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公安机关的行政服务管理工作得到了创新性的发展。随着我国“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行,“互联网 放管服”实践创新受到了更多关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互联网 背景下公安机关“放管服”创新的要求,说明了“互联网 放管服”实践创新的意义,阐述了互联网 背景下公安机关“放管服”实践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 ;公安机关;“放管服”]
近些年来,在互联网 的发展推动下,全国各个地区的公安机关纷纷对传统的警务工作进行了调整,不断尝试着警务工作的创新。在2016年,我国就开始了“互联网 政务服务”的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公安机关以《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作为互联网 背景下公安机关“放管服”创新实践的指南,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便民惠警的道路上不算探索与发展。
一、互联网 背景下公安机关“放管服”创新的要求
(一)在“服务双创”上有所突破
在互联网 背景下,公安机关在进行“放管服”的改革与创新时,要将“服务双创”作为重要的目标。通过加大对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投入力度,打破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最大程度的激发起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在公安机关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的创新改革中,要重点注意对简政放权的投入力度,必须要不断的深化简政放权的程度,重点消除审批与服务工作中的“痛点”与“赌点”,真正实现“减束缚”的目的。
(二)在“减负增效”上有所突破
公安机关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实践创新的重要目的就是减轻群众的办事负担、提升工作的开展效率,所以,必須要在“减负增效”上有所突破。在互联网 背景下,信息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都为公安机关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的实践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1]。公安机关必须要不断拓展群众工作的新渠道以及新领域,通过构建公安网上办事大厅或网上办事公众服务号,提升群众工作的效率,避免出现多头办理、平台重复的问题。
(三)在“便民利民”上有所突破
公安机关在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的实践创新时,必须要将“便民利民”作为主要原则,在工作中,要以最大程度的方便群众作为重点导向,不断改进服务的流程、创新服务的方式、提升服务的效率。在这一阶段,公安机关要大力推动“减证便民”的活动,对于办事的流程进行简化。要重点推行“全网通办”、“即来即办”的行动,最大程度的减轻民众办事的负担。在工作中,要坚持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优质、更加高效的服务,积极回应互联网 背景下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
二、互联网 背景下公安机关“放管服”的实践意义
在互联网 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于公安机关的服务有了更多的需求,使用互联网技术,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是人民的所需所盼,也是公安机关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的实践创新的主要意义。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我国的网民数量就已经达到了7.72亿,手机网民的数量达到了7.53亿人。这意味着,手机已经成为了我国人民主要的移动上网设备。公安机关在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的实践创新时,不仅在PC端建设了其了服务网页,还利用了APP、政务微博、公众号服务等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多种形式的便民服务。另一方面,我国人民群众对于公安机关的服务需求增多,也是推动“互联网 放管服”的实践创新发展的前提。特别是对于公安机关智能化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且迫切。公安机关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的实践创新,有效缓解了“办事难,办证难”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户籍、车驾管、出入境方面的服务,有了更好的提升。
三、互联网 背景下公安机关“放管服”的创新
(一)同步建设网上办事系统与基础支撑平台
网上办事系统与基础支撑平台同步建设是公安机关开展“互联网 放管服”实践创新的基础工作,要推动公安机关政务服务大数据库的建设,使其进程得到加快,实现各类政务服务数据信息的无缝连接。首先,要建立起统一的公安机关信息化服务平台。该平台的建立不仅仅要提供出PC端口,还要推送出移动端口。可以建立起公安机关政务服务的APP,方便群众进行使用。要将多个机构进行的项目融合在一个平台中,真正实现“一网办理”。第二,要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平台。通过使用居民身份证号、社会信用代等信息,形成实名认证的体系,方面人们的登录与使用。第三,建立数据信息交换共享平台。通过相关政务信息的管理、交换、使用等功能,打通网上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实现各个服务环节的互联互通。
(二)便民项目的创建
便民项目的创建是公安机关“互联网 放管服”的实践创新中的重要项目。目前,全国的公安机关都依照相应的省公安厅规定的基本框架体系展开了工作。在完成省公安厅的“规定动作”之外,相关公安机关还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推出一系列的特色亮点项目,方便当地人民办事。例如,可以在构建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上,设置“用户中心”的模块,通过实名认证的方式免除用户需要反复登录并提交身份信息的过程,同时,结合个人信息的分析,可以在平台中推送个性化的“定制提示”服务信息;可以在建设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上,推出“新车上牌自出选号”的功能,当群众购车后开始进行新车登记时,利用手机就能够完成网上选号,也可以结合物流行业推出邮寄功能。另外,还可以在还平台上推出户口迁移、信息变更、户口注销等户籍业务的在线办理功能等等。
(三)以民为本,列出小权利清单
在这一环节中,公安机关必须要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对行政审批程序、管理程序等等政务工作程序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利用减法的方式,将不必要的服务流程进行简化,完成受理权限的下放[3]。这也是公安机关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实践创新的基础条件。依照“能减则减”的原则,对于各级公安行政审批进行逐项的梳理,取消不必要的逐级审批环节,完成审批权力的下方。同时,结合公安机关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减少群众事务办理过程中的项目环节,实现公安机关政务服务的线上办理。 (四)作大服务清单,增加服务职能
公安机关在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实践创新时,除了要利用减法对于不必要的审批环节进行剔除之外,还要利用加法对服务职能进行有效的提升,要积极的拓展出更多的服务渠道。除了利用官方网站、PC端服务端口、移动端APP构建等方式,还可以通过公众号服务、政务微博等方式为人们提供政务服务。在构建公安机关信息化服务平台中,除了要对户籍管理服务、出入境管理服务、交通安全管理服务、消防安全管理服务等进行体现之外,还要积极的拓展出更多的服务模块,例如信访面对面、涉黑涉恶线索举报、食品举报、环境举报、药品举报等等服务。同时,对于基本的管理服务,也要进行服务内容的拓展。例如,在户籍管理服务模块中,可以构建起户籍绿色通道、电子居住证申請等服务,方便人们的各种证件办理。
(五)简化服务流程
在公安机关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实践创新中,对于政务服务的流程进行简化是十分必要的。简化服务流程,简单来说就是建立起“一窗式”、“一站式”的服务模式,这也是“放管服”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在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实践创新时,也要对此进行体现。公安机关必须要明确的意识到,服务流程的简化不仅对于窗口服务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线上政务服务的提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公安机关在进行户籍管理时,不仅要在服务窗口中提供“户籍管理绿色通道”的服务,还要在线上服务端口提供同样的服务项目,最大程度的优化群众进行户籍变更、信息更改等业务的难度。
另外,还要在构建起的公安机关信息化服务平台中设置服务满意度测评模块,让群众拥有更大的获得感,提升人民群众对于公安机关政务服务提供的满意度,推动公安机关“互联网 放管服”实践创新的更好改革与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 背景下,公安机关的“放管服”工作也有了一定的改变,人们对于公安机关政务服务有了更多的需求。公安机关在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实践创新时,必须要坚持服务双创、减负增效、便民利民的原则,通过同步建设网上办事系统与基础支撑平台、便民项目的创建、列出小权利清单、增加服务职能、简化服务流程,提升了互联网 背景下公安机关“放管服”的效果,增加了人民群众对于公安政务服务提供的满意程度,实现了便民利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歆,周硙,刘斐.“互联网 放管服”改革与政务服务平台建设[J].新闻前哨,2018(06):26-27.
[2]邹声浩.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深化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思考[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7(04):9-12.
[3]黄楚平.强化“互联网 ”思维把“放管服”改革不断推向纵深[J].政策,2017(04):8-11.
关键词:互联网 ;公安机关;“放管服”]
近些年来,在互联网 的发展推动下,全国各个地区的公安机关纷纷对传统的警务工作进行了调整,不断尝试着警务工作的创新。在2016年,我国就开始了“互联网 政务服务”的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公安机关以《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作为互联网 背景下公安机关“放管服”创新实践的指南,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便民惠警的道路上不算探索与发展。
一、互联网 背景下公安机关“放管服”创新的要求
(一)在“服务双创”上有所突破
在互联网 背景下,公安机关在进行“放管服”的改革与创新时,要将“服务双创”作为重要的目标。通过加大对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投入力度,打破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最大程度的激发起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在公安机关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的创新改革中,要重点注意对简政放权的投入力度,必须要不断的深化简政放权的程度,重点消除审批与服务工作中的“痛点”与“赌点”,真正实现“减束缚”的目的。
(二)在“减负增效”上有所突破
公安机关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实践创新的重要目的就是减轻群众的办事负担、提升工作的开展效率,所以,必須要在“减负增效”上有所突破。在互联网 背景下,信息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都为公安机关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的实践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1]。公安机关必须要不断拓展群众工作的新渠道以及新领域,通过构建公安网上办事大厅或网上办事公众服务号,提升群众工作的效率,避免出现多头办理、平台重复的问题。
(三)在“便民利民”上有所突破
公安机关在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的实践创新时,必须要将“便民利民”作为主要原则,在工作中,要以最大程度的方便群众作为重点导向,不断改进服务的流程、创新服务的方式、提升服务的效率。在这一阶段,公安机关要大力推动“减证便民”的活动,对于办事的流程进行简化。要重点推行“全网通办”、“即来即办”的行动,最大程度的减轻民众办事的负担。在工作中,要坚持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优质、更加高效的服务,积极回应互联网 背景下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
二、互联网 背景下公安机关“放管服”的实践意义
在互联网 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于公安机关的服务有了更多的需求,使用互联网技术,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是人民的所需所盼,也是公安机关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的实践创新的主要意义。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我国的网民数量就已经达到了7.72亿,手机网民的数量达到了7.53亿人。这意味着,手机已经成为了我国人民主要的移动上网设备。公安机关在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的实践创新时,不仅在PC端建设了其了服务网页,还利用了APP、政务微博、公众号服务等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多种形式的便民服务。另一方面,我国人民群众对于公安机关的服务需求增多,也是推动“互联网 放管服”的实践创新发展的前提。特别是对于公安机关智能化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且迫切。公安机关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的实践创新,有效缓解了“办事难,办证难”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户籍、车驾管、出入境方面的服务,有了更好的提升。
三、互联网 背景下公安机关“放管服”的创新
(一)同步建设网上办事系统与基础支撑平台
网上办事系统与基础支撑平台同步建设是公安机关开展“互联网 放管服”实践创新的基础工作,要推动公安机关政务服务大数据库的建设,使其进程得到加快,实现各类政务服务数据信息的无缝连接。首先,要建立起统一的公安机关信息化服务平台。该平台的建立不仅仅要提供出PC端口,还要推送出移动端口。可以建立起公安机关政务服务的APP,方便群众进行使用。要将多个机构进行的项目融合在一个平台中,真正实现“一网办理”。第二,要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平台。通过使用居民身份证号、社会信用代等信息,形成实名认证的体系,方面人们的登录与使用。第三,建立数据信息交换共享平台。通过相关政务信息的管理、交换、使用等功能,打通网上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实现各个服务环节的互联互通。
(二)便民项目的创建
便民项目的创建是公安机关“互联网 放管服”的实践创新中的重要项目。目前,全国的公安机关都依照相应的省公安厅规定的基本框架体系展开了工作。在完成省公安厅的“规定动作”之外,相关公安机关还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推出一系列的特色亮点项目,方便当地人民办事。例如,可以在构建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上,设置“用户中心”的模块,通过实名认证的方式免除用户需要反复登录并提交身份信息的过程,同时,结合个人信息的分析,可以在平台中推送个性化的“定制提示”服务信息;可以在建设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上,推出“新车上牌自出选号”的功能,当群众购车后开始进行新车登记时,利用手机就能够完成网上选号,也可以结合物流行业推出邮寄功能。另外,还可以在还平台上推出户口迁移、信息变更、户口注销等户籍业务的在线办理功能等等。
(三)以民为本,列出小权利清单
在这一环节中,公安机关必须要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对行政审批程序、管理程序等等政务工作程序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利用减法的方式,将不必要的服务流程进行简化,完成受理权限的下放[3]。这也是公安机关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实践创新的基础条件。依照“能减则减”的原则,对于各级公安行政审批进行逐项的梳理,取消不必要的逐级审批环节,完成审批权力的下方。同时,结合公安机关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减少群众事务办理过程中的项目环节,实现公安机关政务服务的线上办理。 (四)作大服务清单,增加服务职能
公安机关在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实践创新时,除了要利用减法对于不必要的审批环节进行剔除之外,还要利用加法对服务职能进行有效的提升,要积极的拓展出更多的服务渠道。除了利用官方网站、PC端服务端口、移动端APP构建等方式,还可以通过公众号服务、政务微博等方式为人们提供政务服务。在构建公安机关信息化服务平台中,除了要对户籍管理服务、出入境管理服务、交通安全管理服务、消防安全管理服务等进行体现之外,还要积极的拓展出更多的服务模块,例如信访面对面、涉黑涉恶线索举报、食品举报、环境举报、药品举报等等服务。同时,对于基本的管理服务,也要进行服务内容的拓展。例如,在户籍管理服务模块中,可以构建起户籍绿色通道、电子居住证申請等服务,方便人们的各种证件办理。
(五)简化服务流程
在公安机关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实践创新中,对于政务服务的流程进行简化是十分必要的。简化服务流程,简单来说就是建立起“一窗式”、“一站式”的服务模式,这也是“放管服”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在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实践创新时,也要对此进行体现。公安机关必须要明确的意识到,服务流程的简化不仅对于窗口服务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线上政务服务的提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公安机关在进行户籍管理时,不仅要在服务窗口中提供“户籍管理绿色通道”的服务,还要在线上服务端口提供同样的服务项目,最大程度的优化群众进行户籍变更、信息更改等业务的难度。
另外,还要在构建起的公安机关信息化服务平台中设置服务满意度测评模块,让群众拥有更大的获得感,提升人民群众对于公安机关政务服务提供的满意度,推动公安机关“互联网 放管服”实践创新的更好改革与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 背景下,公安机关的“放管服”工作也有了一定的改变,人们对于公安机关政务服务有了更多的需求。公安机关在进行“互联网 放管服”实践创新时,必须要坚持服务双创、减负增效、便民利民的原则,通过同步建设网上办事系统与基础支撑平台、便民项目的创建、列出小权利清单、增加服务职能、简化服务流程,提升了互联网 背景下公安机关“放管服”的效果,增加了人民群众对于公安政务服务提供的满意程度,实现了便民利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歆,周硙,刘斐.“互联网 放管服”改革与政务服务平台建设[J].新闻前哨,2018(06):26-27.
[2]邹声浩.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深化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思考[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7(04):9-12.
[3]黄楚平.强化“互联网 ”思维把“放管服”改革不断推向纵深[J].政策,2017(0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