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自我意识教育优化孩子心理素质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h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孩子进行全面的自我教育,是使孩子养成自我评价的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自我反省对学习和生活不无裨益,无
  论是优等生或是后进学生,只有经常进行自我剖析、自我评价,才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做到学习中目标准确,有的放矢。家长随时对孩子进行自我教育是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孩子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心态,可以说,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与各位家长及老师共勉!
  【关键词】自我意识;心理素质;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雨果说过:“一个人要找准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只有找准了位置才能出成果。”这句话之所以成为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就在于它强调了人的自我意识。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也是告诫人们要自己了解自己,无论干什么都不能自不量力。那么,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尤其要注意对孩子自我意识教育的加强,自我教育是孩子出成果最基础的心理思想基础。
  孩子的自我意识培养主要从其参与学习相关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当然还包括了孩子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自我认知和把握。
  首先,家长引导孩子自我意识教育有助于其健康成长,有利于优化孩子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包括了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绪,奋发的进取心,健康的个性等。这是孩子适应学习环境、赢得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孩子文化素质的心理基础。
  “应试教育”中的智育偏重于知识信息的记忆与储存,轻视关注学生内心接受能力和心理诉求,使得部分学生的大脑超负荷发展,其他的技能被压抑,自然形成了健康心理素质养成和发展的障碍。健全人格和心理素质是人的德智体美劳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集合体,面对当今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最大的特点便是发展迅速,变化复杂,竞争激烈,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不但机遇和挑战同在,而且成功和挫折也是并存的。我们每一位老师的学生也是同样存在的。
  人生,从人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来看,是人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适应、利用、改造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在立身处世中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过程。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是人的本能性的基本表现,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形成正是其形成的表现。我们所教育的农村小学校的孩子由于年龄偏小,生活经验相对匮乏,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全人格及心理素养的时候,主要看是否会有积极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挫折面前能否很快调整自我的心态,能否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坚持自我的信念,在这种坚忍不拔的性格养成下,不会因一时的困难挫折而去放弃个人的想法和计划才行。在当前教育新形势下,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抑或是中考甚至高考,哪一位家长能回避让我们的孩子不去面对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择优录用,雙向选择的机制始终是要面对的,这就要求我们家长朋友不得不去关心一下孩子的心理适应性和心理承受能力。因为心理适应力和承受力的强化,有待于加强孩子的自我意识教育。自我意识淡薄的孩子,往往不晓得自己有几斤几两。
  案例一:
  邻居家的王铭章学业成绩得了A,而楼下的张梦琳只得了个C,就很灰心,就产生了自卑感,这种心态不能算是健康的心理素质。因为王铭章和张梦琳两人的知识基础、思考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他们的成绩评价才有了优劣之别。这基本算是很正常的了,若遇到这种情形,张梦琳的家长就非常需要设法引导她的孩子客观分析自己的不利和有利因素,最终让她明白自己得了C也是尽力而为了的,没有必要自责。
  其次,增强自身教育观念,是使孩子坚定自信心达到各自进步,分层优化的教育手段。家长和老师们都应该知道,缺乏自我意识的人,学习和生活中往往存在某些盲目性,或者好高骛远,或者消沉悲观,或者无的放矢,或者事倍功半。我们在引导孩子健全心理养成教育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真正认识到学生是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巨大的生命潜能的鲜活的个体存在,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重视和鼓励我们的学生大胆求异,质疑探索,在生活中在课堂上能积极提出新的思想和创新的制作及灵活多变的方法的孩子,我们更应该积极引导,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通过开展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情境和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理潜能和创新精神得以加倍释放。反观某一部分孩子之所以学习成绩提高缓慢,学习效果不理想,也是由孩子学习上的盲目性随意性造成的,尤其是在学校属于后进生行列的孩子,学习盲动性无序性是颇为严重的。作为家长此时不能去责怪孩子,不能去打消其积极性,要尽可能从学习和生活中去多关心孩子,帮助孩子从低迷中走出来,重新找回自信,设法去多亲近学生,帮助孩子自我剖析明确自身素质的优劣点,从而找准基点,明确学习目标,制定措施帮助孩子确立适合自身特色的目标,慢慢达到在已有学习基础之上逐步提高的教育目的。
  案例二:
  甲乙两生。甲被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而乙没有被评上。乙表现得闷闷不乐。此时乙的家长就应该去引导其从自身因素找起,分析其在学校里,在班级中,与同学老师的交际中,思想上,性格上,管理上,性格上,学习方面与甲的差距,让其充分意识到自己素质的不足,也就轻而易举地消除掉对甲的妒忌心理。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孩子进行全面的自我教育是养成其自我评价的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自我反省对学习和生活不无裨益,无论是优等生或是后进学生,只有经常进行自我剖析,自我评价,才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做到学习中目标准确,有的放矢。家长随时对孩子进行自我教育是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孩子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心态,可以说,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与各位家长及老师共勉!
其他文献
【摘要】由“永生”入手,以人物情感变化为主线,抓住人物对话几个关键教学节点,开展扎实又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把握主要内容,在听说读写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达成情与理的共融、读与写的交汇。  【关键词】小学语文四年级;《永生的眼睛》;情法;读写;评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的含义。  2.感受作者在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过程中
【摘要】文言实词,有的因多音多义而难以确定其义,有的因古今异义而容易混淆,还有的因词类活用而意义临时改变……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抓住实词的根—字形。根据汉字造字的演变过程(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及汉字象形的特点,抓住实词字形,引导学生根据特定的语境分析判断实词,探究其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实现充分理解文章、丰厚知识积淀、提高文化素养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表意文字;字形分析;知识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深奥如海,峻拔如山,隽永如溪,秀美如画,它吸引着每一个着迷于其中、流连忘返于其中的教师们。老师们,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躬耕出一片教育的新沃土。  【关键词】童话;孩子心里;教学步骤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皇帝的新装》前,我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皇帝的新装》该怎么讲?这是一篇深受学生喜爱的童话,我的担心即在此:如果因为我的教学使孩子们厌烦,喜欢
【摘要】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越来越发现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依然很薄弱,精神世界依然很贫瘠,语文课堂学习似乎并没有帮助他们实现更多的生命成长。  【关键词】策略;引导性读物;阅读方法;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自古,大师们关于“阅读”就有客观而朴素的评述,透着古典的智慧和亘古的光芒。吕叔湘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道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杜甫的“读书破万
【摘要】理答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环节。根据余老的课堂实录,将其应答策略分为简单肯定,并简练重复强调;间接肯定或否定;反问、追问;代答、旁答等。结合《听余映潮老师讲课》中余老的理答方式和自身的教学经验给予新任老师理答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理答;余映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在倡导把课堂還给学生,教师处于引导地位的现代教学方法 中,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主课,却常常被忽视。领导觉得语文课可上可不上,效果不明显;学生觉得语文课就是放松休闲课,听不听  无所谓;甚至连语文老师自己都会怀疑语文课的实际效果。面对这样的尴尬处境,如何让语文课变得有趣且有用,让学生乐于听,并且從中受益,成了我语文教学中探索和实践的主要方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方法和经验,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关键词】有趣;有用;阅读;评点;探究  【中图
【摘要】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着无话可说、干瘪枯燥、官话套话。为了能够很好地论述观点,论证富有说服力,行文有文采,可将“赋、比”手法运用于其中,具体操作以《阿房宫赋》《拿来主义》两篇经典论述类文章为借鉴,在铺陈譬喻中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关键词】《阿房宫赋》;《拿来主义》;赋;比;议论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诗经》六义之“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不仅是古诗创作中的瑰宝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就应该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根据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引导。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长提供机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和素质教育的推行,
【摘要】在语文考试中,作文可以说是占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语文成绩的高低直接与作文得分的多少息息相关,而作文成败的关键性一步就是审题。清人薛雪《一飘诗话》云:“一题到手,必观其如何是题之面目,如何是题之体段,如何是题之神魂。做得题之神魂摇曳,则题之面目、体段,不攻自破矣。”这里说的就是审题的重要性。  【关键词】命题作文;审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反观学生作文,就经常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种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离不开阅读,所以阅读对于学生、老师以及整个课堂质量来说至关重要。如今群文阅读已经成为课堂阅读的主要形式,并且其发展越来越快,被广泛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本文阐述群了文阅读的形式、内容以及其在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语文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