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

来源 :中华民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iewong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概述
  
  在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完成之后,通常要对电动机及其所带的机械作单机起动调试。调试运行设备是在施工单位人员的操作下,按照正式生产或使用的条件和要求进行较长时间的工作运转,与项目设计的要求进行对比。目的是考验设备设计、制造和安装调试的质量,验证设备连续工作的可能性,对设备性能作一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与设备制造出了记录的数据进行比较,对设备工程的质量作出评价。在实际工作中设备的试运行往往会碰到意想不到的异常现象,使电动机起动失败而跳闸,较大容量的电动机机会便多一些。为了便于事后分析,而电机起动之前,我们就应做好事前准备工作(尤其是大型电动机更需要重视),并对检查的结果加以分析。
  
  2 电动机起动前的检查与试运行检查
  
  2.1启动前的检查
  2.1.1新安装的或停用三个月以上的电动机,用兆欧表测量电动机各项绕组之间及每项绕组与地(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测试前应拆除电动机出线端子上的所有外部接线。通常对500V以下的电动机用500V兆 欧表测量,对500~3000V电动机用1000V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按要求,电动机每1KV工作电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1MB•Ω,电压在1kV以下、容量为了1000kW及以下的电动机,其绝缘电阻应不低于0.5MB•Ω。如绝缘电阻较低,则应先将电动机进行烘干处理,然后再测绝缘电阻,合格后才通电使用。
  2.1.2检查二次回路接线是否正确,二次回路接线检查可以在未接电动机情况下先模拟动作一次,确认各环节动作无误,包括信号灯显示正确与否。检查电动机引出线的连接是否正确,相序和旋转方向是否符合要求,接地或接零是否良好,导线截面积是否符合要求。
  2.1.3检查电动机内部有无杂物,用干燥、清洁的200-300kPa的压缩空气吹净内部(可使用电吹风机或手风箱等来吹),但不能碰坏绕组。
  2.1.4检查电动机铭牌所示电压,频率与所接电源电压、频率是否相符,电源电压是否稳定(通常允许电源电压波动范围为±5%),接法是否与铭牌所示相同。如果是降压起动,还要检查起动设备的接线是否正确。
  2.1.5检查电动机紧固螺栓是否松动,轴承是否缺油,定子与转子的间隙是否合理,间隙处是否清洁和有无杂物。检查机组周围有无妨碍运行的杂物,电动机和所传动机械的基础是否牢固。
  2.1.6检查保护电器(断路器、熔断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等)整定值是否合适。动、静触头接触是否良好。检查控制装置的容量是否合适,熔体是否完好,规格、容量是否符合要求和装接是否牢固。
  2.1.7电刷与换向器或滑环接触是否良好,电刷压力是否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2.1.8检查启动设备是否完好,接线是否正确,规格是否符合电动机要求。用手扳动电动机转子和所传动机械的转轴(如水泵、风机等),检查转动是否灵活,有无卡涩、摩擦和扫膛现象。确认安装良好,转动无碍。
  2.1.9检查传动装置是否符合要求。传动带松紧是否适度,联轴器连接是否完好。
  2.1.10检查电动机的通风系统、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是否正常。观察是否有泄漏印痕,转动电动机转轴,看转动是否灵活,有无摩擦声或其它异声。
  2.1.11检查电动机外壳的接地或接零保护是否可靠和符合要求。
  
  2.2电动机试运行过程中检查
  2.2.1启动时检查
  2.2.1.1电动机在通电试运行时必须提醒在场人员注意,传动部分附近不应有其它人员站立,也不应站在电动机及被拖动设备的两侧,以免旋转物切向飞出造成伤害事故。
  
  2.2.1.2接通电源之前就应作好切断电源的准备,以防万一接通电源后电动机出现不正常的情况时(如电动机不能启动、启动缓慢、出现异常声音等)能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直接启动方式的电动机应空载启动。由于启动电流大,拉合闸动作应迅速果断。
  2.2.1.3一台电动机的连续启动次数不宜超过3~5次,以防止启动设备和电动机过热。尤其是电动机功率较大时要随时注意电动机的温升情况。
  2.2.1.4电动机启动后不转或转动不正常或有异常声音时,应迅速停机检查。
  2.2.1.5使用三角启动器和自耦减压器时,软启动器或变频启动时必须遵守操作程序。
  2.2.2试运行时检查
  2.2.2.1检查电动机转动是否灵活或有杂音。注意电动机的旋转方向与要求的旋转方向是否相符。
  2.2.2.2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对于380V异步电动机,电源电压不宜高于400V,也不能低于360V。
  2.2.2.3记录起动时母线电压、起动时间和电动机空载电流。注意电流不能超过额定电流。
  2.2.2.4检查电动机所带动的设备是否正常,电动机与设备之间的传动是否正常。
  2.2.2.5检查电动机运行时的声音是否正常,有无冒烟和焦味。
  2.2.2.6用验电笔检查电动机外壳是否有漏电和接地不良。
  2.2.2.7检查电动机外壳有无过热现象并注意电动机的温升是否正常,轴承温度是否符合制造厂的规定(对绝缘的轴承,还应测量其轴电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最高容许温度和最大容许温升见表1。
  2.2.2.8检查换向器、滑环和电刷的工作是否正常,观察其火花情况(允许电刷下面有轻微的火花)。
  2.2.2.9检查电动机的轴向窜动(指滑动轴承)是否超过表2的规定。测量电动机的振动是否超过表3的数值(对容量为40kw及以下的不重要的电动机,可不测量振动值)。
  
  3 电动机发生故障的原因分析
  
  电动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类:
  3.1故障外因
  3.1.1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
  3.1.2起动和控制设备出现缺陷
  3.1.3电动机过载。
  3.1.4馈电导线断线,包括三相中的一相断线或全部馈电导线断线。
  3.1.5周围环境温度过高,有粉尘、潮气及对电机有害的蒸气和其它腐蚀性气体。
  3.2故障内因
  3.2.1机械部分损坏,如轴承和轴颈磨损,转轴弯曲或断裂,支架和端盖出现裂缝。所传动的机械发生故障(有摩擦或卡涩现象),引起电动机过电流发热,甚至造成电动机卡住不转,使电动机温度急剧上升,绕组烧毁。
  3.2.2旋转部分不平衡或联轴器中心线不一致。
  3.2.3绕组损坏,如绕组对外壳和绕组之间的绝缘击穿,匝间或绕组间短路,绕组各部分之间以及换向器之间的接线发生差错,焊接不良,绕组断线等。
  3.2.4铁芯损坏,如铁芯松散和叠片间短路。或绑线损坏,如绑线松散、滑脱、断开等。
  3.2.5集流装置损坏,如电刷、换向器和滑环损坏,绝缘击穿。震摆和刷握损坏等。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沥青路面由于表面平整、无接缝、振动小、噪音低、耐磨、行车平稳舒适、施工周期短、养护维修简便等诸多优点,已被广泛地运用到各等级公路的建设中,尤其是高速公路。但沥青路面同样也存在着抗弯拉强度底、面层的温度稳定性较差、抗滑性能差等缺点,很多沥青路面在通车后不久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病害,裂缝便是其中的一种。  沥青路面在使用期开裂是个普遍的问题,路面出现裂缝不但影响路容美观和行车的
在我国由于软土分布广泛,给公路工程建设和人工构造物带来较大的影响和隐患,成为公路工程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针对软土路基的性质与危害性,借鉴已有成果和资料,结合工程现场实际,详细介绍几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软基处理尽可能早期进行,有充分的间隔时间使软基达到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填土施工。下面介绍软基处理的几种方法:  1表层处理法  表层处理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该法是通过排水、敷设或增添材料等办法,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