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探月与科幻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zheng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想象月球的历史


  人类在观测月球时,也对月球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而在古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的名字是塞勒涅,她是泰坦巨神许配里翁的女儿,乘坐一辆由两匹神马拉动的月车在夜空中飞驰,在黎明来临的时候消失于海洋中。
  古罗马时代的普鲁塔克在《论月面》一书中探讨了月球的结构和组成,他认为月球乃是天与地之间的中转站,人死后,灵魂根据自身的属性在那里分解和改造,有的重返地球,有的留在那里,有的升入更高的星空。月球世界因此成了地上世界的延伸。古罗马时代讽刺作家琉善在他的小说《真实故事》中,描绘了一个更富有想象力的月球世界。在希腊神话中本来是月神爱侣的恩底弥翁成了月球王,他为了金星和太阳王国发起了战争。在月球王国,25岁以上的男人做丈夫,25岁以下的男人做妻子,胎儿是怀在腿肚子里的,孕期满了剖开腿肚子就可以生孩子。
  而在中国唐代,《酉阳杂俎》一书中则记载了另一个奇特的故事。故事说的是,唐文宗大和年间,郑仁本的表弟和王秀才漫游中岳嵩山,遇到一个穿白衣的月球人,这个月球人告诉他们,月球是由七宝合成的,月球不是光盘而是圆球,月球上明亮的地方是因为太阳照到月亮凸起的地方显现的。
  这些都是古代关于月球的精彩描写。而随着科幻小说的诞生,描绘月球的故事更是层出不穷。
  在科幻小说诞生之前,1638年,英国人戈德温的《月中人》出版,主人公利用野天鹅飞到了月球。1657年,法国人西拉诺·德·贝热拉克创作了《月亮帝国滑稽故事》,主人公的登月方式让人捧腹,第一次是全身绑着盛满露水的玻璃杯,第二次是用以爆竹作为推进装置的飞行器。

  而到了科幻小说诞生之后,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凡尔纳创作了《从地球到月球》和《环月旅行》。虽然小说中的美国人是用大炮将炮弹发射到月球上,但炮弹登月的人数和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月时宇宙飞船里的人数是一样的,炮弹飞行的速度也是近似的,包括炮弹在月球的降落地点和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地点也是非常接近。而且,小说中的炮弹的发射地休斯敦,现在也是美国重要的宇航基地。而这些都是因为凡尔纳前期做了很多的研究,才在小说中做出了精彩的预言。
  就在同时代,英国科幻小说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也创作了一部关于月球的作品——《首先登上月球的人们》。在这部小说中,科学家凯沃与至交贝德福德乘坐一种可以摆脱万有引力的物质制作的球体登上了月球,在月球探险中,他们发现了月球人。月球人有很多类型,数学家的大脑不断长大而肢体萎缩,喝道开路的月球人长着喇叭形的脸,跑路迅速的信差长着像蜘蛛般的长腿,月球警察是月球上最强壮的生物。而在所有人之上的月球王,长着一双发光的精灵般的小眼,大球一般的脑袋需要仆从来扶持。这种脑袋庞大、肢体萎缩的形象,逐渐变成了外星人的经典形象。
  而中国真正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也是关于月球的,这就是1904年荒江钓叟创作的《月球殖民地小说》。新中国第一部科幻小说是张然的《梦游太阳系》,小说的前5章写的就是有关月球的部分。另外,也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第一部科幻小说是郑文光的《第二个月亮》,那也是一部与月球有关的科幻小说。
  因为月球抬头可见却又不可接触,所以关于月球想象的科幻小说非常多。比如,罗伯特·海因莱因的《严厉的月亮》就假借月球人反抗地球人的统治,隐喻了美国的独立战争。阿瑟·克拉克的《月海沉船》,讲述了一群在月球旅游的游客遇险受困的故事。《火星救援》的作者安迪·威尔又创作了《月球城市》,说了一个在月球上送快递的故事。而在2020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的《月球旅店》,则是由中国空间研究院的吴季研究员创作,他通过倒叙的方式回忆了中国登月的艰辛。
  除了科幻小说,科幻电影也能很好地展示我们对月球的想象。早在无声电影时代,乔治·梅里爱就根据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拍摄了《月球之旅》。而威尔斯的《首先登上月球的人们》,也分别在1964年和2010年被改编成电影。此外,斯坦利·库布里克根据阿瑟·克拉克同名小说制作的《2001太空漫游》里,也有月球探险的经典场景。2011年上映的《变形金刚3》则以科幻电影的形式,展现了一则流传已久的传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月时说的第一句话,是“这些东西大得惊人,天哪!简直难以置信,我要告诉你们,这里有其他宇宙飞船,它们排列在火山口的另一侧,他们在月球上,他们正注视着我们……”当然,最精彩的一部月球科幻电影,莫过于2009年的《月球》。这部电影不仅研究了在月球上采集矿产的可能性,更探讨了克隆人的伦理问题。

人类登月的历史


  随着人类对月球的想象不断增多,人们还是更想登上月球、触摸真实的月球。人类登月的进步,是伴随着二战之后美苏争霸脚步不断延伸的。
  20世纪50年代,冷战拉开了帷幕,登月因为技术相对可行,便成了美苏争霸展现实力的最佳方式。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走在了美国前列。不甘示弱的美国便将太空竞争的视野放到了月球,在1958年8月17日首次发射“先驱者0号”探月卫星,可惜卫星才升空77秒便因运载火箭第一级爆炸而发射失败。1959年1月2日,苏联发射了“月球1号”,这是第一个飞越月球的航天器。当年,“月球2号”成功发射并在9月14日首次撞击月球,成为第一个到达地球以外天体的航天器。当年10月4日,苏联又成功发射了“月球3号”,并成功拍摄传回了第一批月球背面照片。1966年2月3日,苏联“月球9号”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成为第一个在月球软着陆的航天器。1966年4月,“月球10号”成功实现绕月飞行,成为第一个进入月球轨道飞行的航天器。
其他文献
阿拉伯弯刀  1770年,英国詹姆斯·库克船长完成环游世界的航行回到英格兰,他带回了一件澳大利亚当地土著使用的“原始木剑”,认为这是当地人的重要狩猎和作战武器,并将其作为一件新奇的战利品带回英国。与他同行的植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也把这种接近半圆形的弯曲木制片状工具描述成类似“阿拉伯弯刀”似的武器。这些早期的探险者都认为自己发现了“原始弯刀”,但实际上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发现了什么。  直到1802年
近年来,吉林省东辽县在年轻干部的选拔、培育、管理和使用过程中,以基层一线实践锻炼为导向,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通过建立制度、完善政策、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创新载体等有效举措,精心实施“年轻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着力提升年轻干部“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综合能力,努力实现年轻干部“招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上得来”“流得动”,全面激发年轻干部队伍履职尽责、服务东辽振
全国人大代表、中部戰区空军某指挥所参谋长 刘文力——  世界并不太平,硝煙并未走远。  作为军人,我们坚决听党指挥、看齐追随,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持续把改革强军的政治热情转化为练兵备战的动力,按照“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要求,扎实地推动实战化训练落地生根,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我们将强化联合制胜、无联不胜理念,大力开展“学习对手、研究对手、战胜对手”活动,深入学习掌握远程机动、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着“活化石”之称,它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册页或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它肇始于1300年前的中国,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承载了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也是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2009年,以扬州为代表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八年级下册英语《Keep the CandleBurning》一文中,是通过蜡烛燃烧的小实验,证明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5。而和英语课本的讲解不同,化学课本是通过红磷燃烧来证明的——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使瓶内水面上升。而蜡烛燃烧生成的是气态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瓶内压强能减小吗?水面能上升吗?我很疑惑,同学们也都很纳闷儿。会不会是英语课本弄错了呢?还是另有奥
“主任,快回来,那个双胞胎的肝炎产妇宫缩无力大出血……”正在外院检查工作的妇产科刘敏主任电话没听完,就急火火地往医院赶。  52岁的产妇邵某来自浙江,2005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过试管婴儿技术成功怀孕,然而当她怀孕27周时胎儿流产了。今年她再次在北医三院经过试管婴儿技术怀孕成功,而且是双胎。邵女士在怀孕21周时便开始住院保胎。  8月28日上午9:00,经历了十月怀胎痛苦的邵女士被推进手术室,接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保障。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江苏农牧学院”)作为农业高职院校的排头兵,与东台、昆山等地农广校合作,围绕地方农业主导产业,创新实践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协同培育高素质农民模式,探索出一条培育高素质农民的新路径,为地方农业产业发展培养了一批生产经营能力优、科学文化
逃过死亡暗礁    12月7日8点,邓肯号游船又出发了。离开的第6天,爵士突然发现信件上有个矛盾:“船长的最后消息是1862年5月30日自卡亚俄发出的,怎么离开秘鲁只8天,6月7日便进入印度洋了?”“对,通常要1个月呢。”船长说。  巴加内尔愣了一下,耸耸肩,然后掏出那封信件,说:“那么,我看不是‘7日’,应该是‘17日’或者’27日’。”  “对!真聪明!”海伦夫人带头支持,大家都十分满意。  
准备材料    厚棉手套1付、铝质空易拉罐1个、宽胶带1卷、酒精灯或其他加热装置、冷水1杯、托盘1个。    动动脑筋:  1.罐子中灌水量的多少,会不会影响到扁罐实验的效果?  2.生活中,与实验原理一样的应用有哪些?    易拉罐自动“瘦身”羊 羊    放在桌上的易拉罐,没有人去碰它,它会自行扁掉?这是哪一派的功夫呢?只要学会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利用大气压力,你也可以拿个易拉罐来试试!  
江苏省滨海中学高一(1)班 蒋颍溢  我们进房间都要换拖鞋,如果拜访别人家,有可能换上的拖鞋不合脚,或者因为自己的脚有异味而尴尬无比。冬天的时候,换穿拖鞋还很冷。所以我就对鞋子动脑筋,设计了一种兔换鞋(如右图)。  兔换鞋的鞋底有两层,薄薄的内层连着鞋帮,外层厚实耐磨,用暗藏的拉链与鞋帮相连。进入房间时,只要拉开拉链,外层鞋底就会分离开来,放在外面,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容地走进室内了,简单、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