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到七十年代的两次西北开发述论

来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ebi3807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西北的开发建设,始终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西北出现了两次经济开发的高潮.第一次是50年代以"一五"计划为中心的新工业基地建设,第二次是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进行的三线建设.这两次经济开发以"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规律,在强调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部门平衡的同时,贯穿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导思想--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两次西北开发成就斐然,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他文献
中唐诗人王建的百余首<宫词>,就内容而言,具有客观批判精神,包含一定的隐喻意义,就形式而言,作了用七绝组诗叙写宫庭生活这同一题材的尝试,风格独特,表现手法高妙,因之,具有
使用QG系列焊条对水泥卧辊磨辊身进行耐磨堆焊修复,由于母材和焊条的碳当量较高,故需在焊前进行合理的预热并在焊后进行缓冷。根据母材和焊条碳当量选择了200℃、300℃和400oC
利用等离子熔凝技术,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在硼铸铁基体上进行熔凝硬化处理。借助于金相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分析了硬化层的显微组织,采用显微硬度计测试了硬
“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是目前高校“两课”教师普遍关注的焦点。以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对天水师范学院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态度、兴趣、精力投入等方面存在着影响“两课
介绍了高等学校国际化焊接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将“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与本科生的培养方案有机结合,探索了在校本科生进行“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教学模式。这一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