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秋季浮游生物调查与评价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yuan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了解尖峰岭秋季浮游生物群落状况。[方法]于2018年8月对尖峰岭天池浮游生物进行调查研究,设置7个采样点,分析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指数。[结果]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39种及变种,其中绿藻门种数最多,为63种;硅藻门次之,42种;蓝藻门10种;裸藻门7种;黄藻门、金藻门、隐藻门各4 种。浮游植物丰度为39.6×104~444.0×104  个/L;生物量为0.630~9.865 mg/L;Shannon-Wiener指数为4.321~5.780;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78~0.933。浮游动物共4类21种及变种,原生动物9种,轮虫7种,桡足类3种,枝角类2种。浮游动物丰度为0.001×104~0.109×104 个/L;生物量为0.001~0.090 mg/L;Shannon-Wiener指数为1.522~3.057;Pielou 均匀度指数为0.812~1.000。采用Shannon-Wiener 指数和Pielou 指数评价尖峰岭天池水质状况,结果表明,7个采样点的水质均为轻污染或无污染状态。[结论]该研究结果丰富了尖峰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基础资料,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浮游生物;尖峰岭;群落结构
  中图分类号 Q 1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8-007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8.01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utumn Plankton in Jianfengl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Hainan
  WANG Zhen-jiang, SUI Xin-rong, ZHANG Qing-feng et al
  (Hainan Academy of Ocean and Fisheries Science, Haikou, Hainan 571126)
  Abstract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plankton community in Autumn of Jianfengling.[Method]The plankton in Tianchi of Jianfengling was investigated in August 2018 at seven sampling points, and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index of plankton were analyzed. [Result] A total of 139 species and varieties of 8 phylum phytoplankton were identified, of which the number of Chlorophyta was 63, followed by Bacillariophyta 42, Cyanophyta 10, bare Euglenophyta 7, Xanthophyta 4, Chrysophyta 4, Cryptophyta 4.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ranged from 39.6×104-444.0×104 ind/L; biomass was 0.630-9.865 mg/L, Shannon-Wiener index was 4.321-5.780 and Pielou evenness index was 0.778-0.933. There were 4 categories, 21 species and varieties of zooplankton, 9 species of protozoa ,7 species of rotifera,3 species of copepoda and 2 species of cladocera. Zooplankton abundance ranged from 0.001×104-0.109×104 ind/L; biomass was 0.001-0.090 mg/L, Shannon-Wiener index was 1.522-3.057; and a Pielou evenness index of 0.812-1.000. Using Shannon-Wiener index and Pielou evenness index to evaluate the water quality of Tianchi in Jianfengl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seven sampling points was light pollution or no pollution state. [Conclusion]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enrich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biodiversity in Jianfengling Nature Reserve,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Nature Reserve.
  Key words Plankton;Jianfengling;Structure of community
  基金項目 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项目(ZX08S220259)“‘两江一河’鱼类与环境监测项目”;科研院所技术开发(R100030.304)“海南省淡水鱼类资源调查”。   作者简介 王镇江(1992—),男,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生生物调查。*通信作者,研究员,从事渔业生态、鱼类保护、渔业技术推广研究。
  收稿日期 2020-12-16
  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西南部,属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面积约1 250 hm2,位于108°52′E,18°42′N,保存有较完整的热带天然林和次生林。有神秘的热带雨林、神奇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气候条件、山海相连的地理优势,拥有我国现存整片面积最大、保护完好的原始热带雨林。从滨海至1 412 m的主峰分布着7个植被类型,形成垂直的植被带谱。拥有维管植物2 800余种,动物4 300余种(含昆虫),被誉为“热带北缘生物物种基因库”。但是对其浮游生物的研究目前处于空白状态。浮游植物作为初级生产者,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水环境状况对其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部分浮游植物种类可作为环境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的指示生物[1-4]。笔者于2018年秋季在海南尖峰岭天池设7个样点,对浮游生物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监测浮游生物资源,对天池生态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点设定
  依据《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中对水生生物调查布点的要求和原则对尖峰岭天池采样点进行设定,依据尖峰岭天池的生态状况和地理特征,设置7个采样点,分别是1#、2#、3#、4#、5#、6#、7#(表1、图1)。
  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浮游植物:采取水样1 L,加入鲁哥氏液进行48 h 固定,静置后虹吸,最后浓缩至50 mL进行鉴定分析[5-7],取0.1 mL置于浮游生物计数框中,在 10×40 倍生物显微镜下计数,生物量通过细胞体积法推算[8]。
  浮游动物:采浮游动物水样20 L,用浮游生物网过滤,加入5%甲醛溶液固定,最后浓缩,在实验室进行鉴定分析[9-12],生物量通过体积法计算。
  采样时间:2018年8月对尖峰岭天池进行采样工作。
  1.3 浮游生物多样性指数
  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13-14]及优势度(Y)描述尖峰岭天池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
  Shannon-Wiener 指数
  H′=-si=1P ilog 2P i
  P i=n i/N
  Pielou均匀度指数J′= H′/log2S。
  优势度Y=(n i/N)·f i。
  式中,n i为单个藻的个数;N为一个样点所有藻的个数;S为采集样品中的种类总数;f i为第i种在各样点出现的频率。Y≥0.02为优势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
  该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8门139种及变种,其中绿藻门种数最多,为63种,约占总数的45%;硅藻门次之,42种,占总数的30%;蓝藻门10种,占总数的7%;裸藻门7种,占总数的5%;黄藻门、金藻门、隐藻门各4 种,占总数的3%。采样点1#、2#、3#、4#的浮游植物种数明显多于样点5#、6#、7#(图2)。
  2.2 浮游植物的丰度与生物量
  从图3可见,浮游植物丰度为39.6×104~444.0×104 个/L,最高值出现在2#采样点,达444.0×104 个/L,最低值出现在7#采样点,仅39.6×104 个/L。其样点的丰度排序为2#>1#>3#>4#>6#>5#>7#。生物量为0.630~9.865 mg/L,最大值出现在2#采样点,为9.865 mg/L,最小值出现在7#采样点,仅0.630 mg/L。可见,尖峰岭天池秋季浮游植物丰度与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峰值均出现在2#采样点。主要原因是2#样点为静水面,腐殖质积累,易于浮游植物群落的产生,而其他样点处于流水中,不易形成较大的浮游植物群落。
  2.3 浮游植物的多样性
  为了避免单一多样性指数分析的不确定性,采用多样性分析中常用的Shannon-Wiener 指数(H′)和Pielou(J′)指数进行分析。
  从图4可以看出,Shannon-Wiener 指数和Pielou指数变化趋势大体一致。Shannon-Wiener指数为4.321~5.780,其中4#采样点高于其他样点,主要是由于4#点水流相对较缓,腐殖质较为丰富;而7#采样点最低,主要是由于7#点处于天池出水口,水流流速较快,周围腐殖质较少导致浮游植物多样性较低。根据評价标准:0~1为重污染,>1~3为中污染,>3为轻污染或无污染,7个采样点均为无污染。Pielou 均匀度指数为0.778~0.933,其中5#采样点为最高点,4#采样点次之,7#采样点为最低。依据评价标准:0~0.3为重污染,>0.3~0.5为中污染,>0.5~0.8为轻污染或无污染评价,7个采样点为轻污染或无污染。
  2.4 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与常见种
  根据Y≥0.02为优势种可判断,尖峰岭天池秋季优势种以硅藻门与绿藻门为主。其中,蓝藻门6种,硅藻门17种,甲藻门2种,裸藻门3种,金藻门1种,隐藻门4种,黄藻门3种,绿藻门15种。根据频率≥80%为常见种,因此可判断常见种以硅藻门为主。其中,蓝藻门3种,硅藻门13种,裸藻门2种,金藻门1种,隐藻门1种,黄藻门1种,绿藻门7种。
  2.5 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
  该调查共采集到浮游动物4类21种及变种,原生动物9种,占总数的43%;轮虫7种,占总数的33%;桡足类3种,占总数的14%;枝角类2种,占总数的10%。浮游动物物种数占比见图5。
  2.6 浮游动物的丰度与生物量   由图6可知,浮游动物丰度为0.001×104~0.109×104 个/L,最高值出现在5#采样点,为0.109×104 个/L,最低值出现在7#采样点,为0.001×104 个/L。其样点的丰度排序为5#>4#>3#>6#>1#>2#>7#。生物量为0.001~0.090 mg/L,最大值出现在5#采样点,为0090 mg/L,最小值出现在7#采样点,为0.001 mg/L。尖峰岭天池秋季浮游动物丰度与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峰值均出现在5#采样点,最低值均出现在7#采样点。主要原因是5#样点为静水面,易于浮游植物群落的产生,可为浮游动物提供饵料,而其他样点处于流水中,不易形成较大的浮游植物群落。
  2.7 浮游动物的多样性
  为了避免单一多样性指数分析的不确定性,采用多样性分析中常用的Shannon-Wiener 指数(H′)和Pielou(J′)指数进行分析。
  由图7可以看出,Shannon-Wiener 指数和Pielou指数变化幅度不大,趋势大体一致。Shannon-Wiener指数为1.522~3.057,其中4#采样点高于其他样点,主要是由于4#点相对水流较缓,饵料较为丰富;而7#采样点最低,主要是由于7#点位于天池出水口,水流流速较快,周围饵料较少。根据评价标准,除4#采样点为轻污染或无污染外,其余均为中污染。Pielou指数为0.812~1.000,其中6#采样点为最高点,7#采样点次之,5#采样点为最低,但是各点Pielou指数均在0.800以上。依据评价标准可知,7个采样点均为无污染。
  2.8 浮游动物的优势种与常见种
  浮游动物优势种以原生动物为主。其中,原生动物8种,轮虫4种,桡足类1种,枝角类1种。根据频率≥50%为常见种可判断,常见种以原生动物为主,其中原生动物4种,轮虫1种,桡足类1种。
  3 讨论与结论
  浮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水生食物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该研究通过对浮游生物群落调查研究,对尖峰岭天池进行水生态状况评价[15-16],结果表明,尖峰岭天池共鉴定出游植物8门139种及变种,生物量和丰度以2#采样点最高,7#采样点最低,优势种以硅藻门、绿藻门为主,浮游植物丰度与生物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浮游动物4类21种及变种,优势种以原生动物为主,生物量和丰度在5#采样点最高,7#采样点最低,浮游植物丰度与生物量变化趋势一致。通过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与Pielou 均匀度指数结果显示水质良好。
  尖峰岭天池浮游生物优势种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浮游植物优势种与水体污染有关[6]。在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中多甲藻和小型黄丝藻、拟丝状黄丝藻、小环藻、锥囊藻是寡污带指示生物;镰形纤维藻、四尾栅藻、衣藻、尾棘囊裸藻是弱中污带指示生物。在浮游动物的优势种中原生动物表壳虫、普通砂壳虫是寡污带指示生物。
  该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 指数和Pielou均勻度指数来评价尖峰岭天池秋季浮游生物的多样性特征,二者评价结果趋势一致。水生态状况评价结果显示,样点水质总体呈轻污染至无污染状态,尖峰岭天池位于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内,总体人为干扰较少,也没有农业和工业污染,但是应控制商业活动带来的生活污染,避免因人为活动增多而导致水质恶化。
  参考文献
  [1] ZHANG H G,CUI B S,ZHANG Z M,et al.Species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for zooplankton in the inter-tidal wetlands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China [J].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2,13:2383-2393.
  [2]
  SEBASTIAN P,STIBOR H,BERGER S,et al.Effects of water temperature and mixed layer depth on zooplankton body size [J].Marine biology,2012,159(11):2431-2440.
  [3] BATCHELDER H,MACKAS D,GHGHGHBRIEN T.Synchrony in marine zooplankton biomass and abundance patterns:A world-wide comparison[C]//BRANDO V,DEKKER A,SCHROEDER T,et al.Proceedings from the 2010 AGU Ocean Sciences Meeting.Florida Ave,NW: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2000.
  [4] 潘静,陈椽,宁爱丽,等.草海浮游植物的调查及其富营养化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2):7309-7312.
  [5] 胡鸿钧,魏印心.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 赵文.水生生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499-507.
  [7] 齐雨藻,李家英.中国淡水藻志:第10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 章宗涉,黄祥飞.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9]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10] 沈韫芬,章宗涉,施之新,等.微型生物监测新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11] 王家楫.中国淡水轮虫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
  [12] 周凤霞,陈剑虹.淡水微型生物图谱[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3] SHANNON C E,WEAVER W.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M].London:University Illionis Press,1949.
  [14] PIELOU E C.An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ecology[M].New York:Wiley-Interscience,1969.
  [15] 朱爱民,陈明秀,李嗣新.基于浮游植物的赤水河枯水期水生态状况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0,43(S1):183-189.
  [16] 李芳芳,董芳,段梦,等.大辽河水系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评价[J].生态学杂志,2011,30(11):2489-2496.
其他文献
分析了厕所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设计、认识、招标施工、维护、作风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厕所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提供科学参考.
分析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及现实困境,并提出了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公众参与的对策,具体包括完善公众参与的法规、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健全公众参与的组织与
摘要 DNA的完整稳定是真核生物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为了保证自身基因结构的稳定,生物体进化出了完整的DNA损伤反应(DDR)系统及应对各种损伤的修复系统。染色质作为生物遗传信息的承载,它的动态调节对包含DAN复制、转录、重组和修复等生物学过程在内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组蛋白分子伴侣以不依赖ATP的方式在染色质组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影响着染色质的动力学变化。有研究表明,H3-H4组蛋白分子伴侣CAF-
摘要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青弋江流域7个监测断面2017—2019年6项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识别了流域的主要水质指标,得出青弋江流域的综合水质状况和水质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青弋江流域整体水质为优,主要水质指标为NH 3-N和TP;下游因工业污染源较多,水质最差,上游主要污染源为林地腐殖质等带来的N、P污染,随着水体自净中游水质优于上游;汛期由于雨水冲刷带来的
摘要 在闽西山区九龙江流域,以河岸缓冲带植物杂交狼尾草、红花檵木、红叶石楠为研究对象,分析茎、叶中碳、氮、磷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及植物对碳、氮、磷的累积量,对九龙江缓冲带不同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狼尾草、红花檵木、红叶石楠,单位面积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分别为47.12 、4.32 、25.85 kg/m2,年际间增加量分别为58.21 、2.59、6.02 kg/m2;不同植
摘要 巴克夏猪作为外来引进良种,以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盛产雪花肉闻名。母猪产仔性能是决定现代化养猪生产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影响母猪产仔性能的因素有很多,胎次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对美系巴克夏种母猪不同胎次间的产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巴克夏母猪胎次与产仔性能之间的关系,为巴克夏后备母猪选留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胎次对巴克夏猪的窝产仔总数、窝产活仔数、窝产健仔数、窝均弱仔数有显著差异,巴
摘要 为了解V C对盐胁迫下紫苏种子萌发的作用机制,研究不同浓度V C浸种和NaCl处理对野生紫苏种子萌发率、活力指数和盐害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V C浸种和低浓度盐(25、50 mmol/L)均能促进紫苏种子萌發;V C浸种能缓解75和100 mmol/L盐对种子萌发的胁迫;V C浸种在其余盐浓度对种子萌发胁迫上产生协同叠加毒害效应。40 mg/L V C浸种耐盐临界度为100 mmol/L(2
摘要 搜集了光伏与农业结合的相关文献,将其梳理为3个方面:光伏在农业中的应用、农光互补和光伏农业,进而对这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光伏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用于解决农业生产中的能源短缺以及绿色生产等问题;农光互补则不同,它更加注重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的相互影响、竞合关系以及耦合共生;而光伏农业是我国特有的提法,其含义包括光伏在农业中的应用和农光互补2个方面。未来的研究可从产业共生视角进行,分
摘要 以云南兰坪铅锌矿区中开采矿区、矿山废弃地、冶炼厂周边农田、纰江河周边农田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氮磷含量及重金属元素,对比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污染程度。结果表明:矿区30年废弃地土壤表层Cu、Cd、Pb含量分别为490.88、414.79、2 564.72 mg/kg,高于其他地区,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分别高出标准490%、41 479%、733%;开采矿区中土壤Pb含量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