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表达的新视角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生态说写就是以学生自身的认知需求和思维特点为本位,契合生命个体言语发展规律,在顺应其自然本性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说与写的言语实践活动,从而在自然状态下提升学生的言语智慧。
  一、言语表达的行为生态化
  “批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只有当学生处于情感亢奋之际,自然地引发言语表达的冲动,才能真正促进言语智慧的不断提升。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说写敏锐意识的捕捉与历练,要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点滴变化引发他们的联想与感悟,顺其自然地激发其表达的欲望,水到渠成地进行表情达意。
  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就以樟树为载体,利用其香气永溢、从不招虫的特点,通过借物喻人的写法展现宋庆龄纯洁高尚、一身正气的优秀品质。文本表面写树,实则喻人,物与人之间的内在相似思维是成就这篇文本的写作基础。于是,教师以这篇课文为范例,引导学生依据现实生活的事物为基础,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对人的关注。在这样的案例中,教师依据文本的构思特点和写作逻辑,以学生认知文本的思维为起点,顺势延伸,拓展联想,将学生由关注阅读向关注写作迈进,整个过程自然巧妙,水到渠成。
  二、言语表达的内容生态化
  儿童习作无外乎关注两个问题:写什么和怎么写。其中“写什么”指向说写内容,是习作的首要问题。
  首先,指向生活的说写。生活是生命个体的环境,生活的丰富多彩为学生说写提供了直接且取之不尽的话题资源。因此,教师既要认真生活,更要关注生活,通过说写形式的记录,实现自主而有个性的生活,同时运用说写的方式将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拓展放大、概括提炼,从而促进说写方式的生态化。
  其次,指向交际的说写。习作表达中的说写,其本质在于交流。根据不同的交流对象和交流目的,说写的方式和策略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基于交流下的说写内容应该更多侧重于真实性、互动性、拓展性。如在教学《我的自画像》一课时,教师就创设交流情境:“老师是刚刚接班,对大家还不熟悉,你能用文字介绍一下自己吗?”“怎么才能介绍自己的特点,让老师一下子就记住自己呢?”如此,学生的习作就不再是一项机械硬性的任务,而是表达交流的内在需要,写作才能迸发出应有的意义。
  最后,指向心灵的说写。很多学生不会写作文,其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其作文技巧的缺乏,更多的是心灵感知能力不够敏锐。只有获取丰盈的体验认知、丰满的精神素材,说写表达才能做到情感真挚、语言感人。在习作教学逐渐淡化写作技巧的理念下,唯有细化学生的心灵感知,才能真正促进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例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有关亲情的习作时,让学生先写上三个与自己生命最紧密的名字,然后通过引导和渲染,让学生逐步划去两个。整个去除的过程,就是学生搜索回忆、体验认知的过程,教师没有进行过多的写作技法的传授,但学生的心灵在激越,表达出来的意味真挚感人,取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言语表达的过程生态化
  说写能力的提升是个漫长过程,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
  首先,依循言语生成的规律。如生命个体的语言表达体系深受其情愫与思想的影响,教师要深入把握其内在联系,理清语言表达体系的内在规律,理清口头表达、心理质态以及书面语言的转化规律。学生习作讲究的是亲切自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口语表达的特点,将必要的口语引入书面习作,丰富习作表达的内容,提升书面语言表达的节奏与韵律,促进学生言语智慧的提升。
  其次,尊重生命成长的规律。小学阶段是学生生命成长、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各个不同的阶段,其心理认知水平也完全不同。原生态说写能力的培养就要根据其不同阶段的特点,构建不同的说写内容。如低年级学生喜欢诵读童谣诗歌,教师可以选用“日有所诵”的内容滋养学生的诗性,并积极创建相应的实践平台,让学生进行童诗的创作,熏陶学生形成语言的美感,提升言语智慧;中年级学生思维认知尚处于形象直观阶段,教师可以引入绘本阅读,并在绘本故事的表达中复述故事,创编绘本;而对高年级学生,可以将学生的关注力引向广阔的生活世界,学会从鲜活的事例中捕捉核心要素,细致描述,提升言语表达能力。
  最后,遵循习作教学的规律。植树节,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在校园中植树,但学生却被一只昆虫吸引了眼球,一堂已经设计好的习作指导课泡汤了。教师转念一想,既然学生对昆虫如此感兴趣,习作指导为什么不能从这里下手呢?于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到观察、捕捉昆虫的行列中去。之后的习作,有的以“我”的视角展现了一只昆虫的悲惨遭遇,有的以说明方法介绍了昆虫的形态特点,有的从昆虫逃生的坚韧中悟出人生的哲理……与学生一起,尊重他们的认知,他们的习作也可以如此灵动。
  概言之,原生态的说写是学生表达的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姿态。只有在这种姿态下,学生的言语生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生长。
其他文献
科技发展迅速的当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物理学科是一门极具逻辑性及抽象性的学科,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形成及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如何学好该学科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
期刊
就目前学术界的普遍认识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较差已经是一个带有共识性的问题了.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本文中,笔者将对大学生思想政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作为大一新生,经过了高度紧张的高考,进入大学校园后多少都有些不适应。离开了父母,耳边少了父母的叮嘱;进入了大学,新的学习方式还未习惯。没有了高中的高压式学习,也没有了高考的
[摘 要] 情景化的英语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把枯燥的语言现象在情景环境中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任务和内容,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景或模拟的情景中更好地组织思维,理解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触景生情,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从而促进培养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因此,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情景中去感知、 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期达到真正掌握
人生就像是攀登阶梯,阅读教学也是如此。教学流程就像是教师为学生精心设置的阶梯,引领学生凭借自身的努力不断跳跃攀高。因此,一节好的阅读教学课,并不只是看学生如何表现出了怎样的精彩,更要清晰地看到学生在这一节课中成长的轨迹,即由教师引领逐渐走入佳境的过程。  一、检测摸查让学生显露不足,教学落在起点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有过“三不讲”原则:学生能自己直接读懂的不讲,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读懂的不讲,教
汉语作为母语,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而且是在其中积淀了民族的的睿智、民族的的文化和民族的精神的特殊载体,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教材是人文教育的的载体,语文教学必须关注人文精
本文通过对京粤两地六位知名文学研究者关于媒介报道的个案访谈,从学者与传媒的关系,中国文化对现代传媒的影响,新闻报道的近现代比较,传媒的政治性与公共性等几个方面反映了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众文化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已经成长为与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大众文化包括影
生物学的预习具有学科特殊性,认为预习应定位在对新认知学习所需的知识基础、经历等先前经验的获取和完善上,并作了例析。同时,从预习的指向和要求、积极评价和对预习的及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