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正统马克思主义

来源 :商·财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linx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必会在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的纷争,哲学的发展也不例外。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首次提及“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并以总体性的辩证法论证;谢韬先生则认为,正统马克思主义就是民主社会主义。那么到底该从何种角度论证“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就成为了哲学史上一个议题。
  关键词:哲学;正统;马克思主义
  一、 “正统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理论背景
  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由特定的历史条件造成了一系列和平景象,为资产阶级及其学者在各条战线上歪曲和攻击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借口。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解读,既是他们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一种理论表达,更是他们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对变化了的社会现实的一种理论回应。
  1898年,布拉格的波希米亚大学教授托马斯·加里格·马萨瑞克,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危机论。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存在着一种危机,但这种危机不会使社会主义趋向死亡,相反,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巩固社会主义,如果它的领导者能够坦白地批判它的基本原理并克服他们自身存在的缺陷的话。”此外,保尔·巴尔特在《黑格尔和包括马克思及哈特曼在内的黑格尔派的历史哲学》一书中,把马克思主义解读为“经济唯物主义”和“历史宿命论”,并认为它完全忽视了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作用,从而主张应该对之加以批判。恩斯特也把马克思主义歪曲为机械的经济决定论。他认为,经济是社会中唯一的、起最终作用的因素,而政治、思想等因素则完全依赖于经济。
  面对这些自称是“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们,就必须有人站出来否定这些第二国际理论家们的错误认知。为了寻求无产阶级的解放道路,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卢卡奇提出了“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二、 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
  在解释“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之前,我们必须知道,何谓正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正统,1、旧指一系相承、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2、泛指学派、党派等一脉相传的嫡派。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首次提出“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并深刻地指出“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它科学地坚信在辨证的马克思主义中能找到正确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只要沿着他的创始人的路线走下去,就能发展、扩大和深化。另外它也坚信,任何超越它或者‘改善’它的企图已经导致并且必然导致过分简单化、繁琐化和折中主义。”卢卡奇认为,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辩证的、历史的、总体性的唯物主义方法,是革命的方法。在他看来,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总体性的辩证法。他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割裂开来进行论述,认为即使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其他基本原理而单单使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也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
  这样看来,卢卡奇并没有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而是站在黑格尔哲学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虽然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来源于黑格尔的辩证法,但是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扬弃,抛弃了他的绝对精神理念,从客观和实践的角度讨论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的优越性在于其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神秘形式的剥离。因此,卢卡奇关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是不准确的。
  人民大学前副校长谢韬教授则认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承认一八四八年的错误以后,保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平地长入社会主义,才是《资本论》的最高成果,才是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这个正统叫做民主社会主义。”但是,谢韬教授的观点虽然看起来可行性更高,但实际上他忽略了当时历史背景下中国的基本国情。新中国的成立,虎视眈眈的帝国主义势力与狼藉惨淡的国内经济,国际关系方面的困难与国内人民群众生活的贫苦都是新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此时我们的国民经济经过几次大战正处于低迷时期,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而且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中,社会主义是应该首先兴起于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因此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民主社会主义这种先进的社会性质理论必是天方夜谭。
  依笔者看来,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一定不是具象的某种方法论,也不是某种幻想出的社会形态,而是能够适应当下时代需求的、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的、扬弃各种理论与观点的、始终体现最广大无产阶级需求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正统马克思主义一定不是“排他的”“非实证的”,它具有高度实践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包容一切的力量。这样的生命力,可以使得马克思主义存在于任何一种状况之中,而不担心它会被其他的非科学的非革命的理论歪曲。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性,就能保证它在每一特殊时期都能坚守正确的理念,化解其与其它理论的矛盾与冲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长久不衰的秘密就在于它不断地吸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是一个可以诠释任何一种事物的完整的体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正统。因此说,正统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既严整而又开放,内容博大精深的宏伟的科学体系。
  三、 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形成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巅峰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理论,都具有一定的时代影响与意义。但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不会停留在某一时期止步不前,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这就是科学的理论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的体现。
  (一)正统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
  斯大林曾这样评价列宁主义:“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一百多年以来,虽然遭受了无数的攻击与挑战,但至今仍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这其中自然离不开无数马克思主义者坚持不懈的传承与发展,使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完善,但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充满了革命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
  (二)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其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根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最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而历史唯物主义才给真正的社会科学以哲学的立足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几百年斗争实践的历史中,巴黎公社的成立,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中都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三)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与实践性
  从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至今的160多年时间里,马克思主义无时无刻不在发展着。它不同于其它的哲学理论是仅就某一时期或者某一阶段而形成的。正统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历史的推动下前进,不断完善与丰富自己的体系,使之适应每一种现有的或即将到来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在苏联,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创造出新的理论体系——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由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实践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及在之后新中国发展的几十年里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创造性与实践性结合的有效成果。
  任何科学理论都要经受实践的检验,成功的实践的历史就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历史上没有任何社会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影响如此之长远,如此之广博。因此说,科学性、革命性、创造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正是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特点。(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其他文献
期刊
我公司自从投产以来,一直秉承着节能降耗的生产理念,对生产设备和技术进行不断地调整和改革.熟料综合电耗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效节约了电能,同时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
摘要:金宋两版文姬归汉图一为纪实图解,一为借古喻今。文章通过对张瑀(金)《文姬归汉图》卷 和陈居中(南宋)《文姬归汉图》卷之异同的比较,重点论述在相似的历史条件和同为宫廷画家的背景下,两位画家的艺术手法和思想内涵截然不同。全文对文姬形象、画面组织方式、艺术手法进行比较;又从画家主观感受、客观环境和思想内涵进行分析;展现出画家在高超技艺背后不同的审美方式和精神内涵。  关键词:文姬;张瑀;陈居中  
随着国家公路建设市场的日趋饱和,行业竞争形势日趋激烈。为适应目前的建设市场环境,公路工程施工企业需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挖掘管理潜力,降本增效,提升行业竞争能力。本文通
当前企业需不断升级技术装备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确保新设备按期投入使用,就要保证设备安装的进度,而设备的基础施工是进度的关键.本文通过经验总结及实践运用,对设备基础的设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单位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多风险和挑战,需要切实做好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工作.本文分析了当前医院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的不足之处,探
微营销渠道是微营销广告信息从发送者传向接收者经过的整个路径.由于社交网络媒体存在大量的冗余信息,采用微营销渠道将营销广告准确传递给用户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了黏住企业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多,对农田水利工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提高我国的农业水平,国
又是一年春光好,各地植树造林忙。其实古人早就有了绿化意识,甚至还专门订立契约,来对植树行为加以约束。  扬州地区就发现有一张光绪十五年(1889)的“包栽树”契约,契约订立人是张某人。根据契约的规定,这位张某人要包栽85棵树,包括马尾松60棵,柏树20棵,还有石楠树5棵。确切地说,这85棵树是栽活的数量,而不是栽树的量。  当然,古代的植树技术还不高,存活率比如今低,这是肯定的。若是碰到大风雨或其
铁路企业财务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做好会计基拙工作,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铁路企业会计制度也随之不断进步,对铁路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仍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