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高校新生受骗的案件屡屡发生,部分诈骗分子甚至进入校园行骗,这给高校新生造成了很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心理创伤,同时威胁了校园的安全与和谐,给社会带来不良的风气。本文通过对当代高校新生受骗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预防措施,减少上当受骗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高校新生;受骗;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一、高校新生受骗的原因分析
(一)、新生本身的原因
1、缺乏社会经验和自我安全防护能力。新生在高中期间一心投入紧张的学习,没有离开过校园的他们一直在父母、老师的关怀下长大,对校外的社会环境缺少了解、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容易轻信他人,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同时缺乏自我安全防护能力,在面对诈骗分子时不懂得如何理智处理,很容易陷入骗局。
2、陌生的新环境。很多新生在高中一直处于紧张的学习,很少出过远门,进入大学可能是他们当前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对于周围环境的人、事、物不熟悉、不了解,很多事需要寻求帮助,寻求帮助时很容易相信他人的指点,从而陷入诈骗分子的骗局。
3、家庭贫困。被骗的新生大部分是来自农村,家庭较为贫困,生活比较节俭,在新生开学期间需要购买生活用品及学习工具,面对诈骗分子推销的廉价产品时就失去了理智;有些新生认为自己上了大学可以进行各种兼职来为家庭减轻负担,急于让自身和父母脱贫,这让那些骗子有机可乘。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1、高中学校教育的不足。高中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其它方面的教育,对学生缺少社会安全知识的教育和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生活在单纯安全的校园内而对外界的社会毫无了解使得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很差。
2、大学学校教育与管理的缺陷。新生的到来也给学校带来了很多事情,学校在忙碌于新生的生活与课程学习管理时忽视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新生报到期间由于来往人员频繁,很多新生材料不齐,导致管理混乱,宿舍的进出人员检查无法完善,使得不法分子趁机混入学生宿舍行骗。
(三)、社会方面的原因
1、社会重视度不够。社会对诈骗现象的不重视,使得诈骗分子越来越放肆。有些被骗的人由于损失不是很大,认为吸取这次的教训就好了,而就这样算了。面对正在发生的诈骗事件,有些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但由于自己没有被骗,而不愿去插手这事,导致很多人被骗。而很多诈骗分子被抓之后也只是将骗取的东西物归原主而未受到一定的惩罚,这使得诈骗分子的胆子越来越大。
2、诈骗分子的狡诈手段。诈骗分子使用的骗术很好地切合了新生们的心理需求,编造的谎言迎合了社会阅历浅的新生们的完美幻想,又扮演着生活中的各种角色,通过不同方式行骗。
二、高校新生受骗预防措施的探讨
(一)、新生自身
1、在开学前的暑假期间,学生可以跟父母或者朋友出去旅行,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或者在可信任的人的帮助下找一些暑假工,去尝试融入这个社会,增加一些社会小经验。平时可以多关注一下新闻、报纸、杂志等信息,这些材料可以反映社会万象,可以学习到一些相关知识,如:如何提高辨别能力和自我安全防护能力等。
2、在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学生可以加入录取学校的一些QQ群,与群里的学姐学长们交流,了解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开学的报道程序以及开学时容易遇到的骗局。同时,可以上网查阅学校的相关资料和学校所在城市的一些情况。甚至可以自己先到学校去参观,在此期间了解学校的环境。
3、在入学后,新生与新同学应尽快建立朋友关系,使得大家在生活、学习上互相帮助,尽快的融入大学生活。
(二)、学校方面
1、高中学校除了要授予学生课程知识外还应该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如学生防骗防盗知识,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自我防护能力的培养。在紧张的学习气氛下可以让学生互相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社会经验,让学生也了解一下校外的社会。
2、大学学校更应该注重加强新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和自我安全防护能力的培养。可以在录取通知书上宣传一些安全防骗知识,同时可以在学校的网站上宣传防骗知识,并在网上设置咨询窗口;在开学期间可以在宿舍楼前做一个防骗知识教育的宣传栏,或者做一些安全教育宣传报,在学生报到时分发给新生或者贴于各宿舍门上。
3、大学老师应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而90后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刚入学难免对学校的这种集体生活就有许多不适之处。同学之间缺乏交流,对学校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造成许多安全知识无法普及,这就往往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学生受骗的事情接连发生。因此,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就十分必要了。
(三)、社会方面
1、全社会动员起来,发动群众的力量。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让大家认清诈骗的本质和严重危害性,特别是要通过报道典型案件,揭露各种骗局狡诈之处,让大家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使大家都能够自觉远离骗局,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2、学校应与当地警方保持联系,而当地警方应积极配合学校的安全工作,多关注学校周围的安全问题,在学校附近做一些宣传,并设置学校求助专线。共同维持学校学生的安全,减少学生受騙现象。
三、结论
对于近年来高校新生被骗,各方均应引起注意。对于高校新生防骗意识的培养过程要针对现代新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时代特点,同时加强与现代诈骗分子各式各样的诈骗方式时刻保持同步,更要加强与当地公安部门的联系。防骗教育时应将新近发生的、与学生密切有关的案件对学生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对诈骗等案件的防范意识。学校和公安部门应该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和诈骗案件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防骗安全教育和宣传,同时加强联合打击。通过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手法提高学生提高学生安防意识,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安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曼. 大学生防骗教育之我思[J].民风(科学教育),2013(2)
[2]陶舒.大学生受骗现象分析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0)
[3]郝卜, 庞桥.浅析高校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J]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4]陈冈.论高校大学生的安防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4)
【关键词】高校新生;受骗;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一、高校新生受骗的原因分析
(一)、新生本身的原因
1、缺乏社会经验和自我安全防护能力。新生在高中期间一心投入紧张的学习,没有离开过校园的他们一直在父母、老师的关怀下长大,对校外的社会环境缺少了解、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容易轻信他人,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同时缺乏自我安全防护能力,在面对诈骗分子时不懂得如何理智处理,很容易陷入骗局。
2、陌生的新环境。很多新生在高中一直处于紧张的学习,很少出过远门,进入大学可能是他们当前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对于周围环境的人、事、物不熟悉、不了解,很多事需要寻求帮助,寻求帮助时很容易相信他人的指点,从而陷入诈骗分子的骗局。
3、家庭贫困。被骗的新生大部分是来自农村,家庭较为贫困,生活比较节俭,在新生开学期间需要购买生活用品及学习工具,面对诈骗分子推销的廉价产品时就失去了理智;有些新生认为自己上了大学可以进行各种兼职来为家庭减轻负担,急于让自身和父母脱贫,这让那些骗子有机可乘。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1、高中学校教育的不足。高中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其它方面的教育,对学生缺少社会安全知识的教育和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生活在单纯安全的校园内而对外界的社会毫无了解使得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很差。
2、大学学校教育与管理的缺陷。新生的到来也给学校带来了很多事情,学校在忙碌于新生的生活与课程学习管理时忽视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新生报到期间由于来往人员频繁,很多新生材料不齐,导致管理混乱,宿舍的进出人员检查无法完善,使得不法分子趁机混入学生宿舍行骗。
(三)、社会方面的原因
1、社会重视度不够。社会对诈骗现象的不重视,使得诈骗分子越来越放肆。有些被骗的人由于损失不是很大,认为吸取这次的教训就好了,而就这样算了。面对正在发生的诈骗事件,有些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但由于自己没有被骗,而不愿去插手这事,导致很多人被骗。而很多诈骗分子被抓之后也只是将骗取的东西物归原主而未受到一定的惩罚,这使得诈骗分子的胆子越来越大。
2、诈骗分子的狡诈手段。诈骗分子使用的骗术很好地切合了新生们的心理需求,编造的谎言迎合了社会阅历浅的新生们的完美幻想,又扮演着生活中的各种角色,通过不同方式行骗。
二、高校新生受骗预防措施的探讨
(一)、新生自身
1、在开学前的暑假期间,学生可以跟父母或者朋友出去旅行,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或者在可信任的人的帮助下找一些暑假工,去尝试融入这个社会,增加一些社会小经验。平时可以多关注一下新闻、报纸、杂志等信息,这些材料可以反映社会万象,可以学习到一些相关知识,如:如何提高辨别能力和自我安全防护能力等。
2、在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学生可以加入录取学校的一些QQ群,与群里的学姐学长们交流,了解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开学的报道程序以及开学时容易遇到的骗局。同时,可以上网查阅学校的相关资料和学校所在城市的一些情况。甚至可以自己先到学校去参观,在此期间了解学校的环境。
3、在入学后,新生与新同学应尽快建立朋友关系,使得大家在生活、学习上互相帮助,尽快的融入大学生活。
(二)、学校方面
1、高中学校除了要授予学生课程知识外还应该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如学生防骗防盗知识,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自我防护能力的培养。在紧张的学习气氛下可以让学生互相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社会经验,让学生也了解一下校外的社会。
2、大学学校更应该注重加强新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和自我安全防护能力的培养。可以在录取通知书上宣传一些安全防骗知识,同时可以在学校的网站上宣传防骗知识,并在网上设置咨询窗口;在开学期间可以在宿舍楼前做一个防骗知识教育的宣传栏,或者做一些安全教育宣传报,在学生报到时分发给新生或者贴于各宿舍门上。
3、大学老师应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而90后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刚入学难免对学校的这种集体生活就有许多不适之处。同学之间缺乏交流,对学校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造成许多安全知识无法普及,这就往往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学生受骗的事情接连发生。因此,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就十分必要了。
(三)、社会方面
1、全社会动员起来,发动群众的力量。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让大家认清诈骗的本质和严重危害性,特别是要通过报道典型案件,揭露各种骗局狡诈之处,让大家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使大家都能够自觉远离骗局,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2、学校应与当地警方保持联系,而当地警方应积极配合学校的安全工作,多关注学校周围的安全问题,在学校附近做一些宣传,并设置学校求助专线。共同维持学校学生的安全,减少学生受騙现象。
三、结论
对于近年来高校新生被骗,各方均应引起注意。对于高校新生防骗意识的培养过程要针对现代新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时代特点,同时加强与现代诈骗分子各式各样的诈骗方式时刻保持同步,更要加强与当地公安部门的联系。防骗教育时应将新近发生的、与学生密切有关的案件对学生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对诈骗等案件的防范意识。学校和公安部门应该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和诈骗案件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防骗安全教育和宣传,同时加强联合打击。通过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手法提高学生提高学生安防意识,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安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曼. 大学生防骗教育之我思[J].民风(科学教育),2013(2)
[2]陶舒.大学生受骗现象分析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0)
[3]郝卜, 庞桥.浅析高校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J]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4]陈冈.论高校大学生的安防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