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社会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ina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武汉封城的第二天傍晚,小区微信群里炸开了锅,说是小区里有位业主在得知武汉封城消息后,连夜从黄冈自驾回杭,大约会在凌晨回到小区。业主们在微信群里激烈争论,一方观点认为应该“将心比心”,如果自己在黄冈,也会做出连夜返回更安全地方的决定;一方观点则认为,在公共危急事件中,个人的合理诉求是微不足道的,每个人的身份首先是社会人,必须以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不能将数千小区业主置于健康风险之中,拒绝他们进入小区。最后业委会介入调停,对这位返回杭州的业主进行居家医学观察,第二天傍晚对这位业主又调整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小区微信群才慢慢恢复了平静。
  類似事件会被人冠之以“人人自危”或是“污名化鄂籍人员”的标签。但这段时间以来,各地采取的严厉防控措施,如果剔除严峻的疫情形势这个大背景,放在显微镜中来观察,确有“不合情”之处,我也为来自武汉或湖北的同胞感到心痛。但在经济学中有个概念,叫“合成谬误”,它最早由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他认为:“由于某一原因而对个体来说是正确的,便据此而认为对整体来说也是对的,这就导致合成推理的谬误。”换言之,就个体而言是对的东西,在整体上并不总是对的。这个观点在这次疫情中表现得尤为典型。
  对于小区业主来说,拒绝来自湖北的业主进入小区,从维护个体安全来说是正确的,但“合成”为拒绝这位业主进入小区的决定却是谬误的;对于这位业主来说,连夜“逃离”湖北进入更安全的杭州,从个体来说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合成”为这样的“逃离”是个人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却是极其谬误的。从某省公布的首例新型肺炎病人的公开报道来看,病患来自武汉,在明知自己发热的情况下拒绝留在武汉,执意飞回家乡与父母团聚。所幸的是,这位患者被及时发现并收治。
  每个人的权利都是有边界的,它需要道德的约束和法律的制衡,它们永远应该关在一个叫“公民意识”的笼子里。
  这些天,一篇英国伊姆村的故事在网上流传。350多年前,英国发生可怕的黑死病疫情,1665年11月,英格兰中部的伊姆村发生第一例黑死病,随后不断有人感染死去。在关键时刻,驻村教区牧师威廉站了出来,他呼吁所有村民留下,理由是任何离开这里的人都会成为死亡使者,将这种骇人的疾病传往大陆干净的北部。这些村民都毅然地选择了留下。14个月后,伊姆村只有90人幸存,其余的260人全部发病身亡,死亡率远超其他发病地区的数倍。而伊姆村附近没有人染上这个病。伊姆村的义举有效阻止了疾病传播。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几百年前伊姆村采取的封村举动,本质上就是传染病通行的隔离政策,这位伟大的牧师所倡导的就是公民意识。
  所谓公民意识,就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它表现为人们对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在这场波及各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中,我们看到了公民意识的觉醒,虽然我仍然耿耿于怀那场小区微信群里的激烈讨论,但让我看到,那么多业主对来自湖北业主的指责的同时,既暴露了业主尊重他人权利的公民意识的欠缺,又让人欣喜地看到公民意识的某种觉醒。
  疫情终将过去,这毫无疑问。但疫情过后,我更希望能迎来社会治理的进步。因为疫情让所有人知道,作为一个公民,所有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许多时候,你就是社会,你就是全部。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穿上你的纯白衬衫,站在阳光明媚的屋顶  你说,活泼又爱撒娇的女孩得管她叫丫头,你总说,我一撒娇,满山的花儿都笑了。待到春风吹起,我捧花去看你。老师,丫头想你了。  岁月推进,会苍老记忆中的容颜。可是我总默念,不会啊,不会啊,记忆便倏地返青了。当一轮红日升起,我换上新装,背上小书包,踏着黄泥路,脚下是不一样的软。一道水,一座桥,一支歌,让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墙上贴满了各种开学通告,非常醒目,我很快便
从照片上可以看出:走在前面的3只狼又老又弱,却决定整个队伍前进的速度,一个都不会落下。紧随其后的5只狼最健壮,状态最好,不时四处张望,可以保护前面的老狼不会遭到攻击。殿后的5只狼也很健壮,随时准备应对来自后面的威胁,所以中间的大多数狼才有可能安全。最后那一只狼是头领,和队伍拉开一定距离方便控制全局,时刻观察任何情况并决定前进的方向。  如果你想知道作为领导者意味着什么,从这一队狼群中就能找到答案:
当妈妈拖着行李箱,转身进入候机大厅的那一刻,我拼命向妈妈挥手,眼泪将眼前的一切模糊,再也寻不到妈妈那单薄的背影。走出航站楼,阳光静好,似乎阳光也在为妈妈和她的同事,此刻应该称作战友,送行。妈妈披着一身阳光出发,她要把这阳光带给那座正被病痛笼罩着的城市。  返回的路上,我和爸爸一直沉默着。我默默地望着车窗外,回想着10天来的点点滴滴。那还是在春节假期中,爸爸做好了晚饭等着妈妈回家,这样的等待我们习以
出版家张元济重视和整理影印古籍丛书,用力最勤、最费神的当属《四部丛刊》和《百衲本二十四史》。《四部丛刊》从酝酿到出版,费时7年,张元济无论是从定书目、选底本、文字校勘,还是工程预估、印刷纸张,都亲历亲为,殚精竭虑。他说:“求之坊肆,丐之藏家,近走两京,远弛域外。”他访遍当时中国有名的藏书家,还远赴日本搜集挑选宋元明善本。他以一人之力,为百年中国苦难岁月的古籍善本安了一个家。  张元济视《四部丛刊》
有人问:“大学毕业,我是该在外闯荡,还是回乡进体制内的单位?”我尊重每一种选择。但如果你来咨询我的意见,我会告诉你:去大城市,去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去市场化最普及的地方,因为,那里自由多、机会多。  我在体制内的单位待了多年,深知小地方的体制内单位对一个年轻人的束缚有多厉害。当时在县城中学,我的月薪是3000块钱,永远上不去。而教了一辈子的老教师,薪资也不过是翻了一番而已。也就是说,你卖力与否、优秀
1999年4月的一天,日本的山口县光市发生一件残忍的凶杀案。当时23岁的本村洋先生,晚上7点下班返家时,发现大门没有锁。进了家门之后,却不见妻子本村弥生和11个月大女儿的踪影。家里一片凌乱,不安的本村洋最后在收纳棉被的柜子里面,发现妻子已经变僵硬的尸体。他马上报警。警察在收纳柜最顶层的地方,找到了他女儿的尸体。  很快,警方逮捕了一名未成年的少年嫌疑人福田,他对自己所犯罪行供认不讳。当天下午2点,
林语堂在《人生盛宴》中说:“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林语堂悟出了慢的种种妙处。  古人喜欢慢慢地织布、绣花。去定州,欣赏了被誉为“雕刻了的丝绸”的缂丝,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北宋时期,缂丝就著称于世。我看过一把墨荷的团扇,素底一茎枯荷,细致精美,让人叹为仙物。一幅牡
师父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森林学校招聘教师,有特长者优先,鼠牛豹兔鸡鹅猫都来了,牛以勤劳踏实优先录取,鼠以打洞之技胜人一筹,豹以行动迅猛入围,猫以善于爬树胜出……  新学期开始了,鼠豹兔鹅猫分别担任蛇班打洞课、狼班扑食课、虎班攀爬课、鹿班奔跑课、鸭班游泳课的老师。可是孔雀班的飞翔课没人教,这急坏了教务主任狐狸,只好报告校长狮子:“校长,飞翔课没人教,让牛来担任吧,牛老师勤劳踏实,我看没什么问题。
亲人会成为我们记忆深处最亮的灯  那把蒲扇已经很久没有用过了,它就静静地躺在古色古香的木雕柜子上,没人在意它,没人看它一眼,它沉默在那里,久而久之,成为人们淡忘的记忆。  略带破旧的木制大门被轻轻推开,抖落下来如雾如烟的灰尘,使一脚正跨进门里的女孩咳嗽了几声,细微的咳嗽声回荡着,在许久无人居住的老屋里显得格外突兀。女孩站在门口,扫了一眼屋子里的陈设,一切都如往常一样,只是那个熟悉的身影不在了。  
育儿,近几年在国内掀起狂潮,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高质量的育儿中。无数的“育儿大师”和育儿机构涌现,网上各种有关育儿的知识信息泛滥,让新手妈妈们无所适从。一些所谓的“西式育儿理念”不知缘何显得更加科学似的,成为宣传噱头。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新手妈妈愿意花钱花精力去取经,期待这些“理念”可以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一个来自汕头的还没满4个月的新生宝宝,却成为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