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市抢险记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wuju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市,挺過来了!
  2020年7月3日20点至7月4日11点,江津区李市镇持续暴雨。
  短短15个小时,降雨量达到138.7毫米,最大小时雨强为48.9毫米。
  突如其来的暴雨致使穿镇而过的大肚子河水位暴涨,河水倒灌,淹没农田、公路和居民房屋,受灾农田1500亩,受灾群众3500人。
  林家嘴社区告急!三角坝社区告急!双河村告急!
  面对突发险情,李市镇在3个小时内创造了2000余名群众紧急疏散、未发生一起人员伤亡的“奇迹”。
  未雨绸缪,把防汛工作做在前面
  其实,早在今年3月底,李市镇就开始为防汛工作做准备。
  自3月28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宣布我国正式进入汛期以来,李市镇就将防汛工作前置,开始了人员动员培训、救灾物资准备等工作,并在6月28日开展了防汛救灾应急演练。
  7月2日下午,李市镇党委召开会议,传达贯彻江津区委常委会会议精神,为党员干部敲响“警钟”,要求值班人员必须到位到岗,时刻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准备。
  7月3日晚8点左右,李市镇下起了暴雨。
  李市镇党委立即在工作群里发布预警信息:大家密切关注雨情,严阵以待防大汛,全力做好此次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
  7月4日凌晨,雨势丝毫不减。
  李市镇纪委书记付玉前心里打起了鼓,随即带领值班人员前往场镇地势低洼的河坝街查看大肚子河的水势。
  “当时大肚子河仅仅是水流较为湍急,并未发现明显上涨。”付玉前回忆。凌晨3点、5点,他又两次前往河坝街查看水情,发现大肚子河水位暴涨,已经倒灌进沿河居民家中。
  “迅速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一线的付玉前第一时间作出研判,向江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了情况,并通知机关干部、公安消防人员、民兵应急分队、村社干部,吹响了抗洪救灾的“集结号”。
  “挨家挨户敲门通知群众迅速转移,通知群众不要到河边观望,不要到桥上看水,不要在低洼处停车,不要恐慌。永远把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面对紧急集合的救灾队伍,付玉前进行了最后动员。
  整合力量,高效组织抗洪抢险
  河坝街是李市场镇的一条老街,街道横跨林家嘴、三角坝两个社区,有居民300余户1000余人。
  街上建筑大多数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土瓦木质结构房屋,经过暴雨冲刷和洪水浸泡后,牢固程度减弱,一旦发生坍塌,后果将不堪设想。
  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河坝街居民陈永富仍然心有余悸。
  “大概在5点20分左右,我被敲门声惊醒,听到外面在喊洪水淹到一楼了,叫我们赶紧撤离。”陈永富回忆道,“看到洪水涌进家里,大家都慌了,房子周围都是水,路也看不见,都不知道往哪儿跑。”
  汛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
  关键时刻,前来救援的多股力量迅速分组、分工,组织引导群众有序撤离。
  一方面,抽调人员成立先遣队伍,负责挨家挨户通知群众撤离;另一方面,组织成立救援分队,帮助指导群众迅速撤离。同时,一户一户地进行搜寻,确保群众全部转移。
  对找不到路的群众,派出所民警拴着安全绳开路指引;对行动不便的群众,民兵们肩背手抬;江津区应急管理局也及时调来了冲锋舟、救生衣等物资,并派遣专家到场指导救灾抢险,确保群众安全转移。
  与时间赛跑,与灾情赛跑。
  7月4日早上6点,河坝街1000余名群众全部转移;早上8点,云峰茶厂、启明星幼儿园附近小区800余名被困群众全部转移;早上9点,国道212双河桥段4辆轿车、1辆大巴车上被困的50余名乘客被成功转移。
  对于疏散的群众,李市镇也采取了大量措施:供应热水、方便面,确保群众有饭吃、有水喝;组织镇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现场为群众检查身体。2000余名群众都得到稳妥安置,情绪稳定。
  立即行动,迅速恢复正常秩序
  7月4日11点,洪水消退,留下满地狼藉。
  李市镇街道上设施严重损坏,交通受阻,停水停电,生活各种不便。
  但与此同时,天灾却也让人领略了一把“李市速度”。
  从7月4日中午到7月5日中午,只在一个昼夜之间,李市镇就进行了一次快速切换,一切又恢复到洪水之前的模样。
  这得益于李市镇党委、政府的迅速反应。
  “要第一时间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洪水消退后,李市镇党委、政府随即号召全体干部群众围绕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电力供应、通讯畅通、住房检测、复耕改种、灾后防疫等重点工作,抓紧灾后重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当天下午,城管工作人员、党员干部、志愿者第一时间走上被淹的河坝街和辖区部分公路,开展减灾防疫工作;部分商铺店主回到店里,冲洗被浸泡的货物和墙壁上残留的淤泥;还有村民将浸泡过的家具、杂物抬到院内晾晒。
  截至7月5日,江津区住房城乡建委组织专业人员对河坝街受损房屋和场镇部分民房进行了检测排查,被转移群众也全部返回家中。
  同时,恢复供水供电,打通国道212双河桥段,场镇所有淹没或过水地带实现了消毒防疫全覆盖。
  此外,李市镇还组织专人对辖区内的河塘、水库、水堰进行了全方位摸排,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目前,进出李市的主干道已基本抢修完毕,对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我们会根据具体情况展开恢复重建。”李市镇镇长王忠彬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受灾群众已基本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其他文献
昏黄的灯光照在棕色的卷宗上,让他昏昏欲睡——他太累了。  “爸爸,喝茶。”年幼的女儿端来一杯热茶。  他回过头来,正准备夸夸女儿。然而,笑容却在那一刻僵硬了,脸色霎时变得灰白。  顷刻间,高大的身躯倒在墙角,不省人事。  “妈妈,快来啊!”女儿被吓得哇哇大哭……  在医院重症监护室,他睡得很沉。  妻子捧着病危通知书,苦苦地在他耳边呼唤:“张家勋,你快给我醒过来……”  2006年5月的一个傍晚,
我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已有好几个年头了,办了一些案子,看了不少案例,读了不少《悔过书》,颇有一些感慨和体会,在此归纳为五个“千万”,与诸君分享。  你不理法纪,法纪却罚你,千万糊涂不得。法纪绝不同于钱财,绝不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被查处的违法乱纪者在悔悟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对法律、纪律应该早点学、认真学,就不至于糊里糊涂违法违纪了。法纪是红线、底线,也是党员干部行走高空的“护栏”,要想行走安全,
【关键词】 集团企业; 资金管理; 集中管控模式; 司库管理  【中图分类号】 F4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1)13-0113-06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逐渐完善,集团企业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企业集团化的现象。其特点是下属子公司、分公司多且分散,业务多元化,经营范围较大,工作繁杂,组织资源丰富。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集团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在使用药物时,服药与就餐的时间顺序很有讲究,消化功能状况、胃内容物的性质及食物会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药物服用时间不同,效果大不一样。其中有一些药物应在进餐时服用。   降糖藥: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   二甲双胍 首选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无效的2型糖尿病,随餐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阿卡波糖 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用餐前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   格列美脲 适用于控制
1937年11月下旬,南京港,逃难的人潮蜂拥而至。  其间,一个个包裹着神秘机器的木箱,堆积于港口。  工人来往奔走,将一个个木箱抬上船。  一个身着中山装的中年男子,焦急地指挥着这场运输。  男子不时抬起头,向东南方张望。  东南方天际线外,已隐约响起枪炮声。  在那里,守卫江阴要塞的中国军队,正在拼死抵抗准备进攻南京的日军。  男子收回目光,催促工人:“快些,请再快些!”  他名叫李承干,是金
迈入新阶段,擘画新蓝图,开启新征程。金秋时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未来的远见卓识和继往开来的历史担当。  全会闭幕后,重庆党刊全媒体记者分赴田
卖菜之道  每天到菜市场买菜,发现一个妇女的菜卖得特别快。她黑黑瘦瘦,话语不多——这样“冷”的人,生意怎会如此好?  一天早上,有个人来这个妇女摊上买辣椒,问辣椒辣吗?这种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无论辣还是不辣都会失去部分顾客。  我在旁边偷偷观看她如何回答。她不紧不慢地说:“颜色深绿的辣,颜色浅绿的不辣。”  中午下班,我路过她的摊位,发现她的辣椒只剩下浅绿的了。  这时,有顾客走上去问,这辣椒辣吗?
焦乃军医师的诊室接诊过这样一位患者,患者感觉大腿处有一片皮肤火烧火燎的痛,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因为平时有点不舒服,大多揉一揉或者用热毛巾敷一敷就缓解了,于是这次也想当然地用热毛巾敷在患处。没想到疼痛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持续加重。几天后,疼痛部位还出现了一片红疹子,到医院一看才知道是带状疱疹,腿痛正是早期疱疹引起的,而热敷只会使疼痛加剧。   热敷确实可以解决不少小病小痛,但是,如果不了解疾病的性质,
又脆又香甜的煎培根,刚出锅还冒着热气、咸淡刚刚好的炸薯条,这些美食令人垂涎,甚至于闭上眼睛,好让自己享受这短短几秒的美妙感觉。  这样真不好……但是,哎呀呀,实在太好吃了。  大多数人都知道,有些食物对我们身体不好,但我们还是会陷入为体验短期愉悦而牺牲长期健康的陷阱中。我们知道,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会腐蚀、堵塞我们的血管,但这里有个圈套,这种腐蚀、堵塞的过程是缓慢的。  如果我们吃下的每一根薯条都
■ 市场萎缩,老大地位不再    中国五金博览会是五金行业的一个行情观察哨。2007年9月,第12届中国五金博览会在浙江永康市举行。面对这个规模号称“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五金专业展会,重庆大足竟只有“翔锋工具”一家企业参加。  “到永康参展的费用需要万元以上,这笔费用对于众多龙水五金企业而言,多少有些沉重。”“翔锋工具”总经理罗辉伦有些无奈,“由于不愿意出这笔钱,大足五金行业几乎选择了集体弃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