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苔丝悲剧人生的原因

来源 :青春岁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g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侵入农村,哈代的故乡也遭到强大的冲击,其宗法社会迅速解体,个体农民在经济上陷入失业、贫困的悲惨境地。哈代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英国小说的莎士比亚”。他善于用悲剧的眼光来感悟审视人生,而《德伯家的苔丝》是他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品和情境小说之一,小说的主人公苔丝是一个漂亮、聪明、纯洁、质朴、勤劳而又善良的农村女孩,家里很穷,他的父亲听到自己本是尊贵的德伯维尔骑士家族的嫡系子孙,后因苔丝把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王子”撞死后,于是便劝说苔丝去附近德伯家去认本家,从这一刻起,也预示着苔丝悲剧的开始,逼的走投无路而成为杀人犯,最后付出生命代价的悲惨故事。从苔丝的生活和命运我们可看出,哈代对待弱势社会中纯洁少女的态度,也可以看出哈代本身的悲观的态度和带有很多的悲剧色彩。这篇论文通过内部原因、外部原因和导致苔丝悲剧的必然性来分析,同时也通过社会原因,作者哈代的创作时期,不平等的法律制度等来进一步的深入分析造成苔丝悲惨命运的原因。
其他文献
中国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丰富的民间文化对于文学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作家写作立场、创作主体想象力以及民间文学的丰富资源三个方面论述民间文化对当代小说创作的
从19世纪中叶至今,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妇女有意识地研究自身、解放自身的思潮,逐渐发展成为一场遍及全球的运动,对全球妇女的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姚木兰这位女子的传奇人
本文先对“落霞、秋水”、“落花、杨柳”句比较确定王勃句更胜一筹,再结合王勃的《滕王阁序》与庾信的《马射赋》在文学史上的成就来分析它们在被创作之后传播的广度,最后收集
本文从生态女性批评角度对库柏的《最后的莫西干人》进行分析,试图证明虽然库柏在文中试图对自然、女性和非白人的命运表示关心,但他始终没有摆脱父权制观念,因而将自然放在从属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名作之一,长久以来备受读者青睐。主人公艾米丽,作为一名没落的贵族,在美国南方衰落的背景下,做出了自己的反抗与挣扎。艾米
精神的历程和身体的历程从来都不是同步的,所谓灵与肉的区分也只是将身体强加在灵魂的囚笼里。文明史发展到今天几乎可以被称为精神史,偶尔的身体显现也只不过是力量孱弱的呐喊
林语堂先生说《京华烟云》是自己流泪写完的,特别是写到曼娘的死时,很长时间他无法下笔。林先生把这样一个素雅、痴情和美丽的女子最后让她赤身裸体死在日本人手中,让她在暮年自
1987年,村上春树以甲壳虫乐队世界名曲《挪威的森林》为名创作同名小说。在书中,无论是茂密的森林、满山的白雪甚至于夏日的微风,都有一股浸透肌肤的孤独。本文将从叙事手法、特
王国维曾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的确每一个时代或某一历史时期出现某种突出的文学现象,本文
冯梦龙笔下的杜十娘自古以来是人们公认的悲剧人物,对于造成悲剧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在以前的门第观念说、金钱观念说、遇人不淑说等说法之外,又提出社会偏见说,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