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是一门可以让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科,一般是在初中阶段才开始接触。正是因为物理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所以,初中教学活动的实验教学法显得特别重要。传统形式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新时期学生对于物理学科学习的需求。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出实验教法的优势,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锻炼其创新思维,进而不断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 初中 物理教学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26-01
初中阶段的教学不仅仅有语文、数学、英语这三大主科,还有其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学科,物理就是其中之一,这门学科进入初二阶段才刚刚接触,对于初中生来说还比较陌生,接触到这门学科后,渐渐地了解到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自然事物规律,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这门学科的学习也存在一定困难。基于这样的原因,很多物理教师开始重视实验教法的运用,意在提升初中生学习兴趣,进而不断提升实际教学质量。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一)物理教学缺少实验环节
从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状态去看,理论性教学取得的效果很好,但是没能将物理实验和理论教学融合在一起。两种形式的教学总是处于分离的状态,这对于物理教学的整体效果积极作用较小。物理教师应用的实验比较少,不利于初中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
(二)验证性实验较多
物理实验有验证性的,也有探究性,想要更好地培养初中生思维能力,就需要运用更多探究性实验,但是从当前状态去看,教师在课堂上融合的探究性实验较少,验证性较多,初中生探索较少,不利于培养其探索精神。
二、實验教法应用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积极作用
(一)激发初中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活动中,采用实验教法后,就可以将物理知识的抽象内容转变成直观、容易观察的物理实验,这对于初中生来说就可以更加充分地理解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另外,实验的形式,比传统的死记硬背更具活力,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也就极大地激发了其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比如,初中阶段的物理,有很大一个比例的知识是电路,刚刚接触这方面知识的初中生来说,这还比较陌生,因此,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对于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做一个简单地实验,然后让初中生们观察这两者的不同点,然后整理总结初中生说出的异同点,这样的过程中,初中生参与到了实验中,有一定的主动权,进而对物理学习更加感兴趣,还能强化其对知识的理解,教师收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锻炼初中生思维能力
在物理课程的教学中,不能单纯传授给学生书本知识,还要培养其思维能力,比如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未来全方位发展,更为其步入高中殿堂打下基础。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初中生布置一些作业,让其自己动脑动手设计一些实验,将本节课程要学习的内容表现出来,然后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将会自己的实验展示给其他学生,初中生相互交流,促进其对物理知识深入理解,另一方面,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初中生需要在学习的以前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脑力,设计出一个较为完整的物理实验,实验过程中,找出了关于这个知识点的规律,锻炼了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比如,在声传播课程中,教师让初中生自行设计一个简单地实验,并且是只能在教室中进行的实验,初中生就会考虑需要那些传声的介质,怎样才能将实验表达的内容更完美地展现出来,一边思考一边动手操作,整个过程教室可以为其指明方向,引导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进而更好地完成实验,整个过程教师和学生有着良好的沟通,并且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开展教学活动,同时锻炼初中生的思维能力。
(三)有利于形成良好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的进行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物理教师想要更加有效传授给学生知识,就更加需要一个良好教学氛围。因此,实验教法就显示出了其重要意义,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因此,其二者可以更有效地交流沟通,营造出和谐教学氛围,初中生更愿意在这种氛围下学习。教师受到学生更多尊重,教师给予学生更多关爱,促使学生树立更多信心,更愿意参与教学活动,表现的更加积极,这种状态下开展的教学才会得到更多收获。
三、实验教学法应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从教学实际内容出发选择实验方法
物理课程中有着不同的实验方法,通常分成了验证性质的实验和探究性质的试验,所以,教师实践活动中,必须要选择合适实验教法,不能想到什么就使用什么,必须从教学实际内容出发,选择出适合本堂课程的实验方法。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地备课,进而可以在课堂上将实验教法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另外,还应该看此课程是否适合运用实验教法,然后在使用合适的实验教法。
(二)做好课程的安排和规划
物理课程应用实验教法必须重视各个课程的安排和规划,对于整堂课程教师又能有效地掌控,不能因为实验的存在,失去课堂真正的意义。比如,在一节需要学生自行实施实验的课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要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指导初中生进行创新性实验,重视对初中生思维做有效地点拨,并不是全部代替其进行实验,这样实验教学意义就不存在了。实验前,为其详细讲解实验的原理,对于这些内容有了详细地了解和掌握后,其自行进行实验时才能更加顺利,进而有效地进行实验,并不是无目的实验,最后没有收获到什么,这就没有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做好课程具体安排和规划。
(三)基于初中生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开展实验
实验教法应该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并且可以掌握,因此,运用何种实验一定要保证符合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教师可为其创造出一个实验的情境,并将实验讲解给其听,激发其兴趣,并能让其更有效地开始实验。比如电路学习中的实验,本来电路就是一个摸不着的概念,教师就需要运用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形式进行实验,选择的实验物品要具有生活性,选择一些小彩灯和开关,分别进行串联和并联。教师就不要选择那些难以理解的连接方式,典型连接方式让学生理解串并联的异同点就可以,初中更能接受,并深入理解电路的相关知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现状去看,急需运用一些创新教学方法,而实验教法就比较优势,其能激发初中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进而锻炼初中生思维能力,同时有利于形成良好师生关系,最终提升了物理教学的整体效用。
参考文献:
[J]王娟娟.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85-85.
[J]陈煦佶.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138-138.
[J]张国志.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运用[J].神州,2017(15):71-71.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 初中 物理教学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26-01
初中阶段的教学不仅仅有语文、数学、英语这三大主科,还有其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学科,物理就是其中之一,这门学科进入初二阶段才刚刚接触,对于初中生来说还比较陌生,接触到这门学科后,渐渐地了解到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自然事物规律,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这门学科的学习也存在一定困难。基于这样的原因,很多物理教师开始重视实验教法的运用,意在提升初中生学习兴趣,进而不断提升实际教学质量。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一)物理教学缺少实验环节
从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状态去看,理论性教学取得的效果很好,但是没能将物理实验和理论教学融合在一起。两种形式的教学总是处于分离的状态,这对于物理教学的整体效果积极作用较小。物理教师应用的实验比较少,不利于初中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
(二)验证性实验较多
物理实验有验证性的,也有探究性,想要更好地培养初中生思维能力,就需要运用更多探究性实验,但是从当前状态去看,教师在课堂上融合的探究性实验较少,验证性较多,初中生探索较少,不利于培养其探索精神。
二、實验教法应用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积极作用
(一)激发初中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活动中,采用实验教法后,就可以将物理知识的抽象内容转变成直观、容易观察的物理实验,这对于初中生来说就可以更加充分地理解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另外,实验的形式,比传统的死记硬背更具活力,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也就极大地激发了其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比如,初中阶段的物理,有很大一个比例的知识是电路,刚刚接触这方面知识的初中生来说,这还比较陌生,因此,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对于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做一个简单地实验,然后让初中生们观察这两者的不同点,然后整理总结初中生说出的异同点,这样的过程中,初中生参与到了实验中,有一定的主动权,进而对物理学习更加感兴趣,还能强化其对知识的理解,教师收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锻炼初中生思维能力
在物理课程的教学中,不能单纯传授给学生书本知识,还要培养其思维能力,比如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未来全方位发展,更为其步入高中殿堂打下基础。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初中生布置一些作业,让其自己动脑动手设计一些实验,将本节课程要学习的内容表现出来,然后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将会自己的实验展示给其他学生,初中生相互交流,促进其对物理知识深入理解,另一方面,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初中生需要在学习的以前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脑力,设计出一个较为完整的物理实验,实验过程中,找出了关于这个知识点的规律,锻炼了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比如,在声传播课程中,教师让初中生自行设计一个简单地实验,并且是只能在教室中进行的实验,初中生就会考虑需要那些传声的介质,怎样才能将实验表达的内容更完美地展现出来,一边思考一边动手操作,整个过程教室可以为其指明方向,引导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进而更好地完成实验,整个过程教师和学生有着良好的沟通,并且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开展教学活动,同时锻炼初中生的思维能力。
(三)有利于形成良好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的进行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物理教师想要更加有效传授给学生知识,就更加需要一个良好教学氛围。因此,实验教法就显示出了其重要意义,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因此,其二者可以更有效地交流沟通,营造出和谐教学氛围,初中生更愿意在这种氛围下学习。教师受到学生更多尊重,教师给予学生更多关爱,促使学生树立更多信心,更愿意参与教学活动,表现的更加积极,这种状态下开展的教学才会得到更多收获。
三、实验教学法应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从教学实际内容出发选择实验方法
物理课程中有着不同的实验方法,通常分成了验证性质的实验和探究性质的试验,所以,教师实践活动中,必须要选择合适实验教法,不能想到什么就使用什么,必须从教学实际内容出发,选择出适合本堂课程的实验方法。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地备课,进而可以在课堂上将实验教法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另外,还应该看此课程是否适合运用实验教法,然后在使用合适的实验教法。
(二)做好课程的安排和规划
物理课程应用实验教法必须重视各个课程的安排和规划,对于整堂课程教师又能有效地掌控,不能因为实验的存在,失去课堂真正的意义。比如,在一节需要学生自行实施实验的课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要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指导初中生进行创新性实验,重视对初中生思维做有效地点拨,并不是全部代替其进行实验,这样实验教学意义就不存在了。实验前,为其详细讲解实验的原理,对于这些内容有了详细地了解和掌握后,其自行进行实验时才能更加顺利,进而有效地进行实验,并不是无目的实验,最后没有收获到什么,这就没有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做好课程具体安排和规划。
(三)基于初中生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开展实验
实验教法应该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并且可以掌握,因此,运用何种实验一定要保证符合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教师可为其创造出一个实验的情境,并将实验讲解给其听,激发其兴趣,并能让其更有效地开始实验。比如电路学习中的实验,本来电路就是一个摸不着的概念,教师就需要运用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形式进行实验,选择的实验物品要具有生活性,选择一些小彩灯和开关,分别进行串联和并联。教师就不要选择那些难以理解的连接方式,典型连接方式让学生理解串并联的异同点就可以,初中更能接受,并深入理解电路的相关知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现状去看,急需运用一些创新教学方法,而实验教法就比较优势,其能激发初中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进而锻炼初中生思维能力,同时有利于形成良好师生关系,最终提升了物理教学的整体效用。
参考文献:
[J]王娟娟.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85-85.
[J]陈煦佶.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138-138.
[J]张国志.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运用[J].神州,2017(15):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