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789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内镜全层切除术(EFR)对胃固有肌层间质瘤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发现并经超声胃镜、CT 或MRI 检查,提示为胃固有肌层间质瘤患者18例,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 EFR 治疗,术后随访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 EFR 治疗的18例患者,病变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切除肿瘤最大直径1.2~3.0 cm,平均最大直径为1.8 cm。EFR 手术时间为45~12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85.5 min。术后病理证实2例位于胃体的肿瘤为平滑肌瘤,其余均为间质瘤。术后均未出现出血、腹膜炎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12个月,创面愈合良好,病变均无残留或复发。结论 EFR 治疗胃固有肌层间质瘤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整体切除率高的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多索茶碱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娄底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2例,将其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应用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早期检查颅脑损伤,发现外伤性脑梗死予以早期干预治疗。方法选择2013年1至8月六安市立医院收治的行早期 DWI 检查的颅脑外伤患者52例,其中男30例,女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理念在提升血透室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至6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透室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的11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7至12月采
目的 观察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施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双盲法 ,对 1 5例 2 0眼施术 ,其中前葡萄膜炎 1 2例 ,全葡萄膜炎 3例。在施行白内障摘出术时 ,随机
1997年~ 2 0 0 2年 12月我院对 4 6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 (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手术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6例 ,年龄 70~ 92
川崎病是一种病因未明、表现为全身性血管炎的疾病。川崎病自 196 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首次报导后 ,我国于 1978年报道了第一例 ,我院于 1986年第一次发现此病 ,以后逐年增多。
人口老龄化巳成为社会现象,老年异常心功的手术患者也愈来愈突出,由于老年人脏器功能逐渐减退,对麻醉和手术时耐受性降低,常并发心肌缺血、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症状,病情
目的比较不同用法的曲马多在分娩镇痛中的有效性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同期住院分娩符合入选标准的产妇随机分为 3组 :实验 1组 (曲马多组 ) 3 3例 ;实验 2组 (曲马多 +耳
CD4+ CD25+ Foxp3+调节性 T 细胞( Treg)是由Sakaguchi 等于1995年首次发现并报道的一类具有特殊抑制功能的 T 细胞亚群,目前已被广泛深入地研究,发现它与多种肿瘤的发生相关,本文针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胃固有肌层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超声(EUS)发现的34例源于胃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SM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