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教育实践模式的创新研究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xiao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倡导通过科学的、实用的教育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建立系统的实践教学体制,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技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就业;实践教学;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3-0274-01
  我国企业需要的人才与大学毕业生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存在差异。从一定意义上讲,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与就业需要依然存在着差距。高校实践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仍然不高。深入开展大学生就业实践教育,是我国高校急需进行的重要任务。
  1.目前大学生就业实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就业实践教学模式不完善。就业指导既是教学工作,也是就业工作。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需要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的结合。从体制上来讲,目前,多数学校就业管理处把就业工作仅仅看做教学工作,学生毕业后,学校就业部门对学生的就业提供的帮助并不多。同时,校就业指导部门与教学部门相互推脱责任,把就业任务互相推给对方,导致就业管理主体不明确。
  从组织上来讲,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规划上没有把就业指导当作重要课程。学校把课程规划交给院系负责教学的老师,就业教育难以成为全校性的重点课程。而且,大学对学生的管理较为宽松,学生逃课的现象屡见不鲜。就业指导课单纯在课堂上教学,学生的兴趣不足,再加上逃课现象的存在,大学就业实践教育成效低的现象就不难解释了。
  (2)实践教学缺乏规划性。目前高校对学生的就业实践教育大多以毕业生作为教学對象。其他年级的学生,就业教育大多限于课堂。全面的就业实践教育体系并没有形成,高校对大一、大二学生的就业课程缺乏规划,与实践基本不相连接。此外,就业教育与专业的契合度较低。高校开展的实践教学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形式上存在就业实践教育,内容上却粗制滥造,规划性不强。
  (3)就业实践教学内容单调。许多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实践教育就像临阵磨枪。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内容上,大多是就业形势、用人单位需求、求职简历如何制作、面试技巧等的简单培训,没有突出实践性,学生的整体素质难以得到提高。
  (4)学生未得到全面发展,就业质量不高。通过高校学习让大学生选择一份合适、满意的工作应当是高校就业实践教学的任务。理想的工作,应当让每个人才都找到适合其优势发挥、适合其人生发展的工作岗位。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大学只看重学生的就业数量,盲目提高就业率,而忽视了就业质量。高校对学生的就业实践教育,只是鼓励学生尽快找到工作,学生通过教学,其自身素质和能力并没得到明显的提高。很多学生,毕业之后所找的工作与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甚至毫不相干。学校在统计就业率的时候,只要学生处于就业状态就统计在内,就业率虚高。在就业质量上没有合适的统计方法。
  2.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实践教学质量
  (1)健全就业实践体制,形成完善的就业教育模式。各个高校应当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或职业规划指导中心,主抓大学生的就业实践教学,规划、组织、管理、考核大学生就业实践教育活动。各院系应党重视职业发展教学课程的开展,同时开设与本专业相对口的就业课程,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搭建大学生就业实训平台,增强大学生对就业实践的兴趣。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提高学生的出勤率,用制度维护实践教学的有序进行。
  (2)科学规划就业实践教学。在教学对象上,就业实践教学应面向全年级大学生。以全员化为教学要求,把教育资源对全部学生进行共享。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传统与网络的结合,构建就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对学生从大一开始进行实践教学,可以让大学生更早地接触专业就业情况,了解本专业就业走向,尽早关注与本专业相对口的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的变化。通过实践教学,增强大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提高大学生在择业时的竞争力。
  (3)丰富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多接触实际岗位。结合大学生好奇心强、对新知识新技能接受较快的特点,就业实践教学应从大一到大四进行不同模块、不同深度、不同内容的实践教育。大学生的就业实践教育应包括实训、咨询和职业体验等环节。在实训阶段,实践教学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过之后,教师应选取合适难度的实际业务让学生进行实践并认真辅导实践过程。在咨询阶段,就业指导中心应充分发挥其作用,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为学生排忧解难。学生未掌握的知识、技能等,就业指导中心应给予提示,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在职业体验阶段,学生应主动通过第二课堂进行实际岗位的锻炼,院系也应与企事业单位沟通,为学生提供职业训练和职业体验的机会。
  (4)着力提高就业质量。高校不但应提高本校学生的就业率,还应通过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促进学生找到适合本身发展的工作。高校应自觉承担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把学生培养成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青年。高校“就业至上”的办学理念,使一部分中国大学生过分关注就业技能和知识学习。目前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与毕业大学生的知识技能存在很大的差异,许多岗位对基本素质的重视程度高过对知识水平的重视程度。当代高校应当在提高就业率的同时,通过就业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就业质量。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的就业实践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当然,提高就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不单要靠学校,还应通过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的配合,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课程和良好的实践环境。高校应重新审视就业实践教育的重要性,把就业实践教育当作重点课程全力推进。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该文章是广西高校科研“大学生就业教育实践模式的创新研究—-基于“卓越计划”视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为201106LX167
  参考文献:
  [1]买菁菁.大学生就业指导理念和实践模式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6):79.
  [2]王开良,郭霞.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探析——基于重庆邮电大学经管学院的创业教育实践[J].职教论坛,2011,(9):67-70.
  [3]赵旭,刘亚轩.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实践模式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1):278.
其他文献
钢琴作为一门舶来的艺术,经过了在中国一百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然成为了中国音乐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无论是钢琴教育和钢琴演奏,都获得了突出的进步。从作
为了实现基于JAINSIP的SIP呼叫控制,应用JAINSIPAPIs研究了会话的建立和拆除过程,并根据生成的日志对会话过程进行了分析,对实现结果进行了模拟,其结果显示对开发基于JAINSIP协议
摘 要: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我国信息网络程度的同步加深,我国教学进入到MOOC新时代,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其具有大规模性、开放性的显著特点,成为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热点,吸引教育界的关注。本文主要针对MOOC时代背景下的音乐课程建设进行分析,探讨其对音乐课程教学的内在影响,以期更好地开展幼儿师范音乐教学。  关键词:MOOC时代;音乐课程;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要:“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是现代民办教育的又一创新。它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采用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与竞争力,最后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本文从高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学生的特点,就如何通过“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学生专业性的理论与应用型的能力,做了一些探讨与总结。  关键词:民办教育;校企合
为了使普通NC机床增速以实现精加工,利用牵引驱动原理,研制了特殊增速刀柄而不改变原机床任何结构.为验证其是否可以传递理想的理论扭矩,以及求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所能达到的
通过分析高校档案资料收集对其利用的制约作用,指出收集范围越广。提供利用的价值越大;收集质量越好,提供利用的价值越高;档案载体的生命力越强,提供利用的时间越长。
针对数字产品的安全问题,根据离散小波变换(DWT)多分辨率性质,结合人类视觉系统(HVS)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的脆弱水印算法.检测器从接收到的水印图像中提取出水印信号,并与原始水印
针对当前普遍使用的液力自动变速器(AT)存在着传动效率低,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等缺点,研究了无级变速器(CVT)的工作原理,采用了由动态三参数确定目标速比的控制策略,设计了CV
作者简介:李琼(1977-),女,汉族,湖北荆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力学。  摘要:材料力学是机械,土木和建筑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很多专业课的预备课程。本文探讨了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办法。  关键词:材料力学;力学现象;物理过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8-0086-01  一、材料力学课程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