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走丢了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i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海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他抽空回了一趟老家,一是报喜,二是跟爸妈辞行。
  爸妈见江海回来,高兴坏了,妈妈做了一桌子菜,全是江海爱吃的。妈妈不住地往江海碗里搛菜,一再嘱咐上班后要吃饱穿暖注意身体,爸爸呢,只是笑眯眯地抽烟。
  院子一角,小羊在“咩咩”叫。江海能读完大学基本上靠爸养羊,江海说:“现在我也挣钱了,爸以后就不要养羊了,太辛苦了。”
  听江海这么说,爸摇摇头,说:“不放羊我能干什么?总不能就这么等老吧?你在城里还要买房结婚,我们能帮一点是一点呗。”
  江海见说服不了爸,便换了个话题:“我马上要工作了,您还有什么要说的?”
  爸点点头,正要开口,院门被推开了,有个小孩进门直奔羊圈,大声嚷道:“大爹,你家的羊让我瞧瞧。”来的是个小男孩,十一二岁,黑黑的,愣头愣脑。
  江海皱皱眉,说:“爸,这是谁?怎么直接推门就进来了?”
  爸好脾气地一笑,说:“是小愣子,他家今年也养了羊……”
  话音刚落,就听到小愣子尖叫道:“我家的羊找到了,在这儿!”
  江海一家人忙放下筷子走过去,只见小愣子指着一只羊,高兴地说:“我家少了一只羊,有人说混进你们家羊群了,看,就是这只。”
  江海妈说:“这孩子,我中饭前赶羊回圈时刚数过,一只不多一只不少,怎么会有你家的羊啊?”
  小愣子跳脚大叫:“就是我家的,我一眼就认出来了!”
  院门开着,小愣子又大叫大嚷,邻居们闻声很快围过来了。江海见状有点急了,邻居们会以为自家贪了小男孩的羊。这时,爸说话了:“嗯……我也认出来了,小愣子,把这只羊领回家吧!”
  小愣子一听,开了羊圈就拖羊,谁知羊不情不愿,低头用力往后赖着,就是不走。江海爸上前一用力把羊抱出来,小愣子牵住它,高高兴兴地走了。
  事情解决了,江海忙和大家客客气气地打招呼,又掏出一包好烟给大家散烟。
  街坊几个正聊天,院门口又有人喊了起来:“老江,我家的羊也跑到你家来了!”
  江海一惊,心想:今天怎么总有羊跑到咱家啊?回头一看,认识,这人叫二癞子,以前是个浑不吝的主,不知现在怎样了。
  只见二癞子大模大样地跑到羊圈旁,往里一指,粗声大气地说:“这只羊是我家的。”
  江海妈生气地说:“明明是我家的羊,你家的羊能有这么肥?”
  街坊们哄笑起来,江海妈这是话里有话,是讽刺二癞子懒。有人小声说:“江海妈说得不错,二癞子成天只顾赌钱喝酒,也不晓得喂羊,养的羊瘦得不像话。”
  二癞子也听出了话外音,他眼一瞪,粗脖子一梗,说:“我不管,反正这只羊是我家的。”说着,他就要进羊圈牵羊。江海爸拦住了他,不急不慢地说:“二癞子,你说羊是你家的,有记号吗?”

  二癞子眨巴眨巴眼睛,江海清清楚楚地看到二癞子眼里闪过一丝心虚,但二癞子随即一臉蛮横地说:“我家的羊我认识,打记号干啥?”
  江海爸说:“可这只羊有记号。”说着,他牵过二癞子指定的那只羊,拨开羊臀尖上的长毛,说:“你给我看清楚,这儿有个烙印。”
  大伙上前定睛一看,羊屁股上果然有个小小的圆形烙印,是“江”字。二癞子情急之下,又指着另外一只羊,说:“看错了,是那只。”
  江海爸又拖过那一只让大伙看,屁股上也烙了个“江”字。江海爸说:“我家所有的羊都烙了字,二癞子,这下你没话说了吧?”
  二癞子耍无赖道:“不,这是我家羊混进你家后,你新烙的!”
  江海生气了,他还没开口,只听有个打雷一般的声音响起,转头一看,是老叔公。
  老叔公是个老铁匠,他气得白胡须直抖,说:“二癞子,江海爸在村里的名声顶呱呱,还能赖你一只羊?告诉你,我就是证人!烙羊的字模是我打的,江海爸心善,下不了手,所以江海家所有的羊全是我烙的,字模一直在我这里,江海爸又怎么会偷偷打烙印?”
  大伙一听,个个指责二癞子。二癞子这下傻了眼,嘟囔道:“不瞒你们说,我是输急了,见小愣子轻而易举就牵走一只羊,也想来试试运气,哪想到露馅了。”
  二癞子刚要跑,院门口又有人叫开了:“他大爹,我还羊来了!”
  呵,今天热闹了。大伙掉头一看,是位大嫂,大嫂左手牵着一只羊,右手牵着一个小男孩,嘿,就是刚才牵走羊的小愣子。
  小愣子上前,一脸难为情地说:“大爹,刚才是我看错了。”
  大嫂解释道:“我刚才找到了我家跑丢的羊,我家孩子太愣了,一见少了一只羊就全村乱找,逮着了就要牵走。对不起啊!”
  江海上前摸摸小愣子乱糟糟的头发,说:“没事,找到了就好。”
  大嫂带着小愣子走了,江海一掀失而复得的羊屁股上的长毛,惊叫起来:“爸,这只羊屁股上也有烙印,刚才你怎么不看一下?”
  大伙也疑惑地看着江海爸,江海爸笑笑:“不过是一只羊,算什么嘛!”
  二癞子嚷了起来:“你说一只羊不算什么,那刚才为什么跟我计较?”
  江海爸大喝一声:“你还有脸说?你是存心来搅事的。小愣子爸没了,娘儿俩生活多困难。你呢?成天喝酒耍钱,我把羊给了你,你马上就卖了耍钱去,是不是?”
  大伙哄笑起来,二癞子转头灰溜溜地走了。
  老叔公一竖大拇指,说:“狠的不怕,软的要帮,江海爸你是好样的!”
  江海深有感触地说:“爸,我刚才问您,对我今后工作有什么要说的,现在,我学到了好多……”
  (发稿编辑:陶云韫)
  (插图:佐
其他文献
大牛爱带酒友回家喝酒,每喝必醉,为此没少和老婆兰花吵架。后来两人约定,大牛再带酒友回家,一定得有充分的理由。  这天,大牛又带了几个酒友回家,没等兰花开口,几个酒友就开口贺喜。兰花问自己家有什么喜事,一个酒友说:“大牛昨天给你买回一双白袜子,虽是在小摊上买的,但质量没得说,还比服装店中同样的货便宜两毛钱,你家买了一双价廉物美的袜子是不是喜事?”  兰花听出那理由都是瞎话,但毕竟大牛真给自己买了一双
张三是一个文抄公,刚开始他小打小闹,只敢抄点“豆腐块”。时间长了,见没有原作者来找自己理论,张三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他开始见啥抄啥,毫无忌惮。  抄袭让张三名利双收,获得了众多光鲜的头衔和动听的称号,什么“自学成才”“高产作家”“有志青年”等。张三出名啦!  纸包不住火,张三最新的一篇小说,终于被眼尖的网友找到了蛛丝马迹,最后发现,真是抄袭!东窗事发,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张三被挂上了热搜。一夜之
李木做事一板一眼,不懂变通。这天,李木给哥们大爽打电话,说早上一起来就被新婚老婆骂了。  大爽问原因,李木说,老婆说他昨晚睡觉时跟她贴得太近,她一夜没睡好。  大爽笑了:“多大点事儿?你今晚睡觉时离她远点就是了呗。”  晚上,李木谨遵“教诲”,睡觉时贴着床沿,和老婆离得远远的。  不料隔天一早,李木又被老婆骂了,说李木又不是自己的仇人,犯得着离她“十万八千里”吗?  老婆上班后,李木迫不及待地给大
胡滨的儿子今年三岁,人家孩子都去早教,胡滨也动了心。  正好,胡滨家附近有个“好宝贝”早教。这天,胡滨来到“好宝贝”,一问价格,学费要一万多元。胡滨和老婆都是工薪族,这个价格对他们来说够高的。胡滨临出门,看见门口有机构简介,创始人照片旁写着“阚小卿”三个字。胡滨想:这不是他初中同学吗?这个姓很少,应该不是重名。他仔细端详照片,依稀辨出了她年少时的模样,没错,是老同学。胡滨暗想:她可真显老,刚四十岁
丁娴瑶鼠年春节的大年初五,我和妈妈“吵”了一架。她心疼N95口罩价格不便宜,用了就弃实在可惜,便把口罩水洗后晾晒起来,还固执地说,这是经过了“严格消毒”的。我一时无言又实在气急,便和她打起冷战来。我闷闷不乐地刷手机,关于疫情的信息占据了各大热搜榜,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数字不断攀升,看得人揪心。然而在众多报道中,我也读到了不少温暖人心的小故事——“疫情严重,一名小伙捐出了18000个医用口
姚莹天生丽质,善于交际。她从政府宾馆的前台接待员干起,升到迎宾部长、副总经理……半年一个台阶,很快被提拔为接待处副主任,一时风光无限。但背地里,很多人心知肚明,姚莹是市委副书记岳州的情人,所以她才“晋升”得那么快。  命运之神很公平,给了你彩虹,也会给你阴雨。姚莹对丈夫马长山就很不满意:他是中学地理老师,长相平平,情趣平平,平时唯一的爱好是看书。最让姚莹看不起的是,马长山仕途也平平。  这天晚上,
◆ 每当女友生日时,乔治就把女友带到商店,请她自己选一张喜爱的生日贺卡。选定后,乔治就向女友读出贺卡上的祝福语,然后将贺卡放回原位,并不购买。◆ 有个人决定向教堂捐献一美分,不料,当他交出那一美分时,乔治出现了,朝神父喊道:“这一美分是我们俩共同捐的!”◆ 乔治的衣袋里塞满了废纸、旧瓶盖、香烟盒等东西,他和朋友吃饭买单时,一边嘴里说“我来,我来”,一边从口袋里掏出那些废纸、香烟盒……等到掏完
丈夫去世后,丛婶在医院当起了护工,第一个服务对象就是丰婆婆。婆婆八十多了,病多钱少,还常拖欠工资,入院这么长时间,也没见有人来看望过她。这样的主家,没人愿护理,可丛婶不但接了手,还尽力服侍着。这天,丛婶刚给老人喂完药,老人拉住她的手说:“闺女啊,看你忙得手都皴成这样了。婆婆没钱,但有护肤秘方,来,我给你抹。”说着,她从一个小瓶里倒出些膏体,细细地给丛婶抹开了。丛婶惊讶地问:“什么药膏,这么香?”婆
郭茂和郭盛兄弟俩一起经营着一个鱼塘,同村的赵兵是他们的竞争对手,两家的鱼塘挨得挺近。赵兵的妻子李天红开了一家鱼饲料公司,因为互相有竞争,郭茂兄弟俩从不在李天红的公司里买鱼饲料。  今年上半年,一场暴雨把出村的路冲毁了,没法出村的郭茂兄弟俩只得就近在李天红那里买了鱼饲料。没想到,鱼饲料投下去后不久,鱼就开始死亡,很快,一塘的鱼就死得差不多了,兄弟俩因此亏得血本无归。  为这事,郭茂兄弟俩去找李天红理
老史和老廖是一对老伙计,认识四十多年了。上初中时,两人就是同桌,班里成绩第一第二的位子轮流坐,那会儿开始,就暗暗较劲。说来缘分深,后来两人考上同一所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同一个厂里做技术员,单位分的家属房都是门对门。等娶了媳妇生了娃,两个人的比赛项目增加了一项——比孩子。老廖家的小子廖小凡和老史家千金史静怡同岁,两人一起上的学。每次考试,两个爸爸比孩子还紧张,就盼自家娃能争口气。家长势同水火,两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