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要改革,我们的教本在更新。近两三年内,全国各地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各学科教材迅速进行着新旧交替。我们使用了几年的初中化学教材《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本全一册》已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下册》,没有适应期,因为我们教的是一批又一批的社会建设者。我们必须尽快地进入角色,一如既往地轻松教学,自然而然地达到教学目标。
面对新旧交替,我们得学会改变。
一、改变教学观念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都知道亘古不变的答案:为了培养对社会有用之才。那么,义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就思考得很少。十几年来的教学中,我们更多地是在努力培养对社会有用的拔尖人才。我们手捧的旧教材,注重双基教学,强调以学科为中心,我们信奉的中考、高考指挥棒点拔的是化学专业知识,我们摸爬滚打拼命打造出一个个能学习、会考试的优等生,同时也无奈地放弃许许多多的厌学“差生”。社会是发展的,国家需要的是全民素质的提高。新教材告诉我们,义务教育之目的重在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尽管知识体系变化不大,但教学内容编排以及教学方式的导向有很大变化。教学内容基本线索为“生活—化学—社会”,处处展现化学知识与生活之密不可分,与社会发展是息息相关,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知识点的给出不再是传递接受式,而多采用科学探究式,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在讨论中领悟,在探索中成熟。这样的教学才真正是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教学观念早该改变。
二、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观念决定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体现教学观念。新教材取代旧教材,我们有了先进的教学观念,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法。老教材强调基本概念与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等理论知识的系统教学,教师大多以重视学生掌握正确结论为主,而忽视关注学生获得正确结论的过程,多以灌输式教学,同时为强化学生训练而大搞题海战术。这样往往是教师挥汗如雨,学生晕头晕脑。翻阅新教材,新颖活泼的编排、亲切真实的描述,还有必要的讨论与及时的探究,处处给人以新的感受,我们的教学方式自然不能再是填鸭式了。我们要由传递接受式向科学探究式转化。具体做法我有如下思考。
1.设计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我们知道,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主体,但过去教学经常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新教材教学过程设计更能做到如下几点。
(1)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新教材教学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产生对自然、社会的亲近感,让抽象的化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人性化、形象化、具体化。如在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学习中,学生都能积极地联系生活中的金属材料轻松地总结金属之共性。(2)学生都喜欢参与课堂教学。新教材几乎每一节都有问题讨论和科学探究,只要我们营造一个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课堂氛围,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与探究,做到人人发言、个个参与,让学生在讨论中领悟所学知识,在探究中获得科学结论,我们会因一次次的收获而不断收获更多。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将会逐渐被师生、生生互相教学所取代。
2.实际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我们教学关注的对象始终是学生,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改革,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现代社会教师、书本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老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要在日积月累的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指导。
(1)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实际教学中,不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科学结论,对于课本中的“调查与研究”、“家庭小实验”也要指导学生多多参与,积极行动。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组织能力与智慧,让学生出点子,让学生去组织。如课外活动可组织一些问题的正反辩论,还可利用黑板报报道调查与研究结论等等。(2)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合作也是一种重要的生存能力。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不仅增长知识,更能增强自信;课堂教学中,我们可经常利用小组讨论解决学生学习上的疑难杂症,课余学生也能主动合作、互相帮助。
总之,新教材教学中,我们学会改变。我们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理智的引导者。我们不仅仅教给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生存的本领。
面对新旧交替,我们得学会改变。
一、改变教学观念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都知道亘古不变的答案:为了培养对社会有用之才。那么,义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就思考得很少。十几年来的教学中,我们更多地是在努力培养对社会有用的拔尖人才。我们手捧的旧教材,注重双基教学,强调以学科为中心,我们信奉的中考、高考指挥棒点拔的是化学专业知识,我们摸爬滚打拼命打造出一个个能学习、会考试的优等生,同时也无奈地放弃许许多多的厌学“差生”。社会是发展的,国家需要的是全民素质的提高。新教材告诉我们,义务教育之目的重在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尽管知识体系变化不大,但教学内容编排以及教学方式的导向有很大变化。教学内容基本线索为“生活—化学—社会”,处处展现化学知识与生活之密不可分,与社会发展是息息相关,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知识点的给出不再是传递接受式,而多采用科学探究式,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在讨论中领悟,在探索中成熟。这样的教学才真正是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教学观念早该改变。
二、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观念决定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体现教学观念。新教材取代旧教材,我们有了先进的教学观念,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法。老教材强调基本概念与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等理论知识的系统教学,教师大多以重视学生掌握正确结论为主,而忽视关注学生获得正确结论的过程,多以灌输式教学,同时为强化学生训练而大搞题海战术。这样往往是教师挥汗如雨,学生晕头晕脑。翻阅新教材,新颖活泼的编排、亲切真实的描述,还有必要的讨论与及时的探究,处处给人以新的感受,我们的教学方式自然不能再是填鸭式了。我们要由传递接受式向科学探究式转化。具体做法我有如下思考。
1.设计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我们知道,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主体,但过去教学经常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新教材教学过程设计更能做到如下几点。
(1)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新教材教学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产生对自然、社会的亲近感,让抽象的化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人性化、形象化、具体化。如在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学习中,学生都能积极地联系生活中的金属材料轻松地总结金属之共性。(2)学生都喜欢参与课堂教学。新教材几乎每一节都有问题讨论和科学探究,只要我们营造一个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课堂氛围,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与探究,做到人人发言、个个参与,让学生在讨论中领悟所学知识,在探究中获得科学结论,我们会因一次次的收获而不断收获更多。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将会逐渐被师生、生生互相教学所取代。
2.实际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我们教学关注的对象始终是学生,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改革,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现代社会教师、书本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老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要在日积月累的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指导。
(1)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实际教学中,不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科学结论,对于课本中的“调查与研究”、“家庭小实验”也要指导学生多多参与,积极行动。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组织能力与智慧,让学生出点子,让学生去组织。如课外活动可组织一些问题的正反辩论,还可利用黑板报报道调查与研究结论等等。(2)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合作也是一种重要的生存能力。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不仅增长知识,更能增强自信;课堂教学中,我们可经常利用小组讨论解决学生学习上的疑难杂症,课余学生也能主动合作、互相帮助。
总之,新教材教学中,我们学会改变。我们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理智的引导者。我们不仅仅教给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生存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