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多媒体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以它独特的教育方式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文章研究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优点,以及如何在科学教育中正确应用多媒体技术。
  关键词:科学教学;多媒体技术;课堂效率;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6;G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058-01
  多媒体与教育的融合是科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正确、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从而加快教学进程、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多媒体在科学教学中的优势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多媒体逼真、直接的特点来模拟教学情境,是比较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可以把教学内容以新颖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灵活、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情境模拟产生兴趣时,就会集中注意力去学习知识点,探索知识的海洋,并且不断思考,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由浅到深,循环渐进,激发他们潜在的能力,从而学得更加牢固。例如,“植物的一生”一课要求学生对植物从种子的萌发到根、茎、叶、花、果实形态形成的过程有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植物生长发育的这一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植物的呼吸和生命,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能更快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加理性地去了解世界,用科学的眼光去解答生命的意义。
  2. 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深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用语言来执行教学内容,这种方式比较单一、死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管是在实验中还是在基础环节上都处于劣势,学习效率较低。相反,多媒体教学运用科学技术,利用自身优势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科学。例如,在教学“生命之源——水”一文时,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水”主题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了解地球上的每个生物都离不开水,知道是水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和谐、安定充满生命的世界。其次,教师播放那些因为缺少水资源,地面变得干涸,动物失去生命,人们只能在仅有的湖泊中直接取水饮用的图片,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水的重要性,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保护每一滴水。最后,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实际生活中怎样多样化的利用水资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3. 运用多媒体与学生互动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不只是传授科学知识,还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案,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科学课堂上,可以借助多媒体教育平台进行模拟实验、小组辩论等活动,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的引导能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想象力越来越丰富,从而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的每一个科学现象,与所学知识相联系,能提高自身修养。
  二、多媒体的合理应用
  1. 动静结合,扩展思维
  教师应该多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根据教材的知识点的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灵活地将教学内容展现出来,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学习效率。首先,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多方面接收信息,获得更加丰富、生动的感官认知。其次,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的广泛性,进行信息多方面的联系和补充,这样避免了教学知识的片段性,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学习。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扩展性题材和更多的练习,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
  2. 模拟教学实验
  科学是具有较强逻辑性和抽象化的一门学科,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的特点,来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和科学化,将原来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简单、直观,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使他们突破自我,激发自己的无限潜能。例如,在“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地球公转和自转进行现场模拟。首先,用动态图表现出地球的自转方向,让学生身临其境,了解地球开始自转时,太阳射点在不停地移动,昼夜交替,从而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变化。其次,在学生看过昼夜交替后,想象一下四季是如何变化的。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大家相互交流想法,得出结论。最后,教师再播放四季变化的过程,让学生对比一下,和自己想象的场景是否一样,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实践、丰富、灵活、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将教材和信息科学技术相互融合,精准定位教学内容,重视教学重点、难点的讲解方法,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未来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应国标.给科学教学注入生命活力——多媒体介入科学探究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2]蒋鸣飞.多媒体技术在科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符合终身教育理念,对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意义,并从运用“翻转课堂”、强化学习习惯,重视“课堂错误”、激发深度思考等方面研究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习惯;思维能力;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0-0043-01  新时期主流教育思想体现
摘 要:文章主要探讨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实践培训中心在工程实践教学上改革传统模式和在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方式上的一些做法,指出只有深化机械教学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才能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  关键词:工程培训;教学与生产结合;中专学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6-0049-01  机械教学作为中职
摘 要:表演能力对于学生理解作品有着很大的帮助,音乐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文章从模仿训练、增强韵律感,创编舞蹈、启迪创造力,个性展示、提升表现力三个方面研究循序渐进培养学生音乐表演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表演能力;循序渐进;灵活多样  中图分类号:G421;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4-0041-01  音乐教学中的表演能
摘 要:高中历史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打造轻松愉快的课堂。要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用全新的理念、合理的策略、科学的方法来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高效课堂;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1-0075-01  高中历史教师要构建高效的历史课
摘 要:文章从步步为营、强化古诗的诵读体悟,由浅入深、强化古诗的创意理解,举一反三、强化古诗的方法迁移,实践运用、强化古诗的语用实践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四个强化”,来促进古诗词教学整体效益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效益;诵读体悟;创意理解;方法迁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2-0055-01  古诗词是最精炼的语言,
摘 要: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用英语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习惯。文章从听说、多元协作,听读、增强语感,听写、循序渐进三方面,研究如何整合学生的其他技能整体提升英语听力。  关键词:技能;英语听力;整合;提升  中图分类号:G421;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5-0041-01  说到英语,就必不可少的要谈到“听、说、读、写”
摘 要:绘本作为一种以图画为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早期阅读读物,可以促进幼儿认知、情感以及社会性的发展。文章通过两个教学案例的比较,论述如何合理使用绘本开展早期阅读,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关键词:绘本;早期阅读;兴趣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5-0071-01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跨塘中心幼儿园开设了以
摘 要:史料是历史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科资源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课改也强调在历史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掌握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基本技能。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从新课标出发,重视史料,围绕兴趣、思维以及能力发展加强运用,充分挖掘有效信息,为学生课堂学习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历史教学;史料;新课标;兴趣;思维;能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江苏省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江苏 扬州 225000)  摘 要: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获取自主学习的策略、让学生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从而优化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1;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