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学习情境的设计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lan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学习还原了学习的本质,强调真实的情境下通过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进行项目学习的教学设计时,提炼学科核心素养各要素在每个教学环节中的具体表现,在其中融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设计,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思维的发展、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
  项目情境是生成项目主题的基础,提供了问题的初始状态,也是学生在问题解决全过程中,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的首次体现。学生从项目情境中提炼项目主题,发现项目问题,提高信息意识;教师创设项目情境,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入口。
  1.设计真实的情境
  这里所说的真实,是指项目情境是生活中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场景。把学生放置在与其生活经验相关的场景中,学生能更主动地从情境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判断信息,提高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判断力,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因此,情境的描述应尽可能还原知识产生的场景,尽可能保留问题产生的“原生态”。
  例如,对教学要求“在数字化环境中应用数字化工具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设计如下情境:
  【情境1】2020年的春节注定不平常。作为学生,我们亲历了史上最长的寒假;我们与老师一起,在短时间内,对各种数字化学习工具从陌生到熟悉,快速进入数字化学习的实战阶段。跨越了从“手忙脚乱”到“淡定从容”的抗疫居家学习过程。
  2020年的全民抗疫对每个中国人来讲都是难忘的;学生亲身经历过看课件学习、下载视频自学到参与直播课堂、在线签到、在线交作业、在线互动等等一系列网课学习历程;对各种数字化工具经历了从“知道”到“应用”到“擅长”的过程。以此情境,学生可从中获取的信息包括2020年抗疫、居家学习、数字化工具,可扩展到的信息包括学习效果、数据、调查报告、各种数据图表等等。以此可开展的项目主题可以有:网络教学工具在抗疫居家学习期间应用情况调查、网络学习工具对不同学段学生的作用调查、不同学段学生网络学习效果调查等等。预期学生可能会运用的数字化工具包括:网络调查软件、数据统计分析呈现工具、可视化报告工具等。预期学习效果是促进学生数字化学习素养的提升。
  2.设计开放的情境
  开放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不限定唯一解决方案,二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呈现多层次的特点。开放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从各种角度提出项目主题;不限定唯一解决方案则有助于促进学生不断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不断思考各种解决方案的优劣并改进。这样的学习方式契合学生的计算思维的发展:计算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经历分析思考、实践求证、反馈调整而逐步形成。优秀的解决方案是高效低耗的,不同层次的方案存在可以改进的空间。学生对解决方案的不断修改的过程正好对应了计算思维发展的过程。
  例如对教学要求“常见的传感与控制机制、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可设计如下情境:
  【情境2】智能家电、个人健康管理、智能家装、智能数码影音等产品,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让我们可以享受到便捷的生活体验。智能摄像头、智能门锁、智能空调、智能电视、扫地机器人、智能电烤箱、智能手环、智能插座,正在成为我们“智能家居物联网”的组成部分。
  以此情境,学生可提炼的项目主题有“智能厨房解决方案”“智能家庭影音系统设计方案”“个人健康管理解决方案”,或者做出“智能生活解决方案”,甚至就某种智能家电的结构、传感机制、接入方式进行研究解构。而不管是“大”方案还是“小”方案,学生均可获得相应知识的学习体验。
  当情境简化为单一的任务情境时,则可能因为目标指向性过于明确,失去了改进升级的空间,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3.设计与学科内容联系紧密的情境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落实在学生综合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着力点在于学科知识的运用。比较以下两个情境:
  【情境3】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本区域人们整个社会生活之中。为增进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对地方文化的理解,更好地弘扬本地的特色文化,增进对地方文化的理解,更好地传播本地文化,启动“争当文化传播小能手”项目。
  【情境4】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本地人们整个社会生活之中。做为年轻的一代,我们有责任将地方文化中的精髓和特色发扬传播出去。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方式更多样化,请开展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的研究,比较各种信息传递方法和途径的优势和局限,选择其中最适合的方式,设计“地方XX特色文化传播方案”,让传统文化插上现代技术的翅膀飞得更远。
  在情境3中,情境的焦点指向传播本地文化本身,问题的解决方向放在传播文化上,对技术支持下的信息传递、加工、表达等指向不明确。
  在情境4中,解决问题需掌握信息传播途径和方法、了解数字化工具在信息采集、获取、检索、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各种工具优势和局限的比较。学生要综合以上知识和技能搜集资料、分析数据、调查采访、制作项目成果等。情境与学科知识的关联紧密。
  项目情境应该是作为指向探究本学科关键知识和必备能力的入口,用于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真实探究,激发对本学科更多未知领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把情境当做学习内容本身,舍本逐末,把信息技术“融入”、迷失到其它内容中。
  总之,教师设计项目情境既可从知识出发,梳理还原知识认知的场景和条件,描述出较为真实的情境,尽可能多角度地还原知识的背景;也可选择、截取现实生活的真实片段,从中挖掘情境与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关联。不管是从情境找主题,还是以主题设计情境,其目标都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邵朝友,崔允漷.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案设计:大观念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 2017(06):13-21.
  [2]夏燕萍.理解并設计"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活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 000(005):22-23.
其他文献
【摘要】后进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已成为我们常规工作的一个重点领域。笔者认为,后进生转化工作需要注意技巧性,更需要注意与持久性相结合,缺一不可。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技巧性;持久性  《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唐代诗人杜甫写下的千古名句,诗句的本意是春雨能伴着温润的春风悄悄地滋润万物,催发植物的生长,而在笔者看来此
【摘要】国家对教育非常重视,在教育部门的努力下,教育事业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如果教学方法不当,那么教学质量就无从谈起。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学可以成功完成,学生也可以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更容易接受数学。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就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创设数学教育活动,把教学内容变得灵活有趣。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
【摘要】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重要概念为例,整合《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两课的内容,通过合理重组和调整教材内容,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实际教学需要的关系,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材重组;光合作用  一、教材分析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重要概念出现在2012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和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书籍的内容进行分析,并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通过思维导图和整本书阅读的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提升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本文以《刺猬杰斐遜和一桩悬案》为例,探究如何借助思维导图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
【摘要】农村小学于城镇学校来说,学生的学习资源相对缺乏,更依赖课堂上老师的教学。现广州市统一使用人教版数学教材,在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上,城乡孩子有明显的优势。为缩减这种差异,笔者不断思考努力,通过笔记为载体,补充贴近生活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并把教材外的知识进行适当补充,训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有效提升了数学学习的质量。有效的数学笔记,是教材外的知识补充,是教材重难点的突破口,能巩固学习基础,
【摘要】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能帮助学生理解新课内容,增加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学习效率。新课改对预习有明确要求,即提高预习的有效性,必须做到学生自主探讨,教师指导,从而形成相对开放、探究的学习氛围,以期达到教与学共同提高的目的。相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高年级知识积累更多,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需要,指导学生制定实用的预习计划,让预习更科学和高效。作者通过调查分析当前高年级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家庭教育社区服务模式建设以及家校共育工作,3月16日,番禺区家庭教育服务示范指导站——剑桥郡小学站点揭牌仪式在剑桥郡小学隆重举行。番禺区家庭教育服务促进会会长胡家荣教授,番禺区人民政府督学、家教会副会长冯炎坤女士,南村教育指导中心李锐端副主任,南村教育指导中心梁玉莲老师,剑桥郡小学卢锦祥校长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  根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出“要加强对
【摘要】英语学习过程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其重点环节。但是,基于我国英语教育发展现状,我国学生群体写作能力相对薄弱,在词汇应用、想法表达、思维梳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缺陷。英语口语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改变固有汉化思维表达模式等等作用。因此,为了有效解决写作中的种种问题,本文以小学高年级英语教育作为研究例子,针对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现状与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通过强化小学高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习作的源头活水就是生活,学生的习作很多内容都是建立在生活上。部编版教材的单元习作教学切合儿童的生活,重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观察和想象力能力。生活化习作教学是贴近学生认识区域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师应将学生的写作能力、习作教学目标、写作思维方式和学生真实的生活等进行统筹考虑,在学生的生活小事中给予点拨、激发、指引,进而在长期的习作教学中实践,让生活化的习作教学模
【摘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德育工作,也需要教师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可谓是润物细无声。不论是在教学的哪个阶段,都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比较单纯、心灵纯洁,教师不仅要交给他们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本文主要探讨在小学教育中,如何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德育。  【关键词】小学;德育对策;班主任  德育是小学教育中的一个