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教学改革浪潮的冲击下,为保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科研在教学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果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就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勇于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路子。科学的教育理论对教学改革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就是抓好课堂教学,因为课堂永远是学生健康成长和能力提高的主阵地。课堂的主角永远是学生,只有每个学生取得了成绩、得到了发展,教师的劳动才有回报,教学目的才能实现。语文课堂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参与度、思维的深刻度、目标的达成度组织教学,努力打造“三度达标”优质高效课堂,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学生动起来、思维活起来、效果好起来”,拓展一片教育教改新天地。
一、“三度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1.学生的参与度达标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真正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课堂我参与”。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或教育机制,激发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动口说、动手做、动脑想。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在一起。
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和学生的接受情况灵活设问、诱发思考,可以是个别问题,可以是群问群答,也可以搞问题竞答,还可以是自问自答,真正做到教学围着问题转、教师围着学生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每节课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20分钟。
2.思维的深刻度达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把调动学生进行有价值、有深度的思维训练放在首要位置,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体验;放手发动学生去讨论、质疑、争辩;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共享。让学生在思考中提升能力,在争辩中开阔思路。教师发挥好指导、引领、帮助、服务的作用。每节课让学生独立思考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
3.目標的达成度达标
每节课留有让学生归纳梳理、反思总结、消化吸收知识的时间,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具体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堂堂清、天天清。每节课设计当堂达标检测题,教师要将学生目标达成结果当堂反馈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当堂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学生达标率要求达到95%以上。
二、“三度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1.营造教研氛围,制定活动计划
语文教师不能成为单纯的教书匠,要变成教育家。教科研工作是教学工作中的“第一生产力”,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语文教师要搞好教学创新,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语文备课组拟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授课教师;结合活动安排,学校汇总制表,下发到各年级,教研组长适时组织教师参加听课观摩。
2.研讨交流,梳理课堂结构
各位教师在“三度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对教学设计、教学构思,还是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风格等方面都进行理论研讨,最终达成共识,形成科学的课堂结构。
3.研究教学课型,撰写导学案
一个完整的导学案具体包括:①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学法指导;②课前预习指导;③课堂助学;④当堂检测;⑤拓展延伸。同时注重把教案和学案合二为一,突出预习和当堂检测的重要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在编撰导学案的过程中还要突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4.课堂验收达标
学校语文教师举行“三度达标”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对课题进行验收达标。对课堂达标的教师颁发合格证并对教学优胜者进行通报表彰和奖励。通过该次活动,达到了引导教师聚焦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和教学效益的目的。
5.总结教学经验,写出教后感
每位教师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写出教学体会和教后感。由语文教研组长收集整个活动过程资料,包括活动计划,教案、评课记录、活动总结、教学实录和图片等教学资料,上交学校档案室封存。各备课组长总结活动情况交学科组长,学科组长总结本科活动情况交教务处,教务处和教科研机构梳理归纳形成新课型模式并在全校推广。
三、“三度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把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语言和思维的性质是不同的,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思维则是人脑的活动。但是,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又是十分密切的,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思维靠语言来组织,他们是互相依存的。在理解语言的过程中,思维活动十分活跃,要经过从语文形式到思想内容,又从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反复的思维过程,想象与联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况、判断与推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交替进行。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也需要经过紧张的思维活动。特别需要思维的准确性、条理性、连贯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把内容准确地、条理地、连贯地、生动活泼地、迅速地表达出来。要特别注重在挖掘文本中及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最终达到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二者的统一。
2.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已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熟悉。但由于许多教师不能认真地领会其实质,或者对启发式教学艺术运用不当,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一是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对教师的启发引导反应迟缓,造成启而不发;二是教师启发缺乏艺术,有的是问题本身缺乏启发性,有的是提问的问题太抽象、太庞大,缺乏循序渐进,致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使师生不仅进行有效的知识交流,而且能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教师应突出一个“导”字,“为师之道贵在于导”,学生突出“主入”两个字,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愉快的心理氛围中,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3.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美学风格
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要达到内容美和形式美,能给人以审美愉悦,为此在课堂教学结构的各个环节上要运用美学原则来规范和调控。让美的尺度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就是抓好课堂教学,因为课堂永远是学生健康成长和能力提高的主阵地。课堂的主角永远是学生,只有每个学生取得了成绩、得到了发展,教师的劳动才有回报,教学目的才能实现。语文课堂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参与度、思维的深刻度、目标的达成度组织教学,努力打造“三度达标”优质高效课堂,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学生动起来、思维活起来、效果好起来”,拓展一片教育教改新天地。
一、“三度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1.学生的参与度达标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真正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课堂我参与”。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或教育机制,激发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动口说、动手做、动脑想。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在一起。
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和学生的接受情况灵活设问、诱发思考,可以是个别问题,可以是群问群答,也可以搞问题竞答,还可以是自问自答,真正做到教学围着问题转、教师围着学生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每节课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20分钟。
2.思维的深刻度达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把调动学生进行有价值、有深度的思维训练放在首要位置,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体验;放手发动学生去讨论、质疑、争辩;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共享。让学生在思考中提升能力,在争辩中开阔思路。教师发挥好指导、引领、帮助、服务的作用。每节课让学生独立思考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
3.目標的达成度达标
每节课留有让学生归纳梳理、反思总结、消化吸收知识的时间,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具体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堂堂清、天天清。每节课设计当堂达标检测题,教师要将学生目标达成结果当堂反馈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当堂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学生达标率要求达到95%以上。
二、“三度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1.营造教研氛围,制定活动计划
语文教师不能成为单纯的教书匠,要变成教育家。教科研工作是教学工作中的“第一生产力”,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语文教师要搞好教学创新,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语文备课组拟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授课教师;结合活动安排,学校汇总制表,下发到各年级,教研组长适时组织教师参加听课观摩。
2.研讨交流,梳理课堂结构
各位教师在“三度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对教学设计、教学构思,还是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风格等方面都进行理论研讨,最终达成共识,形成科学的课堂结构。
3.研究教学课型,撰写导学案
一个完整的导学案具体包括:①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学法指导;②课前预习指导;③课堂助学;④当堂检测;⑤拓展延伸。同时注重把教案和学案合二为一,突出预习和当堂检测的重要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在编撰导学案的过程中还要突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4.课堂验收达标
学校语文教师举行“三度达标”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对课题进行验收达标。对课堂达标的教师颁发合格证并对教学优胜者进行通报表彰和奖励。通过该次活动,达到了引导教师聚焦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和教学效益的目的。
5.总结教学经验,写出教后感
每位教师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写出教学体会和教后感。由语文教研组长收集整个活动过程资料,包括活动计划,教案、评课记录、活动总结、教学实录和图片等教学资料,上交学校档案室封存。各备课组长总结活动情况交学科组长,学科组长总结本科活动情况交教务处,教务处和教科研机构梳理归纳形成新课型模式并在全校推广。
三、“三度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把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语言和思维的性质是不同的,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思维则是人脑的活动。但是,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又是十分密切的,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思维靠语言来组织,他们是互相依存的。在理解语言的过程中,思维活动十分活跃,要经过从语文形式到思想内容,又从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反复的思维过程,想象与联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况、判断与推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交替进行。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也需要经过紧张的思维活动。特别需要思维的准确性、条理性、连贯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把内容准确地、条理地、连贯地、生动活泼地、迅速地表达出来。要特别注重在挖掘文本中及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最终达到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二者的统一。
2.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已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熟悉。但由于许多教师不能认真地领会其实质,或者对启发式教学艺术运用不当,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一是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对教师的启发引导反应迟缓,造成启而不发;二是教师启发缺乏艺术,有的是问题本身缺乏启发性,有的是提问的问题太抽象、太庞大,缺乏循序渐进,致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使师生不仅进行有效的知识交流,而且能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教师应突出一个“导”字,“为师之道贵在于导”,学生突出“主入”两个字,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愉快的心理氛围中,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3.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美学风格
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要达到内容美和形式美,能给人以审美愉悦,为此在课堂教学结构的各个环节上要运用美学原则来规范和调控。让美的尺度贯穿课堂教学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