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的特权意识从何而来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uefu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6月1日上午,武汉某名牌大学在读女博士因迟到导致误机情绪失控,大闹天河国际机场值机柜台,掌掴一名机场工作人员,被机场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0日。
  有句话说,穷得像教授,傻得像博士,后一句大概是讽刺博士生社会经验不足。但新闻事件中的这位女博士,应该不属于从没坐过现代交通工具的“人猿泰山”。在错过登机时间后竟然以要参加国际会议为借口,要求强行登机,甚至动粗打人,这绝不是"很傻很天真",而是特权意识在作祟。
  我们不能把这名乘客所表现出的特权意识归结于博士的身份,但可以提出这样的疑问:受教育时间最长的博士生知书不达理(只认私理不认公理),除了性格气质方面的原因(怀疑是胆汁质),是不是还可以从学校教育上找些原因?
  过去清华大学有“神仙、老虎、狗”的说法,意谓教授是神仙,讲师是老虎,一般职员是狗。其实一些中学也有这样的区分。成绩拔尖的优等生是神仙,通常在老师的目光聚焦处,周边不会安排纪律差的学生,以免影响神仙清修。这样的神仙每年都可以拿丰厚的奖学金,有的甚至学费也不用掏。遇到重要的学科竞赛,老师还会把学生留下一对一辅导,当然不收补课费。神仙自然也有回报,用竞赛拿奖、中高考折桂来回报学校。等到学生毕业了,他们的影像会被供奉在学校门口的玻璃橱窗上,成为学校招生宣传的广告工具。
  学习环境优越,经济待遇优厚,政治地位突出,同学羡慕,老师尊宠,这神仙当得体面。于是有些优等生恃宠而骄,自以为是,不尊重老师,轻慢同学。有心理研究表明,优等生自我中心的倾向比其他同龄人更明显,有的学生还会自我膨胀,缺乏与同学合作的意识。
  这是一个不严谨的归因,却是一个很合理的猜想。因为我们的学校教育几乎全是“选拔性教育”,少有真正的“发展性教育”。学霸作为种子选手,享有了很多不该有的特权,这么一路选拔上去,读到了博士,有些天之骄子会养成一些不好的毛病,即使不在飛机场发作,也会在别的地方表现出来。
  博士闹机场绝不是孤例——
  2010年1月,在美国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的江某,在纽瓦克机场为女友送行时偷偷钻过一个通道的安全隔离带,与女友拥吻。其擅闯行为导致机场一个航站楼关闭6小时,超过100架航班无法正常起飞,数千乘客重新安检。江博士还被中国网友送了个"江吻吻"的绰号。看似浪漫的举动背后也有特权意识在作祟。
  2015年2月,因公出差的上海某名校(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邓某,在登机时没有按照自己登机牌的座位号就坐,挑选了一个靠窗座位坐下,并坚持“先来后到”的“公交占座规则”。由于邓博士的行径,航班延误近2小时方才起飞。强词夺理的逻辑背后也有特权意识在作祟。
  博士们如此任性,我们的学校教育是不是也该反思了。
其他文献
分析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建立了一个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论证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增强农民素质,促进劳动力转移,是解
大国崛起,文明复兴,但阅读在拖后腿。每年4月23日不仅仅是世界读书日,还是中国阅读现状的批判反思之日。几乎每一个有志之士都在极力提醒我们的阅读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
目的从家庭变化的价值观和交换理论了解中国老年人居住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Logistic模型,基于2011~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微观面板数据,通过动态的因变量
为了研究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锥体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选取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流后6、12、24 h组,采用Nissl染色,GF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并应用体视学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