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向善而生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x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用毛巾捂住面部,然后一屁股坐在老人胸口,手里摇着扇子,直至老人没了生命体征……这残忍的一幕发生在江苏溧阳。受害人是一名83岁的老太太,嫌疑人则是她的保姆。保姆做这些时并不知道,房间里有一个摄像头,她的一举一动都被拍了下来。2020年5月11日上午,记者了解到,受害人一家和嫌疑人是老乡,事发前双方相处融洽,未发生过矛盾冲突。更令人吃惊的是,保姆行凶后还非常镇定地教死者家人处理后事,“要不是家里有监控,我们说不定还要感谢这个杀人凶手!”
  真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一个保姆竟无缘无故杀死雇主之母。看到这个案子,自然想起靖边的“埋母案”。这些案子的共性,都是熟人作案。
  心学家王阳明的弟子何廷仁說过:“学问之道,须从起端发念处察识,于此有得思过半矣。知过,即是良知;改过,即是本体。”与此同理,用此番话推演现代社会:这个知法,也是良知;而这个守法,也就要改过矣。不知过,何以知法?不改过,何以守法?古今同源,如出一辙。我们不能因为这个是心学弟子的话,谓之不可信也。其实,心法如一,不知者,不改者,皆有可能成为亡命之徒!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所谓道德,在很大层面上也就是法律。不要以为这是道德层面上的问题,而法律层面上就没办法管。实际上,所谓的道德问题,就是真正的法律大问题。法,通天下;法,贯一切。道德,在许多时候就是一种法律。
  出现命案,人人都在追问作案动机。其实,动机不纯,口是心非,不知过,不改过,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可出现。据报道,事发至今,张家人一直搞不明白保姆行凶的动机,称:“我们之间从来都没有过矛盾冲突,也没有其他仇怨,在我们家工作这段时间,双方相处也很好。她表面上对我妈妈照顾很周到,我们对她也都很尊重,想不通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实,动机不纯就是一个动机,因为动机不纯,既代表着操守不行,也代表着蕴含诸多不可控的因素。
  如何化解这种危局呢?靠的是静心修行,靠的是敬业精神,而不是以外物之道迷乱本心。养老也好,尽孝也罢,要顺其自然,不能因为有钱就雇人,理所当然地觉得可以代替需亲身而为的孝行;也不能因为自己没钱,就盼老人早死。应该说,凡事在于知行合一,即知过与改过两者不可分割。过者,死也。而知过者,应该知道死的结局。所谓改过,就是要想办法改变这种濒死的结局,处处再三小心。反之,在这样一种局面之下,把生命托付给谁呢?最值得放心还是最不值得放心,都必须再三审问内心。这两个案子均属于出乎意料的。但是,无论是“埋母案”还是“保姆杀人案”,家人的防范不足都值得反思。也只有防范到位了,才能防患于未然。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多用一点爱心,多花一点心思善待生命,努力向善而生,才是正道。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大鹏笑起来很大声,“哈哈哈……”声音浪涛一样滚动,滚着滚着,就一路汹涌开去。  我喜欢爱笑的学生。不管天阴天雨,有一点开心,就放纵地笑一场,把教室的气氛瞬间点燃。  只是,大鹏的作业态度实在让人头疼。第一次,他说:“忘在家了。”第二次,他说:“拿错本子了。”第三次,他说:“找不到了。”  “我知道,你是被一个蒙面的歹徒抢劫了,他专门抢作业本。上学路上,危险重重,同学们务必提高警惕啊。”我说。  “
小男孩的原本人性  小男孩是“奇异生物”,男孩们有一个相同的追求:享受每一秒、每一刻、每一天。男孩们无处不在,无所不为,上房揭瓦、下河摸鱼、爬树、满院子追逐。母亲宠爱他们,小女孩恨他们,姐妹兄弟姑息他们,爸爸不理会他们。男孩们指甲干净,小脸却是肮脏的;头脑聪敏,头发却粘着口香糖;胸怀大志,口袋里却装着青蛙。男孩是一个综合体——马的胃口、剑龙的消化系统、袖珍原子弹的能量、强者的心、紫罗兰般的羞怯、钢
在一个本来并不贫穷的家庭里,男孩提出要钱买颜料和画笔,被妈妈拒绝了。在男孩一再坚持下,妈妈只好答应,又问买多少,男孩说10盒,妈妈只买了2盒,还反复强调爸妈赚钱是多么不易,千万不要浪费。结果男孩只用画笔画画,从来不舍得使用那些五颜六色的颜料。时间不长,男孩便颓然丧失了学画兴趣。  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姥姥和妈妈制作苹果酱,由于原料很少,只做了4罐。这将是她们未来几天内唯一的下餐佐料。这时,9岁的女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我的面前探求文学创作日丰的原因。我说,我只是在向自己证明活着的价值,我不愿意向世界交一张人生的白卷。  我们在岁月里流浪,每一个时刻都在与前一个时刻挥手告别,我很庆幸能把深深的思索凝结成一个个篇章,一片片水彩墨迹,留在岁月的河流而绵延不绝。智者的只言片语,就是世界的清风朗月,照耀着饱受桎梏的灵魂。那澎湃的灵思,给每一个接近的人带来绵延不绝的福流。  有人說:“你的文学作品,你的水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管子》有言:“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百姓不勤,遂有饥寒。管仲又说:“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耕织不仅是衣食之源,也是礼仪文明的基础。由此可知,勤以修身,劳可安邦。  回首历史,但凡伟人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黄帝建造屋宇,缝制衣冠,制造舟车,创制乐律;虞舜种田捕鱼,烧制陶器,天下大和,百姓无事;苏秦熟读
我跟军人有渊源。我的爷爷是国民党军人,黄埔军校第七期毕业,参加过抗日,也参加过“剿共”,在淮海战役打了败仗,被俘虏了。打败他的是解放军二野还是三野,我忘了,但其中有个军人后来成为我的岳父。所以当年我爷爷败给我岳父。  我是老知青,出国又是洋插队,整整18年。我的学历实际是小学毕业。“文革”发生后我勉强上过2年初中,数学、语文课都没有上过,就是参加批斗老师,参加游行,参加劳动,混了2年就和几十万知青
一个人到中年的朋友辞掉银行的工作想创业时,家里简直如遭地震一样恐慌,父母批评他不考虑后果,妻子指责他做事太冲动。他不得不立下保证,不让一家人的生活水准下降。但亲人们依然不肯罢休:“我们反对你这样做,不只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你,你一个坐办公室多年的职场人,离开了朝九晚五的单位还能干什么呢?”然而,让家里人想不到的是,朋友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在全国各地设了分公司。一家人的生活水准不但没下降,反而一
20世纪80年代,中国还没有加入世界版权公约,市面上出现的马尔克斯作品全部是盗版。这一现象让马尔克斯非常生气,他说:“未来150年内,我不会将版权交给中国出版社。”因为这个原因,中国出版界一直在做各种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拿到马尔克斯作品的版权。  有什么办法能够拿到马尔克斯作品的版权呢?很快,新經典文化公司的文学博士猿渡静子想到一个办法。这天,静子给马尔克斯的助理卡门女士写了一封信。在信中,静子
我常常感动于这样一幅图景:田埂上,外婆俯身于一大片绿色的麦苗前,双目微垂,神情似陶醉,也似敬畏……  外婆只读过一年书,却牢记一句古语:“民以食为天。”她没有读过专业农书,却对稻麦生长期了如指掌:间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扬花期……老人对粮食的敬畏珍惜是刻在骨子里的。  外婆煮粥,除了腊八粥,其余一律是白粥,土灶瓦锅,井水新米,新炭松枝,真正的农家风味。她看不上那些菜粥、肉粥。“放那些东西,糟践了米
年轻时,李敖因为发表了一系列抨击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文章,被捕入狱。在坐牢期间,李敖一度陷于苦闷当中,不过,他随身带了《资治通鉴》《聊斋志异》《史记》等书籍,这些书籍给了他精神上的慰藉。李敖酷爱读书,每天手不释卷,狱友戏称他为“书呆子”。其实李敖一点都不呆,相反思维敏捷、談吐高雅。白天读书,李敖尽享读书之愉悦。到了夜晚,监狱屋顶上的灯光昏暗,所以李敖读起书来很费力。李敖想:“在这种灯光下怎么读书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