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种子选择
1、因地制宜优选良种
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是大豆生产的前提、是内因。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肥力等)、生产水平和品种的生态类型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高产的优质大豆品种。要克服盲目引种,不要把外地高产田或信息及有些新闻媒介推销的品种甚至品系没经科学分析和试验,盲目的大量引种和应用,否则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做到因地制宜种植。
2、种子精选
播前选种是提高种子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大豆的苗齐、苗壮、苗全。“母大子肥”,粒大而整齐的种子能增产一成左右。因而,在播种前必须进行人工粒选或选种器精选种子。
二、精细施肥与播种
播前施土杂肥15.0~22.5t/hm2。一般播时施二铵225 kg/hm2、钾肥150kg/hm2作基肥。种子精选时需剔除病斑粒、虫食粒和杂质,使种子达到大豆一级良种的指标,即:纯度高于98%、净度高于97%、发芽率高于90%、含水量为13%。用微量元素作种肥,大豆注重钼肥和锌肥的施用,可用钼酸铵5g,硫酸锌15~20g对水200g拌种5kg,还可再加200g根瘤菌剂拌种。拌种后的豆种要严防日晒,并要在24h内播种,以防菌种失去活性。我地一般在6月上中旬播种,播90 kg/hm2左右。大面积生产上推广机械条播,不仅效率高,进度快,有利于抢时抢墒,而且播种均匀,深浅一致,利于苗全、苗壮、苗齐、苗匀,播深以5cm左右为宜。一般采用宽窄行条播,宽行60cm,窄行20cm,株距12~14cm,留苗18.0~22.5万株/hm2。
三、加强田间管理
1、破除板结。大豆播种后如遇暴雨,表土已形成板结层,会使子叶出土困难,轻者缺苗断垄,重者要毁掉重种,若能及时破除板结,大豆仍有望正常出苗。破除板结的时间要在雨后表土泛白时进行,太干太湿效果都不好。方法:一是人工锄,二是用耙破除。
2、查苗补种,间苗定苗。大豆出苗后,应逐行查苗。断垄25cm以内的,可在断垄两端留双株;断垄25cm以上者,应补苗或补种。补苗越早越好,最好将子叶展开、对生单叶尚未展开的芽苗进行带土移栽。移栽应于下午4时后进行,移栽后及时浇水。补种也应及早进行,可浸种催芽后补种。在全苗的基础上,实行人工间苗,使大豆植株分布均匀,有利于地上部的生长和根系、根瘤发育,协调地上部和地下部、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合理利用地力和光热资源。间定苗时拔去弱苗、病苗、小苗、密集成堆的苗和杂株,留壮苗、好苗,保证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3、合理施肥
根据大豆需肥特点,合理施肥,特别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大豆一般是铁茬播种,以追肥为主。在土壤肥力低的地块,7月中旬初花期应施纯氮90~105 kg/hm2、五氧化二磷60~90 kg/hm2、氧化钾60~90 kg/hm2;肥力高的地块施纯氮60~75 kg/hm2、五氧化二磷120~150 kg/hm2、氧化钾120~150 kg/hm2。追肥方法以开沟条施为好。结荚鼓粒期后植株根系开始衰老,吸收能力下降,大豆常因缺肥而造成叶子黄,长势弱,花荚少,脱落多。在花荚期可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喷洒微肥3次,用尿素7.5~15.0 kg/hm2、磷酸二氢钾3 kg/hm2、钼酸铵375~450 g/hm2、硼砂1.5 kg/hm2,对水750 kg喷雾,可混合喷或单独喷,喷洒时间以16∶00为宜。
4、科学管水
依据大豆生育特点,大豆对旱涝灾害都比较敏感,花荚期旱时要灌水,涝时要及时排水。花荚鼓粒期是大豆生育最旺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交错进行的时期,对水的需求敏感而强烈,干旱会导致花荚大量脱落,造成严重减产。花荚期保持田间持水量达到80%,鼓粒期田间持水量不低于70%,遇旱及时浇水,可以保证较高的籽粒产量。在防旱的同时也要注意排涝,尤其是大雨后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积水过久伤根。
5、化控与化除
大豆的生育前期若出现营养过剩,喷施生长调节剂,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状况,可减少花荚脱落。对8—9月盛花期长势过盛的大豆,特别是降雨后,及时用多效唑等控制营养生长,防止落花、落荚。一般使用15%多效唑600 g/hm2对水600~750 kg喷雾。为防止大豆田间杂草,可在播种后苗前,用50%乙草胺乳油375~1 125 mL/hm2对水675 kg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使用乙草胺根据墒情严格控制药量和用水量。如未喷洒封闭除草剂,也可于杂草出土后进行茎叶处理,于大豆二至四片復叶期、杂草三叶期用10.8%高效盖草能900 mL/hm2或8.8%草威特525 mL/hm2,对水600 kg喷雾防除单子叶杂草。
四、病虫害防治
大豆锈病多发于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病后用三唑酮675 g/hm2对水1 125 kg喷雾防治。危害大豆的害虫种类很多,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要根据虫害发生的情况及时喷药防治。大豆食心虫于8月中下旬危害,在8月中旬成虫始盛期用敌敌畏熏杀是防止食心虫的有效措施。花荚期防治豆荚螟、造桥虫、豆天蛾幼虫,在3龄前用4.5%氯氰菊酯375 mL/hm2加辛硫磷600 mL/hm2,对水450 kg进行喷雾。红蜘蛛、蚜虫用1.8%阿维菌素225 mL/hm2加10%吡虫啉300 g/hm2,对水450 kg均匀喷雾防治。
五、收获与储藏
1、适期收获。大豆鼓粒后期植株逐渐变黄,叶片脱落2/3,豆荚变褐或黑色,就进入了黄熟期;之后茎杆逐渐变褐,叶柄全部脱落,摇动豆杆发出响声,此时大豆进入完熟期。大豆收获适期应在黄熟末期至完熟初期。为使大豆干燥失水,以带荚曝晒为宜。如将豆粒直接曝晒,种皮易破裂,降低商品价值。
2、安全储藏。大豆种子脱粒后晒干,扬净,种子含水量降到12%以下便可入库收藏。若能将含水量降到11%则更加安全可靠。人工鉴别,用手抓紧种子感到光滑,质感强,用牙可将种子咬成3~4瓣即可储藏,此种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
(作者单位:164021 黑龙江省赵光农场)
1、因地制宜优选良种
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是大豆生产的前提、是内因。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肥力等)、生产水平和品种的生态类型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高产的优质大豆品种。要克服盲目引种,不要把外地高产田或信息及有些新闻媒介推销的品种甚至品系没经科学分析和试验,盲目的大量引种和应用,否则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做到因地制宜种植。
2、种子精选
播前选种是提高种子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大豆的苗齐、苗壮、苗全。“母大子肥”,粒大而整齐的种子能增产一成左右。因而,在播种前必须进行人工粒选或选种器精选种子。
二、精细施肥与播种
播前施土杂肥15.0~22.5t/hm2。一般播时施二铵225 kg/hm2、钾肥150kg/hm2作基肥。种子精选时需剔除病斑粒、虫食粒和杂质,使种子达到大豆一级良种的指标,即:纯度高于98%、净度高于97%、发芽率高于90%、含水量为13%。用微量元素作种肥,大豆注重钼肥和锌肥的施用,可用钼酸铵5g,硫酸锌15~20g对水200g拌种5kg,还可再加200g根瘤菌剂拌种。拌种后的豆种要严防日晒,并要在24h内播种,以防菌种失去活性。我地一般在6月上中旬播种,播90 kg/hm2左右。大面积生产上推广机械条播,不仅效率高,进度快,有利于抢时抢墒,而且播种均匀,深浅一致,利于苗全、苗壮、苗齐、苗匀,播深以5cm左右为宜。一般采用宽窄行条播,宽行60cm,窄行20cm,株距12~14cm,留苗18.0~22.5万株/hm2。
三、加强田间管理
1、破除板结。大豆播种后如遇暴雨,表土已形成板结层,会使子叶出土困难,轻者缺苗断垄,重者要毁掉重种,若能及时破除板结,大豆仍有望正常出苗。破除板结的时间要在雨后表土泛白时进行,太干太湿效果都不好。方法:一是人工锄,二是用耙破除。
2、查苗补种,间苗定苗。大豆出苗后,应逐行查苗。断垄25cm以内的,可在断垄两端留双株;断垄25cm以上者,应补苗或补种。补苗越早越好,最好将子叶展开、对生单叶尚未展开的芽苗进行带土移栽。移栽应于下午4时后进行,移栽后及时浇水。补种也应及早进行,可浸种催芽后补种。在全苗的基础上,实行人工间苗,使大豆植株分布均匀,有利于地上部的生长和根系、根瘤发育,协调地上部和地下部、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合理利用地力和光热资源。间定苗时拔去弱苗、病苗、小苗、密集成堆的苗和杂株,留壮苗、好苗,保证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3、合理施肥
根据大豆需肥特点,合理施肥,特别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大豆一般是铁茬播种,以追肥为主。在土壤肥力低的地块,7月中旬初花期应施纯氮90~105 kg/hm2、五氧化二磷60~90 kg/hm2、氧化钾60~90 kg/hm2;肥力高的地块施纯氮60~75 kg/hm2、五氧化二磷120~150 kg/hm2、氧化钾120~150 kg/hm2。追肥方法以开沟条施为好。结荚鼓粒期后植株根系开始衰老,吸收能力下降,大豆常因缺肥而造成叶子黄,长势弱,花荚少,脱落多。在花荚期可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喷洒微肥3次,用尿素7.5~15.0 kg/hm2、磷酸二氢钾3 kg/hm2、钼酸铵375~450 g/hm2、硼砂1.5 kg/hm2,对水750 kg喷雾,可混合喷或单独喷,喷洒时间以16∶00为宜。
4、科学管水
依据大豆生育特点,大豆对旱涝灾害都比较敏感,花荚期旱时要灌水,涝时要及时排水。花荚鼓粒期是大豆生育最旺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交错进行的时期,对水的需求敏感而强烈,干旱会导致花荚大量脱落,造成严重减产。花荚期保持田间持水量达到80%,鼓粒期田间持水量不低于70%,遇旱及时浇水,可以保证较高的籽粒产量。在防旱的同时也要注意排涝,尤其是大雨后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积水过久伤根。
5、化控与化除
大豆的生育前期若出现营养过剩,喷施生长调节剂,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状况,可减少花荚脱落。对8—9月盛花期长势过盛的大豆,特别是降雨后,及时用多效唑等控制营养生长,防止落花、落荚。一般使用15%多效唑600 g/hm2对水600~750 kg喷雾。为防止大豆田间杂草,可在播种后苗前,用50%乙草胺乳油375~1 125 mL/hm2对水675 kg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使用乙草胺根据墒情严格控制药量和用水量。如未喷洒封闭除草剂,也可于杂草出土后进行茎叶处理,于大豆二至四片復叶期、杂草三叶期用10.8%高效盖草能900 mL/hm2或8.8%草威特525 mL/hm2,对水600 kg喷雾防除单子叶杂草。
四、病虫害防治
大豆锈病多发于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病后用三唑酮675 g/hm2对水1 125 kg喷雾防治。危害大豆的害虫种类很多,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要根据虫害发生的情况及时喷药防治。大豆食心虫于8月中下旬危害,在8月中旬成虫始盛期用敌敌畏熏杀是防止食心虫的有效措施。花荚期防治豆荚螟、造桥虫、豆天蛾幼虫,在3龄前用4.5%氯氰菊酯375 mL/hm2加辛硫磷600 mL/hm2,对水450 kg进行喷雾。红蜘蛛、蚜虫用1.8%阿维菌素225 mL/hm2加10%吡虫啉300 g/hm2,对水450 kg均匀喷雾防治。
五、收获与储藏
1、适期收获。大豆鼓粒后期植株逐渐变黄,叶片脱落2/3,豆荚变褐或黑色,就进入了黄熟期;之后茎杆逐渐变褐,叶柄全部脱落,摇动豆杆发出响声,此时大豆进入完熟期。大豆收获适期应在黄熟末期至完熟初期。为使大豆干燥失水,以带荚曝晒为宜。如将豆粒直接曝晒,种皮易破裂,降低商品价值。
2、安全储藏。大豆种子脱粒后晒干,扬净,种子含水量降到12%以下便可入库收藏。若能将含水量降到11%则更加安全可靠。人工鉴别,用手抓紧种子感到光滑,质感强,用牙可将种子咬成3~4瓣即可储藏,此种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
(作者单位:164021 黑龙江省赵光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