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型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初探——以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理论学习型社团“1144”模式为例

来源 :学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63829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理论学习型社团倡导的"1144"模式在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途径方面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和重要载体,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我们应充分借鉴其做法,立足内容、载体和监管三种维度,积极探索理论学习型社团分类施教,不断拓展理论学习型社团实践功能,持续强化理论学习型社团促管并重。
其他文献
摘 要:八一三事变,上海沦陷,首都南京危如累卵。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继续抗战,并最终于1940年9月正式定重庆为“陪都”。战时地位的转换给重庆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使其从政治经济到城市人口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加快了重庆城市现代化进程,使得重庆城市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
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对开展高校创先争优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提供思想源泉和不竭动力,决定其性质与方向,是其重要思想载体;创先争优活动对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作用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