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痒石等

来源 :科普童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四川省石柱县新乐乡的拗石湾,有一块奇怪的石头,它由两块上下相连、高高耸立的巨石组成。上下相连的两块巨石构成了一个燕尾状,上面一块4立方米,下面一块大约5立方米,它们衔接的地方有一米宽。即使是五六个人一起想摇动它,它都纹丝不动,但只要一个手指按住上面石块的小眼,石块便左右摇晃并发出“笑声”,石头的神秘之笑,让人们感到奇怪。
  石头为什么会笑呢?这个当然要用科学来解释。
  石头的摩擦力比较大,加上这块又是巨石,想要挪动它非常不容易。然而,这两块连接在一起的石头的接口处,有一个长条形的接触面,这就是怕痒石的奥秘所在,是力矩和力臂的关系在作怪。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怕痒石怕痒会动,那是因为人们刚好动到了怕痒石的“支点”上。
  
  避风亭
  
  山东蓬莱的丹崖山上有个蓬莱阁,它的西侧有一个避风亭,是明朝正德八年修建的。古人最初修这个亭子是为了观看海市蜃楼,所以又叫“海市亭”。避风亭是一座比较奇特的建筑物,它建在悬崖绝壁上,面对大海,坐北朝南,三面没有窗户,只有朝向大海的那一面开有窗户。
  避风亭的奇怪之处在于,不管外面刮什么风,风力多大,在亭内可以听到外面海风呼呼,而亭子里面却丝毫感觉不到有风。许多游客来到这里,都要兴致勃勃地体验一番。外面狂风阵阵,游客即使是在亭子里点蜡烛,蜡烛的火苗也不会有丝毫晃动。人们对此赞不绝口,却找不出其中的原因。
其他文献
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哥罗东北部的麦坦纳加山谷和苏联毗(pí)邻太平洋的库页岛,是两个神奇的地方。那里的蔬菜长得硕大异常:土豆如篮球,白萝卜超过20千克,红萝卜有20厘米粗、约35厘米长,一颗卷心菜重达30千克,豌豆和大豆会长到2米高,牧草也可以没过骑马者的头顶。  有人怀疑这是一些特殊品种的蔬菜,但经考察研究,都是一些普通蔬菜。要是不信,将外地的蔬菜籽拿去,只要经过几代繁衍,也会在那里变得出奇地高大。
在大一还是大二一堂关于“领导力”的课上,教授突然开始大谈小说的意义。  在座的大都是学校里最野心勃勃的学生,入学不久就挤进这个特殊的班级,列好接下去两年、五年乃至二十年的人生规划。有的打算去选学生会主席,有的开始备考法学院或医学院,不止一个人相信自己可以成为美国总统。  几乎没有人主修英语文学。教授本人虽然一度是个狄更斯学者,但也早在行政职务中褪去了书卷气。他最得意的门生是写好莱坞商业片的乔纳森·
海洋中的天才歌手    要比比动物的演唱本领,这座头鲸可是海洋中的天才歌手。它们会用尖啸、呜咽、低吟等声音,组合成结构复杂,有节拍,有音阶长短的乐音。20世纪60年代,著名嬉皮士歌手朱迪科林斯就曾与座头鲸一起歌唱, 使“自然音乐”风靡一时呢。  你知道吗?世界各地的座头鲸的“歌声”是息息相通的,是它们的祖先代代相传下来的。但座头鲸为什么这样沉迷于音乐?是“求爱”的呼唤,还是一种警号,告诉同类保持距
“丁零零……”放学了。  “三组的同学留下来做扫除!”劳动委员易木布置了任务。这时,小D若无其事地背起书包,旁若无人地向教室门口走去。易木一把揪住他,冷冷地说:“小子,想逃?没门!”小D马上说:“大哥,我头痛,能提前回家吗?”他边说边捂着肚子。易木见了,便质问他:“你头疼,那你为什么捂着肚子呢?”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小D立刻狡辩起来:“哎呀,你看我一紧张,都不知道哪儿疼了。”说着,还故意笑了笑。“
探索微生物世界的奥秘    1892年12月27日是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的70岁寿辰。在这一天,上至国家元首,下到各界平民百姓,都来为他祝寿,以表达他们的敬仰与感激之情。巴斯德是怎样的一位科学家呢?人们为何会对他如此崇敬呢?    发现致病的细菌  大家都知道,法国是一个盛产葡萄酒的国家,可在酿酒的过程中,葡萄酒经常会发酸、变质。1856年,里尔一家有着50年历史的酒厂因此快要倒闭了。焦
一株植物,除非有人移动,否则一辈子都在一个地方“定居”,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你们知道吗?世界上确实有一些能够“行走”的植物。  有一种名叫苏醒树的植物。这种植物在水分充足的地方能够安心生长,非常茂盛,一旦干旱缺水时,它的树根就会从土中“抽”出来,卷成一个球体。一起风便把它吹走,只要吹到有水的地方,苏醒树就将卷曲的树根重新伸展开来,插入土中,开始新的生活。  在南美洲秘鲁的沙漠地区,生长着另一种会
在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仍有一部分人终身被一些相当罕见和古怪的疾病折磨着,这些疾病让全世界的医学专家们都困惑不已,甚至,有些疾病直到最近才有了正式的名字。    不眠症:男童永远无法睡觉  大多数噩梦总是和睡眠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如果一个人永远都无法进入睡眠状态,那才是一个真正的噩梦。这样的“怪病”就发生在美国5岁男童里特·兰伯的身上,他几乎一天24小时都处于清醒状态,永远无法进入睡眠状态。  兰伯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可是,瞧!贪玩的我们仍旧与老师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游击战。    一、悠悠球战    一堂漫长的语文复习课终于结束了,我们目送着老师夹着一叠考试卷走进了办公室。  “耶!解放啰!”我们纷纷从口袋中掏出了我们的秘密武器——悠悠球,来到了教室的走廊开始了一场“擂台赛”。“瞧我的UFO!于超说着,手一抖,悠悠球向斜对面飞去,到了半空却像UFO一样在空中盘旋着。“耶!真棒!”  “瞧我更厉
春天来了,尽管寒冬的尾巴不时地发威,可是人们还是迫不及待地纷纷甩掉了厚厚的棉袄,笨重的皮靴,带着各式各样的风筝,到广场上来放飞自己的快乐与梦想。  萱萱是个乡下的孩子,来城里好久了,她静静地坐在长椅上,看着五颜六色的风筝出神。  城里的风筝品种可真多呀,颜色也很鲜亮,什么燕子啦、金鱼啦、蝴蝶啦、蜈蚣啦……不像在乡下,乡里孩子们的风筝是清一色的白。到了春天,孩子们就会削上几根细竹丝,糊上一张大大的白
当前,基于硅基半导体的微納电子技术正在逼近其物理尺寸极限,碳基器件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替代现有硅基技术器件的未来信息器件。如何制备具有原子级精度的全碳电子器件,是碳基芯片领域发展的瓶颈。近日,厦门大学洪文晶教授、谢素原教授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柯林·兰伯特院士团队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制备了以单个富勒烯分子为核心单元、石墨烯为电极的全碳电子器件。这对于全碳电子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制备的全碳电子器件,有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