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钠和葡萄糖对薛氏丙酸杆菌生长及代谢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zuoyaoxiezuo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步研究了1株薛氏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shermanii)代谢物在不同pH值下的抑菌活性,以及该菌在不同质量浓度乳酸钠和葡萄糖培养时其生物量、还原糖含量、pH值和抑菌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丙酸杆菌代谢物在pH为6.0时,12 h内对恶臭假单胞菌可完全抑制,随着pH值的升高,代谢物的抑菌活性降低;丙酸杆菌在含15 g/L乳酸钠+5 g/L葡萄糖的复合碳源培养基中培养菌体干质量最大,达到3.13 g/L;培养初期还原糖消耗很快,2 d内耗糖占总还原糖的70%以上;pH值是有机酸产生和消耗相平衡的结果,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越高,培养液的pH值越低;乳酸钠和葡萄糖对代谢物的抑菌活性有显著影响,在含15 g/L乳酸钠+5 g/L葡萄糖的复合碳源培养基中,代谢物抑菌活性最高,达到36.4 AU/mL。说明15 g/L乳酸钠+5 g/L葡萄糖的复合碳源培养基是最优培养基。
其他文献
<正>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es,Nm)俗称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是引起全球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和败血症的常见病原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尽管
民族旅游现象的内核是旅游体验,而旅游体验在本质上可以看成是旅游者对民族象征符号的解读。将象征符号纳入民族旅游策划和体验的研究视野当中,阐释象征符号在策划体验型民族
<正> 1 引言“中国学习者的悖论”早有介绍,基本内容如下:其一,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起着绝对的支配作用,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处于纯粹的被动地位;其二,中国学生比起其他国家学生(尤
<正> 1 问题的提出复习是激活已有知识信息,建立起知识间的有效联系,从而形成更牢固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复习是学习的必要环节,是知识巩固的基本途径.教学单元结束后,考试测验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槟榔碱干预后CyclinD1及p16在HaCaT细胞株中的表达变化,进一步探讨槟榔碱的致癌机理。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槟榔碱处理Ha
用2.0%氨基寡糖素防治番茄病毒病、晚疫病和灰霉病,结果表明,对番茄病毒病和晚疫病的控制作用明显,防治效果分别为69.3%~81.6%和66.20%~81.76%,最佳使用浓度为300~500倍液;是番
对天津市区32种常见灌木进行定期观测,以观赏性和适应性为总评价准则,确立15项子评价准则,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灌木的观赏性及适应性的综合评价系统,对评价结果进行聚
某款轻型汽车排气波纹管在特殊工况条件下存在异响的现象,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确认、排查及试验验证,分别分析了系统共振、波纹管结构摩擦、整车装配误差过大等因素对异响的影响
利用电镜观察检测到不正常生长的香菇菌丝中存在大量直径约30 nm的球状病毒,进一步酶解和电泳检测确定病毒的核酸为单链RNA。采用尖端生长点传代技术,经过3代传代,得到不含病
为了解决下一代蜂窝系统的频谱资源受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中继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频率规划方案.利用部分频率复用的思想规划频率,保证在相对提高小区边缘用户信干比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