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阿城区:农远工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里程碑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ro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城区现有中小学163所,有3/4的学校在农村。校际间教育发展不均衡。2005年,黑龙江省启动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阿城是首批受益地区。
  
  ● 行政促进,科学管理,高效运营
  
  为充分发挥农远工程的作用,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农远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及应用,给予财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1.加强领导,实行层级管理
  建立区、乡(镇)、校三级管理机构。行政、教研、科研齐抓共管,层层负责。例如,区教育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农远工程领导小组和信息技术教育科,负责统筹规划、检查指导、管理评估;区教师进修学校成立了远程教育部,负责技术培训、教学应用及资源开发等工作等。
  2.建章立制,实行规范管理
  区教育局先后下发了《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设备管理实施意见》、《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实施方案》等文件,把设备管理、资源应用列入政府教育督导内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应用列入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每年对表现突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在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下,各学校分别制定了设备日常管理、使用、维修保养、资源下载、应用、考核、培训、教研等几十项制度,使信息技术的管理应用达到了制度化、规范化。
  3.加大投入,保障工程效益
  2005年,阿城区教育局继续投入专项资金727.8万元,按照“三优先”原则进行农远工程建设。“三优先”原则即:偏远学校优先,基础差学校优先,薄弱学校优先。如新华中学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中学,2005年11月即按“农远模式三”建成了项目学校。2007年4月,新华乡中心校自筹资金15万元对原有农远工程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实现了光纤接入、网络平台、“班班通”、“室室通”,在每个教室都可以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直接访问学校农远资源库和区农远资源库以及其他资源网站。至2009年,全区所有农村学校均建成了远程教育项目学校。教育局还为各校配齐了网管员、信息技术课教师等。在信息技术教育条件、设施上,农村学校已经完全同城区学校拉齐,并且设备大都比城区学校先进,做到了信息技术、远程教育资源天天利用、班班在用、人人会用,实现了农远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 强化培训,提高技能
  
  组织教师全员培训、提高技能是落实信息技术教育面向学生、走进课堂、应用教学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证。
  组织专业人员培训。在农远工程建设期间,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建立了区、乡、校三支技术人员队伍,采取边安装边学习边服务的方法,全程跟踪培训,初步掌握了各种设备的使用及安装技能。之后,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通过现场培训、集中分期办班培训、网上培训等方式,组织全区网管员和信息技术课教师全员参加了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和设备维护的培训。一支懂技术、会维护、能指导的专业技术队伍已经形成。
  开展教师全员培训。为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阿城区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共举办了16期“阿城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班”,开设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远程资源二次开发、Flash课件制作、音视频资源编辑、网络教研等专题。每一轮培训之后,都会进行相应的信息技术统一考试。教育局把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列入区继续教育计划,把教师参加培训的绩效与教师评优、晋级、评骨干及岗位竞聘相挂钩,有效提高了广大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取得了明显成效。
  
  ● 整合资源,网上教研,科研引领
  
  1.组建资源库
  虽然政府为农村学校搭建了农远的硬件平台,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适合农村学校教学,在应用中还存在所提供资源与我们使用的教材版本不配套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教研员及各学科骨干教师700余人将现有资源进行了筛选、加工、二次开发,并选取区优秀教师原创资源填充空白,建立了区级远程教育资源库。新整合的远程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设计、优秀课件、音像素材、文本素材、动画素材、说课材料、精品课例、题库等几乎所有教学辅助资源,做到了无空白教材(不同版本)、无空白章节、无空白学科。为方便教师资源搜索、应用,组建了阿城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综合网,共设资源库等十大板块,为一线教师提供资源服务,为农远工程的开展提供交流平台和宣传窗口。这也是阿城区在本省市率先建成的远程教育网。
  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为农村教师们的教学和孩子们的学习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不仅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也弥补了农村学校因缺少教学器材而使学生无法直观演示、动手实验的不足;不仅实现了城乡孩子学习上的平等,也缩短了城乡教学质量上的差距。
  2.开展网上教研
  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和远程教育资源,采用三网(天网、地网、人网)合一的办法,构建了阿城区独具特色的网络教研联盟。具体措施是用“天网”(卫星)接收资源,由“地网”搭建“基站式”网络平台,将各点教师联结起来,形成“人网”,共同研讨交流。经过5年的实践,形成了7种常规性的网上教研模式,即开放式教研、区域式教研、案例式教研、引领式教研、互助式教研、同步式教研、在线式教研。如互助式教研,这是一种城乡结对、互助提高的教研活动。区教研员根据区域分布和学科教师情况,组成城乡互助式教研团队,一个团队有三至四所农村学校的教师(同学科同年级)、一所城区学校的骨干教师。在城区学校骨干教师的统筹规划下,定课题、定期、定时在网上以骨干教师为主导开展备课、说课等课前研讨活动,研讨成熟后走出网络到课堂进行实践(一人实践,其他成员观摩),然后再回到网络进行反思研讨、改进完善。这样的教研活动不仅解决了城乡教师因时间、地域上的限制所造成的困难,还以强带弱提高了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骨干教师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实施科研引领
  阿城区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教师自己开发的远程教育资源和优秀成果为基础,把教育和管理中的问题不断转化成课题,进行攻坚破难。目前申报并立项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管理及应用模式的研究》等课题,并已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应用抗雄激素与双侧睾丸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至我院收治的失去根治手术机会的86例前列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常
宋元小说家话本的“娱心”功能借助故作惊人之笔,使砌、韵文的插入等手段得以呈现;“劝惩”功能则表现在提倡忠孝信义,宣扬善恶有报以及佛道二教的出家修行思想,甚至超越了封建伦
【正】 郑晓沧先生(1892~1979),又名宗海,浙江海宁人。1914年清华大学毕业,赴美留学。原打算学习文学,受当时"教育救国论"思想影响,感到教育才是救国的根本要图,于是改攻教育,
目的探讨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诊断治疗时,使用CT检测以及核磁共振检测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