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现况调查

来源 :中华糖尿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reykao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2型糖尿病(T2DM)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的患病率,探讨CAN的临床特点和发病危险因素。

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横断面研究。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北京市城区和郊区13家医院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根据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CAN组及非CAN组。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秩和检验和χ²检验比较两组间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T2DM罹患CAN的危险因素。

结果

纳入T2DM患者共1 975例,CAN组患者1 236例(62.6%),非CAN组患者739例(37.4%)。与非CAN组相比,CAN组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糖化血红蛋白较高,使用二甲双胍剂量较大,二甲双胍使用时间较长,接受高等教育的患者较少,合并冠心病、外周血管病变及高血压的患者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CAN组T2DM患者比较,CAN组患者出现头晕和站立不稳、乏力、餐后饱腹感、尿频、夜尿、尿急和上半身出汗的自主神经病变症状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CAN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为1.040,95%可信区间1.008~1.072,P=0.012)。

结论

北京地区T2DM患者CAN的患病率较高,常合并多种自主神经病变症状,增龄是CAN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后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复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接受新辅助治疗联合外科手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87食管癌患者资料。男性160例,女性27例,年龄(63.0±7.1)岁(范围:43~76岁)。新辅助治疗方案包括新辅助放化疗(CROSS方案)118例,新辅助放化疗(非CROSS方案)26例,新辅助化疗27例,新
胃肠胰G3级神经内分泌瘤(NET G3)是2019年提出的一种新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亚群,具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特征,其诊断和治疗尚存在诸多难点和争议之处。胃肠胰NET G3与神经内分泌癌(NEC)在驱动基因及疾病起源上呈现明显差异,NET中突变频率最高的基因为MEN1、DAXX/ATRX等,而NEC中则为TP53和Rb。目前主流观点认为,NET G3与NEC是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两种疾病,NET G3
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是造成移植肝功能障碍和移植物丢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生率为5%~25%,病死率高。供受者复杂多变的血管条件、吻合技术、感染和移植后急慢性排斥反应等,均可引起肝移植血管并发症。血管并发症的类型多元、复杂,按血管构造可分为动脉并发症和静脉并发症;按血流特征可分为流入道(肝动脉、门静脉)障碍和流出道(肝静脉、腔静脉)障碍;按病变性质可分为破裂出血、狭窄、血栓形成及假性动脉瘤等;按发生时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在临床中常被用于评估容量状态和心脏前负荷。CVP监测可以追溯到Hughes和Magovern在1959年将其作为指导开胸术后患者恢复血容量的一种复杂右心房监测技术[1]。之后,Wilson等[2]将CVP监测技术进行推广,使其很快成为胸部手术患者的常规监测方式。CVP监测成为指导液体治疗的标准最开始应用于手术室,后来应用于ICU内。CVP监测是ICU临床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常用指标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及重大手术患者的监测。本研究结合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