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磺脲类药物是一类最早发现和广泛应用的口服降糖药物.经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与发展,磺脲类药物,尤其是新开发的药物和剂型,降血糖效果良好,低血糖反应及其它不良反应较少.本文对磺脲类药物及其降血糖机制,各种磺脲类药物的药理特点,磺脲类药物治疗对微血管病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磺脲类药物是一类最早发现和广泛应用的口服降糖药物.经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与发展,磺脲类药物,尤其是新开发的药物和剂型,降血糖效果良好,低血糖反应及其它不良反应较少.本文对磺脲类药物及其降血糖机制,各种磺脲类药物的药理特点,磺脲类药物治疗对微血管病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研究牙列拥挤患者拔除双侧第1前磨牙6个月后,上颌牙列生理性漂移的移动量及移动类型,为扩展漂移矫治的适应证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例牙列拥挤需拔除双侧第1前磨牙的安氏Ⅰ类病例,男8例,女12例,年龄11~14岁.拔牙后最初6个月上、下颌牙齿都不戴矫治器.收集漂移前和漂移后6个月的研究模型、头颅侧位片和曲面断层片资料.测量上颌漂移前后的拔牙间隙、前牙拥挤度和前牙不齐指数;尖牙和第1恒磨牙牙冠
自体脂肪移植已由最初的块状移植,发展到颗粒移植,现已应用于体表凹陷填充、面部除皱、隆乳、丰臀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临床应用日益广泛[1].但是目前仍存在移植脂肪细胞成活率较低,吸收率较高甚至高达30%~70%[2]等问题.故想取得满意效果,常需进行少量多次移植,因而影响脂肪移植技术的发展.对既要求吸脂塑形,又要求大量脂肪颗粒以填充某部位时,多次抽取显然不妥.如何将1次手术吸取的“多余脂肪”进行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办、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北京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协办的第六届北京国际整形美容外科会议暨第六届宋儒耀整形外科青年医师论坛定于2014年10月18-19日在北京首都机场朗豪酒店召开,会期2天。曹谊林教授和祁佐良教授担任大会名誉主席,栾杰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容貌美的追求越来越高.睑袋是面中部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显得面容憔悴,精神欠佳,不仅影响美观,还影响到人们社会交往的自信心.睑袋切除术是矫正下睑衰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若医师经验不足,也很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下睑凹陷、外翻等,影响美容效果.我们就近2年来收治的60例睑袋切除术受术者进行分析和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睑袋切除术
中年男性患者,以高血糖、严重低血钾入院.伴消瘦、皮肤薄、脸圆,精神症状.CT示胰腺肿瘤;垂体无异常.结合血尿皮质醇、血ACTH、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拟诊为异位ACTH综合征.本文就此病的诊断、鉴别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目的 探讨香烟烟雾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40只,体质量200~250 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低焦油含量组(L组)、中焦油含量组(M组)和高焦油含量组(H组),每组10只.每组各只大鼠背部皮肤脱毛后画出2 cm直径的4个圆环,按画定的圆环剪掉皮肤全层,形成4个等大的圆形创面.C组不做任何干预作为对照组,L、M、H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自制的密闭的熏烟箱,给予0.1、0.5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90Sr-90Y(以下简称90 Sr)照射或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最佳方案及安全性.方法 将兔耳增生性瘢痕随机分为8组:A组直接行放射性核素90Sr照射,B组手术修薄后2d行90 Sr照射,C组手术修薄后1周行90 Sr照射,D组直接注射曲安奈德,E组手术修薄后1周注射曲安奈德,F组直接注射生理盐水,G组手术修薄后1周注射生理盐水,H组为空白对照.观察各组的组织学变化.结果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a(TGF-a)、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原代培养的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噻唑兰(MTT)法观察TGF-a、TNF-a和VEGF对原代培养的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的作用;用PI染色流式细胞分析、Hochest33342染色的方法检测上述细胞因子对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0.1~100ug/L的TGF-a、TN
目的 调查分析假体隆乳者围手术期的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为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123例假体隆乳者,应用Hamiltom焦虑量表和Hamiltom抑郁量表,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测评焦虑和抑郁水平.结果 手术前后焦虑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量表评分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术后焦虑与术前焦虑和抑郁均呈正相关(r=0.377,0.313,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