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切入点,盘活信息技术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ay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素养和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自我学习为主。我主要采取创设环境;从游戏入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竞赛,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看和听来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缩小差异,采取寓教于乐的方法。
  【关键词】培养 兴趣 自主 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 螺旋上升的设置内容,在实施教学行为时,也要求学生主动、生动地发展,因此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学生拥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在信息时代,培养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非常重要,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设计都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在教学中,我们应积极探索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索式、自主式等教学方法,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设环境,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持续不断的鼓励和诱导相结合,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只有在真诚、理解的气氛中,才能充分地展示自我,也只有在宽松的心理氛围里,才能认识自身的价值,从而自如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真实和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学习者,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知识、真诚地面对学生。
  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对能力强的学生给予鼓励,对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不但不能存有偏见,而且要去理解他们、并耐心地指导和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简单地否定,抛弃他們。另外,良好的心理氛围的营造,也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还包括在课外,在生活中的长期积累。
  二、游戏入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学生兴趣是指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相联系的,学生“爱听”和有“学习兴趣”也不完全是一回事。学生有学习兴趣表现在他们有主动了解、积极探索的愿望上,有不惜时间、不怕困难,可以集中较长注意力的表现上,而且也表现在愉快的学习情绪上。
  我们可利用小游戏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鼠标操作,例如:贪吃鱼、打地鼠、纸牌游戏等等。富有童趣的游戏吸引学生,在课堂中发现学生们在忘情地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鼠标练熟了。使我体会到“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这句话的含义。但电脑游戏的取材和活动时间必须要严格控制,要选择优秀的适合学生的游戏,更要强调趣味、益智和学习的功能。有了这样的兴趣,再加上老师的引导,就会引起学生大脑皮层对信息技术的高度兴奋,他们就会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和不足,他们会很自然地愿意上信息技术课,自然而然以师为友,以学为趣。
  三、引入竞赛,增强持续的操作动力
  在教学中适当进行竞赛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指法练习时,我们可使用金山打字和CAI等指法练习软件,采取竞赛的方式,学生们兴趣高涨。当然这也是要循序渐进的,刚开始时我们先让学生练习中排键,然后是上排键、下排键、两个食指控制的八个键,这时我们比正确率;慢慢的再进行大篇幅的综合练习,开始学生要用20多分钟才能完成一篇CAI的综合练习,这时我们同样是比正确率;通过认真练习慢慢的速度就提高了,这时我们比正确率的同时,我们重点比速度,看谁用时短;再过一段时间,同学们可在7分钟左右完成综合练习时,我们比盲打,让大家在看键盘来进行盲打练习。有的同学为了取得好成绩,一连打好几遍。再通过详实的记录,为学生建立起他们的成绩档案。
  四、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才会发现和处理许多问题。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精讲多练。首先我们要看,让学生看老师,观察老师是怎么操作的,有什么技巧。老师要看学生,看学生的眼神,是否已经明白老师所讲的内容。其次是听,学生要听老师在讲什么,讲了什么内容,听完要细细理解。老师要听学生,听学生在讨论什么问题,从学生的话语中找到老师讲的不足之处。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自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在教学中我们准备些操作指南,将操作模块化,把知识点分解开来,再把操作以图形加文字的指南方式发给学生,使学生拿着指南便可以自学完成操作,自己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五、互相帮助,多彩实践中共同提高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估计没有哪个学科在体现学生的差异方面有信息技术课这样明显。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在计算机课上,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困难。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学内容太浅了,基础好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点,基础差的学生便不能接受。在上机实践课中,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时可以让一部分操作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在上机过程遇到的一些难题给予解答,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学生变老师,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也可使操作熟练的学生再教别人时再次发现自己问题。
  六、寓教于乐,益智游戏激活操作技能
  教学时要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宜长时间说教,应采取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寓教于玩的教法,如:在教学实践中我大胆尝试,把“益智游戏”做教学的载体运用到教学中,把游戏的变互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特点变成学生接受知识、掌握技能的动力。同时,学生在玩趣味游戏中,常会感到对知识的渴望,他们便会主动地提出并请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在操作实践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了,这种紧张而又快乐的气氛给教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总之,教师要想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要研究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客观条件,探求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恰当的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培养学生乐学、会学、主动生动地发展,把学生的“要我学”改变成“我要学”,养成积极创新的良好学习习惯,打开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之门,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全面地实施新课程。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 《有效教学》
  3. 《教育学》
  4. 《心理学》
  5. 《新课程:教师怎样上课》
  作者简介:
  王强,性别:男,民族:汉,1983年1月,籍贯:河北清苑县,工作单位:乌海市第十三中学,研究方向:信息技术课,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小教高级,邮编01604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对“绿色资源”、“绿色建筑”等概念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在实际生活中,暖通空调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使其在建筑能源消耗中占据了极大的部分,因此如何提高绿色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技术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原则以及分析了实现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措施,以促进绿色建筑暖通空调的建设,走向节能与环保的生活,为社会经济的发
摘 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混凝土自身又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所以其内部温升较其表面的温升幅度要大得多,而混凝土升温峰值过后的降温过程中,内部降温速度又比其表面慢得多,在这些过程中,混凝土内产生的应力(温度应力)是相当复杂的。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都较为复杂,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到不利情况且要求慎
本文介绍了一种升降吊扇,包括扇叶、吊盘和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盘活动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上设置有固定装置,调速器上设置有档位旋钮、控制电动推杆的升降键以及用于切换
期刊
摘 要:为了便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基础建设当中引入了高速铁路的施工方式。在大量的建设当中,我们可以看出,高速铁路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格局,有越来越多高速铁路在城市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在铁路施工和使用的过程中,会对周边的设施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区域发展中有很大的影响。其中主要的表现在铁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交通运输之间的矛盾关系,如何在合理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审美能力的课程。因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应是开放的、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教师需引导学生在交际中、活动中、情境中学习语文,激起学生的表现欲、
摘 要: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许多的治理所便屋面系统在建设的过程中都采用了浮动结构的形式,这种方法是在施工中不需要穿刺和穿孔处理,同时其在施工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强的隐蔽性。这种施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体现出非常好的保温性、防潮性和隔音性,所以这种方法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型不规则多曲金属屋面的施工技术,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型建筑物;屋顶面施工;不规则多曲金属屋面;直立锁边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读写一体化”,根据文章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既能使学生加深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对文章感情的体悟,又有利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及习作水平的提高。根据教学实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