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体位及徒手旋转胎头纠正头位异常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采用侧俯卧位及徒手旋转胎头纠正头位异常,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分娩的单胎足月妊娠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枕横(后)位产妇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在活跃期早期开始取侧俯卧位,在活跃期中、晚期辅以徒手经阴道旋转胎头;对照组采用自由卧位,不做特殊处理,观察两组的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阴道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活跃期早期采用侧俯卧位,在活跃期中、晚期辅以徒手经阴道旋转胎头,可纠正枕横(后)位,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提高产科分娩的质量。
  【关键词】侧俯卧位;徒手旋转胎头;头位异常;剖宫产率
  头位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如处理不当可对母婴造成严重伤害。因此,防治头位难产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我院对150例枕横(后)位产妇在活跃期早期开始采取侧俯卧位,在活跃期中、晚期辅以徒手经阴道旋转胎头,使枕横(后)位转至枕前位,变难产为顺产,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入院分娩的单胎足月妊娠,无合并症及并发症,经腹部检查、胎心音位置、阴道检查及B超检查等,确定为枕横(后)位的初产妇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枕横位118例,枕后位32例;对照组枕横位124例,枕后位26例。两组产妇年龄平均26岁,孕周平均39周,骨盆均无明显异常,无明显头盆不称等并发症。两组产妇的身高、体重、宫高、腹围及新生儿体重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观察组产妇宫口开大3.0cm进入活跃期后送入产房,向其讲明枕横(后)位的危害,解释采用侧俯卧位预防持续性枕横(后)位的机制,帮助产妇采取向胎儿肢体方向侧俯卧位,右枕横(后)位采取左侧侧俯卧位,左枕横(后)位采取右侧侧俯卧位,微躬腰部,腹前侧壁贴向床垫,并注意监测胎心、宫缩情况,如宫缩乏力,可静脉点滴缩宫素加强宫缩,待宫口开大6~7 cm以上时,大部分枕横(后)位都能转至枕前位,如胎头仍不能转至枕前位者,可在严格消毒外阴下,行徒手旋转胎头术。首先查明胎头位置,并将胎头略向上推,但上推的高度应不高于坐骨棘水平,如为左枕横(后)位,右手五指指端握住胎头逆时针旋转至左枕前位,如为右枕横(后)位,则顺时针旋转至右枕前位,同时用术者左手或由助手向产妇腹中线方向推胎儿背部至脊前位,胎头转正后术者手暂不放松,等下一阵宫缩来后握住胎头之手感到胎头在下降,并不再回转时慢慢松手[1]。
  对照组产妇采取随意自由卧位,仅按一般产科常规处理,亦不行徒手旋转胎头术,如宫缩乏力,可静脉点滴缩宫素加强宫缩。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程时间对比
  观察组第一、二产程活跃期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2.2 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对比
  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枕横(后)位是指胎头枕部朝向母体骨盆的侧方或后方,而持续性枕横(后)位是指临产后经充分试产,直至分娩后期,不论胎头在骨盆的哪一平面上,其枕部仍位于母体骨盆侧方或后方,是导致头位难产的首要原因,对母婴伤害极大,可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增加剖宫产几率及产后出血和感染机会等;使围产儿死亡率增加,因此,纠正头位异常是预防头位难产的首要措施。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采取侧俯卧位,能减轻增大的妊娠子宫对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胎盘循环,使胎儿能够得到足够的氧气来承受宫缩时的短暂缺氧,减少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窘息的发生。另一方面,采取侧俯卧位,能及时纠正异常头位。胎儿是生存在羊水中的可动性机体,悬浮在羊水中胎儿的重力和浮力若形成有效的偶力,可使胎儿绕本身的轴产生旋转运动[2]。本文观察组产妇通过改变体位及徒手旋转胎头纠正头位异常,明显缩短了产程时间,降低了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降低了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了自然分娩率,提高了产科分娩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菲菲,马小星.改变产妇体位与徒手旋转胎头纠正胎方位的临床分析[J]. 中国美容医学, 2013,21(11X):105.
  [2]孙晓艳.产程中实施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09,6(8) :92-93.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行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和联合组,各30例。联合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对照组A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B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对比三组终止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西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联合穴位埋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研究组为9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
若干年前,我还在念大学。闺蜜是我的上铺,每至深夜,我们最爱的事情就是讲故事。我记得她是个内向的姑娘,还有点口吃,但每次说起自己,都是娓娓道来。她说,那年读初中的时候,她是班上最差的几个学生之一,每次都徘徊在班级最后十名,老师说,她很可能高中都考不上。可是偏偏,她中考超常发挥,够上了普通高中的自费线。她母亲原来想让她读3+2(大专班),说是出来可以当幼儿园老师,可分数又不够。倔强了很久,终于花了钱,
【摘 要】目的:探讨子宫病变影像学检查。方法:磁共振的功能成像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是子宫病变首选影像学检查,其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肿瘤分期。结果:动态增强可以通过曲线强化方式对肿瘤进行鉴别,而扩散加权成像信号及ADC值分析对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论:磁共振判断分期的准确性优于超声、CT和PET/CT等其他影像学检查,可以高达76%~92%。  【关键词】子宫;肿瘤;MR  子宫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