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方面带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建立桑蚕学科网站,有助于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全面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本文介绍了桑蚕学科网站的构建,探索桑蚕学科发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桑蚕;学科网站;构建
学科网站是以一定的软件为基础,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到的辅助性素材、媒体、课件等资源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到的各种信息汇集起来的网络系统。学科网站的建立主要是采用探索式、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1]。很多学科网站对其专业实习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帮助[2]。构建一个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交流的平台,既可以关注学生差异,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亦有利于教师网络课堂教学及辅导多样化。设计开发学科网站,还可以拓宽师生的视野,丰富师生的知识,充实校本资源。本文介绍了河池学院桑蚕学科网站的构建,包括网站的组成、网站的制作过程及其实践意义和价值。
1.桑蚕学科网站的组成
1.1 学科简介
学科简介包括师资力量、研究方向和教学条件等。
1.2 资源库
资源库可分为四大类:图片库、动画库、视频库和题库。
1.3 试卷
试卷主要指目前学校或教师所使用的、用于测试的各类成套试卷。
1.4 案例
案例是指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的事件或现象。
1.5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新的表现形式。
1.6 课件
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的辅助教学软件,根据运行平台划分,可分为网络版课件和单机运行课件。
1.7 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提供一些学习教程和资讯,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包括论坛、学生论文、答疑板和专题讨论。
1.8 帮助和搜索引擎
建立目录导航等帮助信息,提供搜索引擎,最大限度地方便浏览者。
1.9 电子课本
电子课本是指数字化、交互功能的智能化将教材内容以科学直观的视、音、图、文展现出来的通过电子介质阅读的课本。其在多角度、多维度地呈现教材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为传统教材模式向网络化教材转变提供了良好范式。
1.10 提供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是指互相在自己的网站上放对方网站的链接。使浏览者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相应的参考网站。
1.11信息发布栏
信息发布栏是指在学科网站上及时发布教研动态、教研通知等。
2.桑蚕学科网站制作过程
2.1 熟悉教材
根据桑蚕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制作网站。
2.2 搜集资料
2.2.1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上大量的桑蚕学的网络资源,对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课件、教案、个案等分类汇总。
2.2.2 积累资源:在传统的教学中必然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音频和视频等。
2.2.3 商业化资源:在短时间内补充教学资源可以通过购买一定量的商品化的教学资源。
2.3 脚本的编写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搜集到的材料,针对计算机的输出和显示的能力,设计网站的结构和格式,形成自己的设计思路。
2.4 网站的制作
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在制作网页时要多灵活运用网站管理系统后台功能,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制作效率。
2.5 网页设计、制作和维护
确定整个网页系统的整体规划,所要介绍的内容范围和目的,之后要收集所有需要放在网站上的文本资料、图片等来进行制作和维护。
2.6 网站的发布
做好的网站要寻找主页空间,申请域名,争取早日在互联网发布,实现资源共享。
3.学科网站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3.1 丰富教学资源
学科网站的建设与利用,旨在为教师提供丰富的便于检索的教学资源平台,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着力解决学科资源存在的重复开发和低水平开发问题,提高优秀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的推广有效性。
3.2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上需要发素材给学生从而导致大量时间的浪费,学科网站充分利用了课堂的每一分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而学生只要利用浏览器打开主题学科网站便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在网上就可以自行点击观看学习或下载资源,方便而富有成效。
3.3 推动教学信息化进程
学科网站构建对积极进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活动、信息技术教育与教学管理活动整合的探索,对于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化进程,加快学校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步伐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3.4 提高教师素养
学科网站建设有利于培养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研、教学、自我进修活动的能力,有利于教師个人素养的提高。
3.5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科网站能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利用学科网站进行自主学习,根据不同的学习需要,下载或观看不同的学习资源。
4.结束语
设计是学科网站开发的基础,并影响学科网站构建、应用和发展[3]。学科网站进一步挖掘了校园网的潜力,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教学网站作为校园网的补充部分,它的建设将大大提高校园网的利用效率。相信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会加入到学科网站的建设中,使学科网站得到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枫岳.基于学科网站的协作学习模式的实验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6,1(2):127-129.
[2]胡悒萍,陈秀真. 《大学生健康教育》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及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 21(4):263-266.
[3]熊坚强.学科网站的设计与开发[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基金项目:
河池学院2015年校级教学软件立项课题(2015ER03)。
作者简介:
罗泽萍(1987.7—),女,广西梧州人,硕士,助教,从事生化药理学研究。
通讯作者:
安 慧(1980.12—),男,山东泰安人,硕士,讲师,从事桑蚕病虫害防治研究。
【关键词】桑蚕;学科网站;构建
学科网站是以一定的软件为基础,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到的辅助性素材、媒体、课件等资源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到的各种信息汇集起来的网络系统。学科网站的建立主要是采用探索式、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1]。很多学科网站对其专业实习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帮助[2]。构建一个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交流的平台,既可以关注学生差异,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亦有利于教师网络课堂教学及辅导多样化。设计开发学科网站,还可以拓宽师生的视野,丰富师生的知识,充实校本资源。本文介绍了河池学院桑蚕学科网站的构建,包括网站的组成、网站的制作过程及其实践意义和价值。
1.桑蚕学科网站的组成
1.1 学科简介
学科简介包括师资力量、研究方向和教学条件等。
1.2 资源库
资源库可分为四大类:图片库、动画库、视频库和题库。
1.3 试卷
试卷主要指目前学校或教师所使用的、用于测试的各类成套试卷。
1.4 案例
案例是指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的事件或现象。
1.5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新的表现形式。
1.6 课件
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的辅助教学软件,根据运行平台划分,可分为网络版课件和单机运行课件。
1.7 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提供一些学习教程和资讯,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包括论坛、学生论文、答疑板和专题讨论。
1.8 帮助和搜索引擎
建立目录导航等帮助信息,提供搜索引擎,最大限度地方便浏览者。
1.9 电子课本
电子课本是指数字化、交互功能的智能化将教材内容以科学直观的视、音、图、文展现出来的通过电子介质阅读的课本。其在多角度、多维度地呈现教材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为传统教材模式向网络化教材转变提供了良好范式。
1.10 提供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是指互相在自己的网站上放对方网站的链接。使浏览者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相应的参考网站。
1.11信息发布栏
信息发布栏是指在学科网站上及时发布教研动态、教研通知等。
2.桑蚕学科网站制作过程
2.1 熟悉教材
根据桑蚕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制作网站。
2.2 搜集资料
2.2.1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上大量的桑蚕学的网络资源,对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课件、教案、个案等分类汇总。
2.2.2 积累资源:在传统的教学中必然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音频和视频等。
2.2.3 商业化资源:在短时间内补充教学资源可以通过购买一定量的商品化的教学资源。
2.3 脚本的编写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搜集到的材料,针对计算机的输出和显示的能力,设计网站的结构和格式,形成自己的设计思路。
2.4 网站的制作
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在制作网页时要多灵活运用网站管理系统后台功能,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制作效率。
2.5 网页设计、制作和维护
确定整个网页系统的整体规划,所要介绍的内容范围和目的,之后要收集所有需要放在网站上的文本资料、图片等来进行制作和维护。
2.6 网站的发布
做好的网站要寻找主页空间,申请域名,争取早日在互联网发布,实现资源共享。
3.学科网站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3.1 丰富教学资源
学科网站的建设与利用,旨在为教师提供丰富的便于检索的教学资源平台,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着力解决学科资源存在的重复开发和低水平开发问题,提高优秀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的推广有效性。
3.2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上需要发素材给学生从而导致大量时间的浪费,学科网站充分利用了课堂的每一分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而学生只要利用浏览器打开主题学科网站便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在网上就可以自行点击观看学习或下载资源,方便而富有成效。
3.3 推动教学信息化进程
学科网站构建对积极进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活动、信息技术教育与教学管理活动整合的探索,对于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化进程,加快学校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步伐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3.4 提高教师素养
学科网站建设有利于培养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研、教学、自我进修活动的能力,有利于教師个人素养的提高。
3.5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科网站能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利用学科网站进行自主学习,根据不同的学习需要,下载或观看不同的学习资源。
4.结束语
设计是学科网站开发的基础,并影响学科网站构建、应用和发展[3]。学科网站进一步挖掘了校园网的潜力,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教学网站作为校园网的补充部分,它的建设将大大提高校园网的利用效率。相信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会加入到学科网站的建设中,使学科网站得到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枫岳.基于学科网站的协作学习模式的实验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6,1(2):127-129.
[2]胡悒萍,陈秀真. 《大学生健康教育》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及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 21(4):263-266.
[3]熊坚强.学科网站的设计与开发[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基金项目:
河池学院2015年校级教学软件立项课题(2015ER03)。
作者简介:
罗泽萍(1987.7—),女,广西梧州人,硕士,助教,从事生化药理学研究。
通讯作者:
安 慧(1980.12—),男,山东泰安人,硕士,讲师,从事桑蚕病虫害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