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shh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 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学得愉快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我们必须满腔热情地去热爱学生,必须全力以赴地投入教学,必须要饶有兴趣地和学生度过每一分每一秒的教学时光. 因此,在教学生认数和记数时,我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1~9的字形,我教学生背诵顺口溜:“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摇,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发口令,7像镰刀割青草,8像葫芦藤上挂,9像勺子来盛饭. ”以此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 通过这样的教学,赋予数学内容以一定的感情色彩,将数学的知识渗透到童话的故事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积极有效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乐中求知
  1. 利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电化教学手段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愉快教学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应调动一切适宜的手段,通过多种策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声、色、光、动画等丰富的视听媒体优势,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感知. 由于低年级儿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更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新知识,我都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 在引导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思维,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激发了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 通过动手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既轻松愉快地学会了新知识,又促进了大脑的思维发展,推动了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心理学家指出:“智慧出在手指尖上.”这一论断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实际验证.
  2. 利用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乐于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同时也是认识世界的最重要的途径. 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不仅使数学学习趣味横生,而且有助于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被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 而新颖的、活动的、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优势的兴奋灶,从而使儿童更好地建立暂时联系. 低年级儿童往往继续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运动的要求,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 一般情况下,低年级学生只能连续集中注意力15分钟左右. 在教学中,如果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对象上,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经常采用的游戏活动有:开小小运动会、打数学扑克、评选优秀邮递员、猫捉老鼠、夺红旗、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开数学医院、放风筝、摘苹果、开火车、接力赛等数十种. 为了使游戏更有趣味性,我制作了几十种小动物头饰,做游戏时,让同学戴在头上. 无论是一面红旗、一个头饰,还是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都增强了练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做数学游戏.
  为了使学生保持比较持久的注意力,设计情节有趣的练习,也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让学生在限定的一分钟内展开拍球、跳皮筋、记成语、默单词、背诗词等活动,在活跃的氛围中,学生们既体验了一分钟时间的长短,又感受了时间的珍贵. 尽可能地使我们的教学游戏化,这不只是乐学的需要,更应该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
  3. 适当地组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竞赛为学生积极参与创造了条件. 竞赛中,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表现甚为强烈. 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低年级儿童尤为突出. 引导儿童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性的活动,必将唤起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二年级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我们曾搞过一次别开生面的师生竞赛. 课上,同学们选出一名做题最快的与老师进行口算比赛. 口算题由同学出,都出“81-18,93-39”这种类型的. 题目出好了,黑板两侧各写6道题. 一声令下,比赛开始. 老师迅速将题做完,而那名学生仅做了一道. 大家不服输,另换同学又进行一次比赛,情况与第一次相同. 无论怎么给那名同学加油,也无济于事. 我对同学们说:“照这样,再做多少次,你们也赛不过老师. 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老师您数学学得好,得数都背下来了.”“您是教数学的,是数学脑瓜. ”大家议论纷纷. 最后,一名同学说:“老师有诀窍. ”“说得对. ”我立刻肯定了他的回答,“你们仔细看题,谁能发现老师的窍门是什么呢?”同学们根据题中数字与得数的特点,终于找出被减数十位上的数减个位上的数的差与9相乘的积,就是这类题的结果. 如92 - 29,即(9 - 2) × 9 = 63,83 - 38,即(8 - 3) × 9 = 45. 接着,我又出了一些同类型的题,让学生竞赛,同学们掌握了诀窍,迅速算出了结果. 通过竞赛,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还可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 采用启发式教学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低年级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差,注意力不能持久. 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巧妙地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回答,从而集中注意力. 同时,对学生准确回答的问题加以肯定,对不能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启发、引导并加以鼓励,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在教学中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给学生以新鲜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常见的实物以及电脑等,引导学生多种器官协同活动,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学习主体意识、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其他文献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事物活动的倾向. 每个教师都希望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感兴趣,也就是让学生怀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参与教学过程的学习和思考. 那么我们如何点燃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激发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情境导入,诱发兴趣  兴趣乃求知的先导. 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而好奇心是思维的起点. 教师在上课一开始就要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形成探究的反射,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
我学习中的良师益友  薇薇:妈妈为了提高我的作文水平,给我订了一年的《小讀者·爱读写》。收到第1期杂志时,我当即就被小清新的封面吸引了,等我真正阅读完之后,我才发现它竟是这样一位博学多才、幽默亲切的好老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喜欢《小读者·爱读写》,我的作文水平提升很快,经常作为优秀范文在班中传阅,我还成了班级里的讲故事能手,同学老师都夸我很会讲故事,我听了心里得意极了,这全是《小读者·爱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