子中的“啊”读成“α”,这是错误的,而应该读成“ια”。因为语气词“啊”发音时,受前面字的读音的影响,常常发生音变。
  (4)词汇方面
  ①构词法乱用。如他们说“你把书们拿上。”这是错误的。在汉语的词汇中当表示人称的复数时后面要加“们”,但是在表示物体时不能加“们”。
  ②同义词区分不清。如“逝世﹑过世﹑去世”都是关于死亡的说法,究竟何时用哪一个,无法分清。
  ③感情色彩义词的误用。如“赡养﹑养育﹑豢养”这些词的概念义相同,但感情色彩义不同。“豢养”是明显贬义词,有些学生因不明词的感情色彩义导致了把“豢养”当褒义用。   此外,还有一些难以解释清的抽象的词如“细胞”﹑“地雷”等,句子方面的“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误用,以及成语方面的误用,等等。
  影响汉语预科直接教学的影响还有文化、观念﹑思想﹑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和教师语言单一的问题,由于这些因素使汉语预科直接教学受到了阻碍,有时难以进行,影响了汉语预科直接教学的质量。
  5.口译法的补偿作用及二者结合的关系
  直接法从新疆的实际来讲,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确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但是直接法对于有一定汉语基础的人有帮助,对无基础的人效果不大,甚至相反。而且就如上述情况,对于抽象的字词和语法难以解释,用直接法无法让学生理解通透。同样重要的一点是若教师不懂学生的母语,采用直接法教学,那么汉语预科教学的质量会不会有所提高?
  口译法运用方便,无需教具,它能利用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保证学生确切理解知识,避免对知识点理解不准确。如语法讲解,若用汉语直接讲解此语法,想必其效果会不尽如人意。此外,口译法对教师也有所要求,要求教师备课时译出难点,做好准备。讲课时不要直接立即运用,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自主发现解决,无法排解时再运用口译法,不可大量使用,不可经常使用。
  所以口译法在汉语预科直接教学的大方向下,可以适当运用弥补直接法教学中一些不足,帮助解决直接法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是汉语预科直接教学的一种补偿手段。
  直接法与口译法各有利弊,在汉语预科直接教学中单独地只运用直接法或口译法都是不可取的,口译法作为弥补直接教学中一些不足的手段在汉语预科教学中运用,二者到底有什么关系,究竟口译法用多少,直接法用多少,我们不能确定。我个人认为在汉语预科教学中直接法和口译法是递减或递增的关系,即在教学中用大量的直接法可以解决的就不用口译法,少数难解的知识用口译法,相反口译法用多时直接法就相对减少,两种方法结合的量与度是在一个递减或递增的状态中进行。
  6.结语
  在对汉语预科直接教学背景下口译法运用的探讨中,我们的观点是:汉语预科直接教学应尽量用能够使学生听得懂的方式来教学,在采用直接法教学中应适当利用口译法,发挥口译法的补偿作用。同时必须注意,使用口译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在汉语预科直接教学中应尽量排除母语的干扰,避免大量使用口译法,防止对口译法产生依赖,造成反作用。
  参考文献:
  [1]买买提吐尔逊·阿布都拉.试论母语在双语教学中的作用[J].语言与翻译,2006,(3).
  [2]谢新卫.第二语言教学中成语教学探析[J].语言与翻译,2006,(4).
  [3]马德元.汉维对比词汇学[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4.
  [4]李建军.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应引入语素教学[J].语言与翻译,2006,(4).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让·艾赫贝尔.口译须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7]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8]张正东.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物理习题专题化包括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其中一题多变尤为重要.一题多变就是对同一道题多次改变条件或问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聊斋志异》中的悲剧性,多源于时代的创痛和作者的不幸。悲剧性不仅显现在数量颇多的悲剧小说中,也隐现在其余不少结局美好的故事里,呈现出一“显”一“隐”两类不同的悲剧色彩
企业文化着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本文根据企业文化着陆的形式与内涵,阐述企业文化着陆的重要性.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着陆的关系,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效果。
有关离子共存问题在高考试卷中频频出现,仔细研究每年各地的高考试卷,不难发现此类试题的考查方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下面举例分类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掌握此类试题的解法.
进行有机化学复习时,要掌握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只要把官能团的结构分析清楚,就可以从本质上掌握各类有机物的主要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