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理教学的思考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woic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学会学习,会学习是未来人的特征。终生教育的思想告诉我们,学校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教师应该为学生的终生负责,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使学生终生受益。
  【关键词】物理教学 教学方法 培养能力
  
  将己掌握的知识和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到新的环境中,去探索未知的知识、规律,即知识应用能力是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从“学会”走向“会学”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发挥物理课程优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从“学生”走向“会学”,笔者根据几十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做了如下几点思考。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激励、唤醒、鼓励目的在于调动学习动力,动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下面谈谈几个因素:
  (一)讲究语言艺术
  语言是点拨人类心灵的窗户,是上好课不可缺少的工具。课堂上语言的优劣,将会影响到课堂的气氛,师生的默契配合,甚至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符合规范,更要讲究艺术。教学中,重视语言的应用场合,采用通俗易懂、趣味性、鼓励性、文明的语言来感染学生,从而创设幽默、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二)做好表扬与批评
  “嘲讽学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而赞扬就像一个黑暗的屋子里,点燃了蜡烛,给人类带来光明,它可能成就一个天才,我们应该努力使赞扬成为鞭策学生前进的动力”。[2]表扬学生时,不要脱离实际,太过夸张,要从实际出发、得体。批评学生时,不能吹毛求疵,用粗话脏话污辱学生人格。轻则教训,重则体罚,不但不能激励学生进取,反而使其产生厌学情绪,见老师畏而远之,产生反感。
  (三)目标激励和榜样激励相结合
  激励之目的在于挖掘学生潜力,发展学生动力,调动思维的积极性。
  二、扎实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农村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学习的学习精神,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成了首要任务,首先是制定规范,从上第一节课开始,就规范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等),对每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如预习的一读、二思、三议的习惯;其次是严格训练,教师在课堂教学、课后 辅导等环节上对学生学习习惯加以严格训练,反复操练,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是诊断矫正,对一些学习习惯差,甚至有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教师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其分析原因,指点方法,使他们迅速矫正。
  三、创新教学手段
  (一)创造多种学习途径,让学生动起来
  老师要积极创造途径,让学生动起来。老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如让学生动手做每一个实验并写好实验报告,搜集生活事例并能说明所用的物理知识,撰写调查报告及小论文,开设小制作,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二)发挥“问题”功能,活跃学生思维
  俗话说:“有疑则思,有思则进。”思维始于问题,创造力寓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善于讲究提问技巧是主要途径之一。提问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不能为提问而提问,创造问题情境,对同一知识点,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设计开放性、综合性、新颖性问题,难度不宜过大,恰到好处,让他们能够攀得到。激发学生好奇心,品尝到问题又有兴趣。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活起来
  改变呆板、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合理规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课堂充满活力,激发课堂趣味性,让学生活起来。
  四、撒播爱的知识
  (一)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英国著名的教育家伯特说过一句话:“为爱所支配的知识是教育所必须的,也是他的学生所庆幸获得的。”[3]初中学生初学物理总觉得难学,此时,教师需要一定的忍耐心,做到谆谆教导,不能总是求全责备,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伤害了学生纯洁幼稚的心;更不能仅偏爱部分优等生,而轻视学困生,反之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帮助,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一是摸清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底细,才好对症下药;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置起点,对学困生应从低起点开始,反复地对学困生加强指导;三是分层训练,对学困生降低要求,设计梯度性练习,促使他们通过训练,不断上台阶;四是充分尊重和热情关心学困生,做到“三多”“三优先”和“三 忌”。即多帮助、多鼓励、多谈心;优先提问、优先面批、优先辅导;忌急躁、忌讽刺和忌告状。以教师诚挚的爱温暖每一位学困生的心,消除他们学习上的自卑和孤独感,多用“你能行”“你能做到”等语言与学生谈话,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二)教学民主
  新课程、新理念,除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树立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观念。要懂得师生相互尊重,尊重学生的提问、学生的人格、学生的探索精神;要会同学生共同学习,当学生想到教师没有想到问题时,要善于向学生学习。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的教学才更有意义,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志.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安乐.浅议物理高效课堂的有效性,中学物理. 山西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长期单调传统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乏味,课堂注意力分散。要改变这种状况最佳方法是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比如视频展示台,它能将客观事直观、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
【摘 要】数学教学的改革不但要重视教法的研究而且要重视学法的研究,“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协调运用的效果决定的。”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作者对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方法 探索 实践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量和空间形式的一门较为系统的学科,它的逻辑性较强,与其他的学科的相关性也较强。针对初中数学的教学应当更加注重现实意义,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健康是幼儿发展的根本,体育活动则是实现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开展有效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幼儿体质,而且能完善幼儿人格和个性,发展智力,促进其社会性发展。体育活动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根据幼儿现有运动水平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  孩子年龄不同、发展的需求也不同,
通过对庄子哲学的阐发,王船山发现天道是一个充盈未决性与不确定性的浑沌系统。在保持自身的浑沌无定与开放性的同时,这个系统为人的自由思想与行动预留了巨大的空间:人本身因其
语文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其中包括应用文在内的哪一种文体采取哪些相应的教学手段与方法,都既有其内在的规律可遵循,又可进行创新与改革。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应用文教学必须体
网络时代来临,对平面媒体造成的;中击与日俱增,消费者的阅读体验也开始改变,加上不同的载体和素材的混搭,数字出版的形式愈来愈多元,连杂志出版也不得不转换全新经营思维来面对数字
我的老家英山县,地处鄂省之最东,乃大别山腹心之地,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在其境内。以地理而论,多峰谷而少平畴。诚如清代大戏剧家李渔《英山道上》诗中所言:“处处水从千涧落,家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这几年数学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反思,探寻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之途径,以期对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有所裨益。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途径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有赖于国家人才的培养,所谓人才,并非仅指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全盘接受,墨守成规,更重要的是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
在当今的素质教育中,还有诸多语文教师还在顶着升学指挥棒教学,在课堂上把书本内容照搬不误教授给学生,课后则采取题海战术,关其名日巩固知识。他们忽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
【摘要】语文堂课已日趋精彩纷呈, 成为智慧的大练场, 人文的交响乐。语文的广度、趣度、深度在我们师生的演绎下彰 显着无穷的魅力。广、趣、深三维度并非简单拼凑即成, 它需要精心的预设, 需要有效引导, 才能动态的生成, 才能让语文课 堂成为烂漫童贞轻舞飞扬的园地。比如: 预设积累, 可建构广度; 预设体验, 可建构趣度; 预设感悟, 可建构深度。     语文, 一个富有语言美、情感美的学科, 它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