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典型城镇矿山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jilea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特殊的地质环境使贵州省成为矿山地质灾害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矿山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影响大、潜在灾害隐患突出等特点。以贵州省盘州市盘关镇为研究区,在详细调查矿山地质灾害的基础上,建立了矿山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通过证据权重法,选取坡度、坡向、高程、曲率、人类工程活动、地层岩性、距断层距离、距采空区距离等8个评价指标,实现了矿山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以不同频率(10%、5%、2%、1%)下的年最大日降雨量作为时间动态因素,提出了不同降雨概率下的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根据典型城镇不
其他文献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能够探测地表微小形变信息,但目前开展广域尺度下InSAR地灾隐患识别在技术层面仍存在很大的挑战性:如何"广域、快速、经济"地获取可靠的InSAR产品仍是地灾隐患识别"普查"的重点。哨兵1号(Sentinel-1)渐进逐行扫描模式(ter-rain observation wi
巴东-秭归盆地位于三峡地区西部,南侧为雪峰山厚皮构造带,北侧为秦岭造山带,东部近邻黄陵背斜,西部为四川盆地的东延部分。巴东-秭归盆地为南北轴向的向斜构造,盆地内沉积物以晚三叠-晚侏罗世沙泥质岩为主,特殊的构造环境造成盆地内构造活动强烈。利用三维重力反演,得到巴东-秭归一线及邻区地下三维密度结构。结果表明:秭归盆地较周边区域密度更低,东部沉积厚度较西部深,沉积密度较西部小,区内中小地震基本集中在地下
受茂密植被覆盖的影响,采用传统的光学遥感影像解译方法无法实现对历史地质灾害的准确识别与精细遥感解译。近年来,激光雷达技术(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的发展为植被茂密山区地质灾害解译带来了新途径。以九寨沟震区为例,基于高精度机载LiDAR数据,采用红色立体地图(red relief image map, RRIM)数据处理方法,避免了数字高程模型(di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