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那些四海为家的年轻人——读《绽放西部的青春与梦想》

来源 :保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m6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绽放西部的青春与梦想》是报告文学作品,关于保定学院毕业生去西部支教的故事。那应该是从2000年,15名毕业生来到新疆且末县中学任教;2002年,又有10名同学主动到西藏日喀则地区任教。这十多年来,保定学院已经有近百名学生远赴新疆、西藏、贵州、重庆等地工作。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保定学院西部支教学子的回信,使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些青年们的不凡选择。
其他文献
谥号是中原礼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传统的契丹社会中无迹可寻。辽朝建立后,受到中原礼制文化的影响,契丹统治者开始了包括赠谥在内的王朝制度文化的创建。从目前已有的资料
采用实验室实验的方法,检验后悔情绪的自我损耗效应,比较作为后悔与不作为后悔对个体的自我损耗程度,并探索自我肯定对后悔情绪的缓冲作用。研究发现:(1)后悔情绪会消耗个体有限
曾经有幸聆听著名特级教师汪培新老师的一节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课《三角形的认识》。名师看似随意、简单,实则蕴涵智慧和思想,充满生命活力的精彩教学演绎,令人折服,同时也引起我对数学概念教学的非常关注。我们知道,传统数学概念教学比较注重概念的形式,忽视其形成过程,重机械记忆,轻体验,往往造成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不准,对概念产生模糊的认识,对概念运用不力。那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更应关注什么呢?本文拟谈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